【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审计质量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如何进行农村审计质量管理提上议事日程。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闭环管理系统在提升农村审计质量中的作用,从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信息、审计问题、审计成果、审计评价、审计文化和审计关系七个方面对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系统进行模块设计。
【关键词】 农村审计; 质量管理; 闭环管理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农村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力量,不仅直接保障农村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更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充分发挥农村审计的作用将对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起到重要的作用。要使农村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农村审计质量进行管理至关重要。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有助于提升审计质量,本文就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农村审计质量管理现状
农村审计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对提取、管理、使用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进行的专项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加强农村审计质量管理是保证农村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和化解农村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审计质量也得到一定提高,但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农村审计质量计划尚未制定
农村审计质量计划通常包括农村审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的重点以及保证措施等内容。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审计机构只制定具体的审计项目实施计划,农村审计质量计划的制定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二)农村审计质量控制不受重视
农村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农村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审前调查的质量控制、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控制、审计程序的质量控制、审计技术方法运用的质量控制、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审计业务会议的质量控制、审计结果落实的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环境的质量控制等。目前,农村审计机构对农村审计质量控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农村审计质量控制在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
(三)农村审计质量考核尚未全面实施
农村审计质量考核一般以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审计项目形成的资料和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规范性文件为对象,采取一定标准,由农村审计机构内、外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由于大部分农村审计机构对审计质量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审计质量考核也未全面实施。
(四)农村审计质量后评估未全面开展
农村审计质量后评估的内容包括:农eiKMivnpcDVrKLPz8WFHGzXI/znxL392xiyDf9vHr38=村审计质量方针、质量管理的组织、质量管理的方法、质量管理文件、质量管理的氛围、质量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农村审计质量后评估是一项较新的工作,目前大部分农村审计机构尚未开展。
(五)农村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农村审计质量责任的内容包括:审计组成员的质量责任、审计组组长质量责任、业务部门主要领导的质量责任、机构复核人员和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分管领导的质量责任等。由于农村审计质量考核和质量后评估尚未全面展开,因此农村审计质量责任追究也无法正常实施,农村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8YIpNsPz6g/B07ndB3SDMmYYJtGUV7InfOFbLmHiB6c=二、闭环管理系统及其在提升农村审计质量中的作用
(一)闭环管理系统概念
闭环控制亦称反馈控制,它的特点是系统有一个闭合的回路结构。它将系统的输出信号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与预期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别,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以使系统的输出达到最优。在闭环安全管理模式中处处体现着“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控制”的闭环控制原理。闭环管理模式由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要素组成。计划就是确定管理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方案;实施就是根据预定的管理目标和选优的管理方案组织具体部门和人员实施;检查主要是管理部门对方案实施情况、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就是采取措施对方案进行调整,以巩固成绩和预防问题再度出现,同时将本次循环中发现的问题转入下次循环中予以解决。
(二)闭环管理系统在提升农村审计质量中的作用
采用闭环管理系统对提升农村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闭环管理是提升农村审计质量的需要。闭环管理是提高农村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闭环管理,可以更好地制定审计质量计划,确定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和内容,明确审计质量考核的标准、审计质量后评估以及审计质量责任追究等内容,及时发现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审计质量的建议,促进农村审计质量的提高。
2.闭环管理是提高农村审计风险防范能力的需要。当前,随着舞弊手段的不断升级,审计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农村审计风险剧增。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审计质量管理,才能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低水平。采用闭环管理,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闭环管理是完善农村审计管理的需要。研究农村审计管理必须研究农村审计质量管理,闭环管理是对审计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因此,对审计闭环管理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农村审计管理体系。
三、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系统设计
(一)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思路
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主要是把审计质量管理过程作为一个闭环系统,把该系统中的各项专业管理作为闭环子系统,使系统和子系统内的管理构成连续封闭,并通过持续反馈对原管理标准作出变革,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循环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审计质量。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农村审计人员闭环管理,是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管理,逐渐完善审计人才信息,并根据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未来项目储备专业人才,主要解决审计人员技能不足的问题。
2.农村审计信息闭环管理,是将每一个审计项目的计划、控制、考核等信息进行整理、归档,以便在未来审计项目中可以随时调出,主要解决数据资料问题,以减少重复审计。
3.农村审计问题闭环管理,是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后续管理,及时追踪问题整改情况,是最重要的闭环管理,主要解决审计结果未能有效整改、审计执行不力的问题,并提供未来项目问题案例。
4.农村审计成果闭环管理,是将审计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整理,主要解决审计成果未能有效利用的问题,并为未来项目提供借鉴。
5.农村审计评价闭环管理,是对每一个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考核、后评估和责任追究等管理,主要解决审计评价质量不高、责任得不到落实等问题,并为未来审计项目提供参考。
6.农村审计文化闭环管理,是对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文化进行不断凝炼、提升的过程,主要解决农村审计缺乏约束力和辐射力等问题,为形成良好的审计文化创造条件。
7.农村审计沟通闭环管理,是对农村审计机构内部及其与外部相关机构和人员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效管理,主要解决农村审计机构内外沟通不畅、审计效率效果不佳等问题。
(二)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模块设计
按照以上思路,农村审计质量闭环管理体系包括以下七大资源库:
1.农村审计人力资源库设计。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采用自主培养与引进、初任培训和后续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建立科学的人才考评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以审计项目为中心进行资源整合,根据项目需要可吸收乡镇农村审计站等人员,以弥补农村审计力量的不足,并建立审计人力资源数据库。三是建立专家咨询渠道和专家咨询系统。农村审计机构可向政府审计机关及民间审计组织等进行业务咨询,并建立起相应的咨询渠道和专家咨询系统。
2.农村审计信息库设计。审计信息库的内容可分为综合类信息和业务类信息。综合类信息一般指内容较少变动,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对以后审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审计信息,如: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重要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重要会议内容、制度建设等。业务类信息主要指内容经常变动,只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参考的审计信息,如: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制度、机制上的问题,审计结论、审计意见等。在形成信息库的同时,应形成信息索引。
3.农村审计问题库设计。审计问题库是农村审计质量管理的核心模块,为审计评价、审计意见和建议等提供参考基础。农村审计问题库的设计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比如,可以按农村审计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包括:货币资金审计问题、债权债务审计问题、财务收支审计问题、专项款物审计问题、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等,也可以按问题的严重程度等标准进行设计。
4.农村审计成果库设计。一是收集农村审计质量管理新理论、新发展趋势,收集审计业务所涉及的各类法律法规;二是收集审计项目实践性经验,并提炼出审计创新理论;三是收集问题库所产生的问题案例,研究更有效的审计方法;四是通过审计人员研讨活动积累创新成果,使审计进程不断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另外,研究成果可以用来培训审计人员,进一步提高其职业胜任能力。
5.农村审计评价库设计。农村审计机构需要与当地相关监管机构共同制定出农村审计评价体系,针对审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如: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审计技能熟练性、专业性、创新性,发现问题的数量、金额、性质,问题表述清晰性、全面性,问题定性准确性、深入性,审计结论合理性、可靠性,审计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农村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农村审计评价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审计质量后评估和责任追究的有效实施。
6.农村审计文化库设计。农村审计在审计质量管理活动中应积极培育审计文化。农村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物质文化是基础,审计制度文化是保障,审计精神文化是动力。因此,应积极开展审计文化库的建设。首先,各部门和单位应大力支持农村审计事业,为农村审计机构配备足够的物质装备;其次,培育积极的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和正直、客观、保密、胜任的审计职业道德;最后,应加强审计组织建设以及审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积极培育和构建先进的审计文化,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审计质量。
7.农村审计关系库设计。农村审计人员应该利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加强与内外各相关机构和人员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对各种沟通的情况事先进行计划和设计,将沟通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总结,为后续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审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农村审计与适当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与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与内部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与外部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关系;与农村审计机构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农村审计工作中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以促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取得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提高审计效率效果,确保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贯彻,从而提升农村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S].
[2] 于玉林,项文卫.审计管理学[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 郎庆田,陈杰,王元仁.闭环:一个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14年的管理与实践[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4] 李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闭环管理体系模型设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1(9).
[5] 桂建平,倪国爱.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6] 邬慧君.谈内部审计中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