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企业的预算资金支出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对预算资金的支出及结存进行统计。和用台账统计的方式相比,通过设置明细会计科目并将对预算资金的统计过程纳入到账务处理过程的统计方法,能够降低统计预算资金工作的工作量,具有实用、工作量小、核算内容能够随同账簿长期保存等优点。
【关键词】 账务处理; 预算资金支出; 明细科目; 核算
企业预算是企业为了实现预定时期内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编制的预定期内的经营活动收支计划。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按照经济内容及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企业预算的主要表现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面预算逐步被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所接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
在财务预算支出的过程中,根据预算管理以及账务核算的需要,财务人员需要分别统计所分配预算的总金额、已支出预算金额及剩余预算金额。
对于核算预算资金总额、发生额及余额的具体方法,在实务工作中,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以单独设立预算台账的方式核算,台账内容包括登记并管理预算资金支付的总额、发生额及明细、余额等信息,每发生一笔业务就需要找到台账并记录。此方法可以实时汇总并反映预算资金的支付情况。然而此种方法存在着业务量大、台账需另行存放等不足之处。
通过了解,笔者发现有些财务人员采用了将预算支付的过程和账务处理联系在一起来核算预算资金支出的方法,即通过账务处理核算企业预算资金支出。通过查阅部分理论成果,笔者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书籍对这一具体工作内容的介绍。
通过账务处理核算企业预算资金支出,只需要增设预算支出及预算外支出两个明细会计科目,即可以通过会计科目的借贷方来反映、核算、控制预算资金支出的金额。
预算支出明细科目核算预算资金的支出情况,包括预算资金的总额、发生额及余额。借方发生额表示已支付的预算资金,贷方发生额表示计划支付预算资金总额,余额为贷方则表示尚未使用的预算资金额度,余额为借方则表示已超支的预算额度;只有在预算期间内存在预算资金支出情况时才有发生额,预算期间终止时通过账务处理及时将发生额转出,即非预算期间内本科目余额为零。预算外支出明细科目核算非预算资金支出的情况,以及与预算支出科目相对应的预算分配、预算转出等金额。
和设置预算台账的方法相比,通过账务处理核算企业预算资金支出的方法具有实用、工作量小、核算内容能够随同账簿长期保存的特点。
下面,以A单位财务科通过账务处理对其预算项目“管理费用\办公经费”的核算为例,做简单说明。
A单位以零基预算作为办公经费的预算编制方式,月初确定当月办公经费的预算额度,当月有效。月末以结余额或超支额作为考核依据,并将预算剩余额度清零,次月重新确定预算额度。
因核算内容需要,A单位的办公经费为二级明细科目
【参考文献】
[1] 杨小舟.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韦德洪,邹武平.财务预算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 朱学义.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张家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