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与建议

2013-12-29 00:00:00朱新祥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3期

本世纪初,兵团与全国一道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兵团党委审时度势,在2008年召开的第六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一、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及趋势

根据兵团统计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大类23项指标的测算,2011年,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78.5%,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四大类实现进程较好,文化教育、资源环境两大类实现进程较慢;23项指标中有13项指标已达标或接近达标,有5项指标介于60—80%之间,有5项指标低于60%。按照兵团统计局推算结果,到2015年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将过90%,到2018年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望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不容忽视的是,从指标发展趋势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小康进程来看,实现程度越接近目标值,推进难度也越大,提升速度也会随之放缓,而且指标之间不能“以丰补歉”,即每项指标都要达到相应数值才能保证总体实现程度,这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全面系统分析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查找指标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兵团能否实现在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有利机遇

一是国内外发展形势新变化为兵团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欧经济进入漫长的低迷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业化、城镇化继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会进一步释放,为兵团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新疆和兵团的发展与稳定为兵团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三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的稳步实施,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加快建设,全方位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推进,将为兵团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是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为兵团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兵团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加速推进,2006—2011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2.5%,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生产总值预计突破千亿元,达到1190亿元,增速创兵团恢复以来历史新高,达到18%。2011年兵团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7万元,名列西北第一。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速均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后发赶超态势明显,这为兵团科学跨越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四是部分指标实现程度优于或接近于西北五省为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可能。23项指标中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社会安全指数、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耕地面积指数这13项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小康目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指数这5项指标预计到2015年也可实现达标或接近达标,是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优势。

(二)不利因素

一是从西北地区来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北地区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各省区呈现出加快发展态势,兵团的领先优势面临着明显冲击。从指标来看,兵团目前领先的经济和社会类指标,在后8年的发展中可能会与其他省区逐步缩小差距,甚至由于指标的“顶板效应”而不再成为纵向间的优势;而兵团研究与试验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4项指标是制约小康社会进程的“短板”指标,影响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了12个百分点。可以说,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二是从区域内来看,自治区已显示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期阶段的特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自治区经济增长在近两年年均12%的基础上有可能进一步提速,到2015年经济总量将突破万亿元,到2020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2万亿元。兵团要想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带动地方发展,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实现到2015年经济总量占自治区比重达到17%、到2020年达到20%的目标,实现“两个率先”,从2013年到2020年的8年间,经济发展必须始终保持在16%以上的增速,如此持续高速的增长在兵团历史上是没有的,在全国省区发展中也是极为少见的。

三是从兵团自身来看,指标背后也透视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投资依赖度高;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一产不精、二产不强、三产滞后;民生改善仍待加强,南疆困难团场、边境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滞后,生活水平较低,社会管理难度较大,民生改善刻不容缓;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由于高载能行业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能力弱,现有人才队伍、人才开发机制和人才激励政策尚不能适应“三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需要。

三、措施建议

(一)不动摇、不懈怠,保持和发挥好已有优势

一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首先,要在优化投资结构上下功夫。在扩大投资总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提升投资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其次,要在扩大消费上下功夫。实现职工收入稳步增长,提高消费预期。积极推进农牧工增收三年攻坚计划,使职工收入更多来源于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确保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引导文化、旅游、休闲、培训等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第三,要在扩大出口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辖区十个一级口岸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走出去”步伐。以农业开发为先导,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引导和鼓励优势产业和企业到周边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展多领域、多方式投资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助推“域外经济体”建设。

二是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继续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转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着力点。其次,要以“十件实事”为抓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对“十件实事”内容进行调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紧抓好各项实事的落实。第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统筹城市和团场居民社会保障服务,逐步统一和提高保障标准。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着力改善南疆三地州垦区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大边境垦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南疆垦区和边境垦区加快发展。其次,要加快贫困团场发展步伐。通过产业扶贫、挂钩扶贫、社会扶贫、对口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大扶贫力度,使贫困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兵团平均水平。第三,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使特殊困难群体与兵团职工群众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调结构、转方式,切实有力补足短板

一是切实加快服务业发展。首先,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健全服务业组织机构,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设立兵团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合力。其次,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三,围绕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分批次、有重点地在垦区中心城镇以及人口过万的团场城镇,发展大型购物中心、连锁店、专卖店、超市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适应城镇化发展及职工群众住房多样化需求,构建以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住房建设保障体系。第四,扶持服务企业做强做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选择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具备一定竞争力的服务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将其培育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商品交易、物资集散中心,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团场和连队为重点,调整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布局,形成覆盖全兵团、惠及全体职工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职工群众能够享受到丰富、便捷的文化服务。其次,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本运行保障机制。第三,加快培育文化产业。以丰富的屯垦戌边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满足职工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和促进兵团文化“走出去”为目标,以唱响兵团精神为主题,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第四,促进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以城市为先导,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休闲、旅游、零售、会展、保健、信息、社区服务等关联产业的融合,构建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链。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上升。

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和人才强兵团战略。首先,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挥兵团在农业科技、化工等方面已有优势,力争动植物良种繁育、高效节水技术集成、农机装备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煤化工、氯碱化工等领域技术研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三,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支持“二校一院”、兵团设计院、兵师科研机构、团场技术推广机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及其他科技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研究与开发,形成行政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发展型班子、工业人才、科技带头人及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力争到2015年科技总体水平达到西北地区先进水平,201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四是狠抓节能减排工作。首先,狠抓《“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实。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师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师领导干部评价和考核落实科学发展观成效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其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和引导各师立足农产品转化增值,补齐加工产业链、市场营销这两条“短腿”,做深加工、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做强企业,促进农产品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增值、增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第三,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能效标识管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使兵团重点用能和污染物排放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同期环保目标要求。第四,做好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在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公共机构等各领域推行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原材料活动,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兵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三)抓重点、促跨越,按照十八大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推进科学跨越发展。首先,在城镇化“化”字上下功夫,以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以保障性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城镇化速度和质量并重齐升。力争2013年城镇化率超过60%,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65%。其次,围绕优势农产品和优势矿产资源转换两大基地建设,在资源深度转化上做文章,向“高、新、特”方向发展,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第三,着眼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生态“五位一体”思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农业“三大基地”,形成“一线四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促进农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力争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第四,把信息化贯穿于“三化”全过程,主动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用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变革创新。推动信息化在社会领域的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首先,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兵团组织化、集约化程度高优势,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营造公平、公正、高效的发展环境。其次,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职能科学、权责明确、结构优化、廉洁高效、职工满意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向西开放水平,扩大兵团影响力,形成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三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以实施《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抓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两带八片区”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天山北坡和天山南坡两大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战略格局。其次,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按照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与自治区共建“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土空间。第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基本的管理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