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3-12-29 00:00:00叶敏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3期

摘要: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农产品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本文对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建设 对策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外知名农业企业和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创建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的保护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农产品横行,消费者很难区分真货和假货,以致不敢购买品牌农产品。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不足。据权威部门统计,多年来,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左右,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投资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4%—5%的水平,而且也低于30个最低收入国家20世纪80年代平均0.65%的水平。我国农产品品牌化仍处在起步阶段,农业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实力还较弱,品牌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农产品品牌还处于弱质阶段,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是农产品品牌创立和发展的依托。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每家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差别很大,造成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牌化进程。同时,由于每家生产经营者规模小,市场覆盖率低,所得利润非常有限,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影响品牌建设。

(三)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大多只是经过简单的初加工,而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系列加工的不多,使得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另外,我国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包装粗糙不美观,无法体现优质优价,因而很难进入高级的超级市场。形成上述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含量。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质量的背后是科技支持。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撑。如果科技不到位,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将大打折扣。

(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农民没有形成实体公司和企业,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的居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相当多的农民以及农业企业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束缚,缺乏建设农产品品牌的意识。这些企业片面认为创建品牌费时费力费钱,还要冒风险,因而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销量,竞相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贴牌生产非长久之计,这会造成我国农产品企业利润微薄,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农产品生产经营受制于人。

(五)农产品企业的品牌运作水平较低

很多农产品企业在品牌推广策划中没有聘请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完全靠自己的感觉和认识进行。而这些公司的企业家缺乏市场策划经验和品牌建设的知识,加上这些企业家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农产品收购和质量管理上,很难进行高水平的品牌管理和市场运作,导致品牌农产品的市场运作水平和品牌策划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首先,政府应从资金、税收、技术、管理、信息、出口补贴和农资等方面帮助建设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要高投入才能高产出,政府要提供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府财政部门和商业银行在资金供应等方面要适当采取倾斜政策。除此之外,对开发名牌农产品的企业,政府还可以采取诸多措施加以扶持,如减免税收,简化工商管理手续,提供出口补贴,优先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

其次,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保护品牌农产品。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保护品牌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把品牌的培育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虚假广告和假冒品牌农产品的行为,要坚决查处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为品牌农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品牌农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实施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农业种、养、加,产、供、销, 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作为名牌战略的组织依托。可以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力推主打品牌来达到打响农产品品牌的效果。这些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户紧密地联为一体,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形成“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其中龙头企业是品牌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使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市场化运作,树立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业名牌的产生。

(三)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名牌之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农产品创名牌,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因此,农业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品种,以实现农产品品质的飞跃。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实施科技示范户工程,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培植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使科技信息直接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三是依托先进的农业科技对品牌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农产品原料,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环境污染。四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求在设施、栽培、深度加工、工厂化养殖、储藏运输、保鲜保活、设计包装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产品的品位档次,使更多的优质名牌农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喜爱,适应多样化、复杂化的消费需求。

(四)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及其产品的标志和形象信誉的体现。目前的深加工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名牌化,如“鲁花”、“金龙鱼”、“蒙牛”等。但初级农产品企业的品牌意识仍然不强,对品牌建设的投资不足,初级农产品行业品牌建设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新领域。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品牌在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企业品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品牌建设的力度和深度均取决于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强弱。其次,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提高品牌意识,可以通过召开品牌座谈会、品牌培训班等各种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建设品牌、保护品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发农民提高拥有品牌、重视品牌、利用品牌的积极性。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的传播

农产品品牌宣传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企业既要有足量的传播费用,又要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农产品品牌的传播可考虑选择如下几种方式:

1、广告

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主要手段,可以从多方面营造品牌。首先,广告有利于建立并强化品牌与某种产品质量、差异化的联系。其次,广告可以扩大甚至人为地创造产品差异。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日趋同质化,产品间的微小差异不易被消费者所觉察。可以利用广告将消费者难以察觉的产品差异加以放大,甚至可以通过广告人为地创造产品差异,以树立独特的产品形象,从而有效地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2、农博会或农展会

农博会或农展会由政府搭台,企业唱主角,集成果展示、产品销售、招商洽谈于一体,各方媒体争相宣传、跟踪报道,使得农博会或农展会的相关信息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其影响面急剧扩大,迅速成为推动农产品品牌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丽水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在杭州、上海等地举办的各类农博会或农展会,使丽水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迅速得到提高。

3、网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成为更具有发展潜力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传播品牌,可以消除时空限制,向更广的范围宣传品牌,提高传播效率。

参考文献:

①惠献波.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之探讨〔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8(6)

②张可成,王孝莹.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③任强.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 改革与战略,2010(5)

④邱琪,张旭东.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4)

(叶敏,1967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