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将谱写互利合作新篇章

2013-12-29 00:00:00段寒冰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3年1期

【时政新闻】

2012年12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俄罗斯索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温家宝指出,中俄都是伟大的民族,为人类进步作出过杰出贡献,目前正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深化中俄关系具有战略、长远意义,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要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务实合作,推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将继续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交流,中俄关系一定会拥有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前景。

普京说,当前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力地促进了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解决了一系列重要问题,维护了国际秩序的平衡和稳定。过去十年,中国在确保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和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威信不断提高,俄方对此感到高兴,并热烈祝贺中共十八大顺利举行。普京表示十分珍惜与中国领导人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和真挚的友谊,希望双方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知识链接】

一、世界近代史上的中俄两国关系

1.沙皇俄国本来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我国并不接壤。从16世纪后期起,沙俄越过乌拉尔山逐步向东扩张,侵占了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并在两地修筑城堡作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康熙帝亲自出巡东北,视察防务,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重创了沙俄侵略军。沙俄政府被迫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是英法发动战争的帮凶,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取得了通商、内河航运等一系列的侵略权益。由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落后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扩张方式主要是凭借其军事力量进行传统的领土掠夺。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共割占了我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3.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国是“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企图霸占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强租旅顺和大连,进而把长城以北和东北作为它的势力范围。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其他列强一起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的主权。

二、世界现代史上的中俄(苏)两国关系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11月,又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宣布退出侵略中国的行列。

2.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创立的过程中,苏联和共产国际起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3.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产生了偏差。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内部相继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4.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背着中国达成协议: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等,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

5.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建立同盟到武装敌对,实现关系正常化,逐步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60余年的坎坷促使中俄关系走向务实化和理性化。中俄两国紧密围绕相互间的主要矛盾,优先关注和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中俄两国政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成效显著。在国际政治中,中俄加强协作的动力是合作应对美国单极霸权。展望未来,中俄两国将探索提高战略协作水平的新方式;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不断充实伙伴关系的内容;加强文化交流,克服不利因素,深化长远合作的各项基础。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2.俄国借以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3.各种题材的绘画作品也是承载历史的一种特殊载体。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4.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共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壮大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C.“城市中心论”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D.必须彻底清除右倾主义错误

5.下列关于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B.苏联要求建立联合舰队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C.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直接导致中国遭遇三年经济困难

D.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改善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C.允许多种经济共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7.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成一败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依据国情进行建设②要努力加快经济建设③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④要时刻不忘阶级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十月革命后,俄国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情况下,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难探索。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还是小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

——列宁

材料二: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材料三:毛泽东曾经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苏联犯的错误你还要犯?苏联走过的弯路你还要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的探索。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探索有什么不同?造成了什么后果?

(3)我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怎样?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4)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5)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9.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活动Ⅰ: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活动Ⅱ: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效仿了苏联的很多做法,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效仿”和“失误”各举一例。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B

2.B

3.B

4.C

5.A

6.C

7.A

二、8.(1)首先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型企业,恢复自由贸易等,使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2)不同:在斯大林时期,开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显露,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3)背景:中国是资本主义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途径:采用合作化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果: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认识:通过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了生产;但是在改造后期急于求成,工作过粗,遗留了一些问题。(4)不同意。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只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除此以外还有根本原因和外部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以及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外部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5)存在的问题: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轻工业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启示: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平衡发展,实现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9.(1)井冈山革命(2)新经济政策。(3)“成功效仿”是指五年计划的实施;“失误”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文化大革命”)。(4)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