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面试获胜
一家跨国公司招聘质检部门高管,待遇极其优厚,因而竞聘者众多。经过笔试、面试等层层筛选,就剩下成绩相当的王、张、李三人。公司老总决定在办公室亲自对三人进行一次面试。王先生首先进去,一眼看到老总脸上有两处墨汁,领带系歪了,衬衫扣子也未扣好,心里忍不住要发笑,但他知道这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因而强行忍住了。他从容不迫地答完所有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地离开了。接着张先生进去了,他同样也发现了老总脸上的墨汁及领带、衬衫的问题,但他认为这与自己面试无关,因而专心致志地答完了考题,几乎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了办公室。李先生最后一个进去,他也马上发现了老总身上的不雅之处,但老总已经开始发问。面对老总的提问,他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神情严肃地说:“总裁,请首先允许我提醒您三点:您的鼻尖和脸颊上各有一处墨点,您的衬衣扣子没有扣好,您的领带也系歪了。相信这是您一时的疏忽,但作为一个跨国公司的老总,这有损于自己和公司的形象。”老总听后显得很尴尬,轻轻说了一声:“你可以走了。”李先生心里认为无望了,心情低落地离开了这家公司,但就在回家的路上他意外接到了老总秘书的电话:“明天到公司人事部门报到,然后正式上班。”
对于质检部门管理人员来说,直面问题、坦率直言的行为可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李先生正是因为诚实、直率,才受到老总的肯定,最终成为竞聘的获胜者。
爱心助人,超越痛苦
一位亿万富翁遇到了车祸,一夜间失去了慈母、娇妻和可爱的女儿。面对如此惨剧,他痛苦万分,夜不能寐,不停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甚至想自杀追随他们而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孤儿院。当看到那些孤苦伶仃、无亲无靠的孩子时,他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他曾有过幸福的母爱,享受过天伦之乐,心中还留着许多与妻女一起生活的美好回忆。刹那间,他觉得自己仿佛解脱了,他好像看到亲人在天上向他微笑,他那绝望、流血的心灵慢慢复苏。很快,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他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并拿出积蓄来资助孤儿院等公益事业。他还经常与那些孤儿们一起玩耍,幸福地听他们喊他“爸爸”……后来,当媒体采访他为什么出现了奇迹般的转变时,他说道:“我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我的灾难,同那些孤儿相比我确实是幸运的,而且我也从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
从人生无常的角度看,每个人在生死关头以及生活中的许多情况下,都只能独自面对痛苦和烦恼,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因而在这个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孤儿,尽管程度有所不同。要摆脱孤独和痛苦,永远享有天伦之乐,就需要我们树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之心,视他人为亲人,经常向极为孤独痛苦的众生伸出援助之手,善心助人,不求回报,用爱的付出必会收获快乐和幸福的果实。
既然拥有,就要担责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因而四处寻求解脱的方法。有一天,他去向一位禅师求教。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并且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中年人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当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禅师于是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如爱情、金钱、名声、地位、房子、车子、珠宝等等,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受。”
中年人又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所拥有的金钱、住房、女人、孩子、名誉、权位、幸福、乐趣以及收藏的奇珍异宝等等都拿出来舍弃?”中年人沉默无语。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追求和喜好。所装的东西愈多,烦恼痛苦也愈多。除非你能舍弃,否则,只要一旦拥有,你就要担负起责任来。”
现实中的我们对生活压力大,往往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愿意担负的责任却太少,想享受的乐趣太多,愿付出的辛苦却太少。如此矛盾的心态,使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痛苦和失败。要使人生过得有意义,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责任心,惟有敢于担当的意识和精神,才能使我们从辛苦的付出中感受到幸福、快乐和美好。
知恩有礼,老总青睐
一位大学班主任带着他的50多个应届毕业生到一个大集团参观。该集团老总是班主任的同学,因此老总预先安排好接待事宜。工作人员将同学们安排到一个大会议室坐定,非常客气地给每个同学倒了一杯水,同学们坐在那里非常坦然,也不客气,其中一个女生还问工作人员有没有红茶。只有一个男生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杯,说道:“谢谢,您辛苦了!”老总办完事赶了过来,对大家说:“对不起,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竟然没人应声,还是老师和那位男生带头鼓起了掌,但随和的掌声仍是稀稀落落。老总开始讲话,发现没有同学做记录,于是转过身让秘书去领一些公司的笔记本和笔,随后老总面带笑容地亲手递给每一个同学,递着递着老总的笑容没有了,因为同学们都是伸着一只手去接,根本就不起身,更少有人说声“谢谢!”只有刚才那位男生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双手接过纸和笔,并连说“谢谢您!”。
毕业的时候到了,那位男生幸运地接到了那个大集团的录用通知书。其他同学都不服气,表示不满: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凭什么让他去而不让我去。还有的同学抱怨老师不帮忙推荐,老师叹气地说:“我带你们去参观就是为了给你们创造受聘的机会,但只有他抓住了机会啊!”
使那位男生受老总赏识的原因,正在于他彬彬有礼、知恩感恩的待人细节。在当下只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制度下,许多学生都缺乏这种意识,更没有行动上的自觉,考试成绩再好也帮不上忙;相反,良好的道德修养、通情达理的态度,却往往可使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交往中超群出众,占据优势。
贪吃无厌,老鼠困死
一天,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如此的口福令老鼠喜出望外。它确认周围没有危险之后,一阵猛吃后倒头便睡。如此吃了睡、睡了吃,老鼠在米缸里衣食无忧地生活了好长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米缸,但眼瞅着白花花的大米,还是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跳跃能力已远不及米缸的高度,自己也胖得跳不起来了,最后活活饿死在米缸中。
老鼠困死的原因在于它忽视了能跳出缸外的最大高度,这就是它生命的高度。过此高度,米缸就成了一个陷阱,多贪吃一口大米都意味着丧失自由。现实中的人生正像一个米缸,名利就像大米,我们就如同老鼠,对名利每一步过度的追求实际上都是在自掘陷阱。能否保持生命的自由,取决于我们能否预先认识到名利背后存在的陷阱,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和清醒的态度。否则,禁不起一时欲望的诱惑,不能理性把握生命的高度,其结果只能像那只老鼠一样走入绝境。
老总不忘赞美,环卫拼死护企
一天晚上韩国某大型公司保险箱遭窃,一位员工发现后与盗贼展开了殊死搏斗,保住了公司财产。事后,人们发现这位员工竟然是公司最没地位、最不起眼的角色——清洁工。人们都感到奇怪,安全工作本是安保人员的职责,清洁工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他竟然拿生命来捍卫公司利益。有人在为他请功时询问其动机,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公司总经理每次从我身旁走过时,总会赞美我一句:‘你扫的地真干净’。”原来是该公司老总长期、真诚的赞美,令这位地位低下的员工感受到总经理平等待人、尊重下属的爱心,因而受到感动,愿意以身相报。
这令人想起了历史上“士为知己者死”的著名侠客豫让,因主人智伯曾给他以人格的尊严,故愿以生命报答知遇之恩,三斩空衣,虽败犹荣。这位清洁工正可说是体现出古人知恩报恩的侠义精神,而激起这种精神的动因,正是公司老总的赞美和赏识。由此可见赞美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力量的确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的本性中最深层的原则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大企业家玛丽凯·阿什也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命更为人们所需——认可与赞美。”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经常对员工进行真诚的表扬和赞美,承认和肯定员工的工作价值,尽可能充分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以此深深地打动人心,就能激发员工发挥出报效企业的侠义精神,迸发出生命所蕴含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