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对策

2013-12-29 00:00:00金学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1期

摘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然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深入探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对策

一、引言

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企业各个方面的环境的影响,也包括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本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变得不再完整。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的对策。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

(一)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

所谓内部控制所应遵循的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说只要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效益比其成本高,那么,就是经济合理的,就应当采取这种内部控制制度;相反,就必须对于这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部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而想方设法简化内部控制的环节,这就导致不能够达到应有的内部控制目标,并且也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产生问题,甚至造成会计舞弊的问题的出现,最终使企业面临不可估量的灾难。

(二)受人为错误的局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真正能够起到效果,是和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息息相关的。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人为错误的局限。假如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很好地执行内部控制程序,不能够真正深入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么,他们就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不能够展示出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三)受串通舞弊的局限

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也就是说,一定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由一个人去完成某项工作而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具体来说,如果企业的印鉴和支票由一个人负责掌管,那么,就会非常容易地出现贪污、盗窃、挪用等舞弊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面临非常巨大的损失。

(四)受制度滞后的局限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针对其业务性质、经营环境及有关制度而进行制定的,而在一些情况下,制度滞后就会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当企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求状况、企业规模、经营业务等内外部环境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原来制定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会显得不适合。

(五)受企业领导人员职能越权的局限

通常情况下,越权管理的人都是权力的掌握者。内部控制必须对于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约束,任何个人都不应该具备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在现阶段,企业中的企业高层领导人员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如果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就非常容易产生企业个别管理人员滥用手中权力的现象,导致企业制定的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会出现越权管理的不良局面,不能够真正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震惊全国的南海华光亿元惊天骗贷人案,酿成这一背景的关键因素并非其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而是南海工行的3名企业高层领导人员越权管理,他们的管理行为超越了自身的职能,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地约束和控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保证他们都能够根据自身的职能来行使管理行为,确保企业中的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每一位企业领导人员都必须具备“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的理念,一方面必须掌握一定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必须适当地利用他们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的对策

(一)强化成本——效益观念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中的许多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仍然有待提升,他们不具备较强的成本——效益观念,总是觉得成本、效益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和他们没有任何联系的。因此,企业中的许多工作人员都认为仅仅做好他们自身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不去关心成本、效益问题。在这样的观念的引导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得到正常的实施。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强化成本——效益观念,必须大幅度提升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让他们都能够意识到算账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也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层人员的工作。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都必须坚持“我爱我家,我爱我企业”的新的主人翁思想,在工作的过程中强化成本——效益观念,能够充分考虑到企业大局,从而切实为企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二)加大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错误的出现

在现代企业中,只有加大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错误的出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内部控制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讲座,保证企业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切实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让他们都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操作程序,真正掌握内部控制所需的知识,防止由于理解的偏差而导致的失误问题的出现,切实提升他们辨别内部控制风险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想方设法规避内部控制风险,通过这种方式,最终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提高企业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降低工作人员的串通舞弊动机

无论企业中的岗位职能分工多么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都会由于具体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而受到影响。只有大幅度提高企业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够避免他们进行串通舞弊,避免他们随意地践踏内部控制制度的正常执行。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借助于一系列的方法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人员招录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工作人员工作守则;建立奖惩分明的企业工作人员考核机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切实大幅度提升业务素质,从而能够科学有效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切实最大限度地满足工作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地工作岗位轮换活动,在岗位轮换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的舞弊动机,并且及时予以制止。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有关制度

在现阶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正在面对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想方设法来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企业必须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与其业务性质、经营环境及有关制度同步进行,防止出现脱节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随时关注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环境及有关制度,在觉察到其有变化或者是滞后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同时,适当地改变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确保它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发挥出良好的监督、控制作用。另外,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在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而出现优化和创新。

(五)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防止职能越权

在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并不能够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企业中的高层领导人员也不重视内部控制或频频越过内部控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机构,切实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将控制责任和控制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植根在企业所有员工的头脑中,避免企业高层领导人员做出超越自身的权限范围之外的事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一定要不断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成本——效益观念,提升企业内部涉及内部控制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降低工作人员的串通舞弊动机,真正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控制问题,切实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红兵.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基于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J].中国集体经济,2012(21).

2.王俊兰.浅析发电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21).

3.李德江.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强化企业内部控制[J].冶金财会,2012(10).

4.任晓丽.浅议如何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8).

5.李红.浅谈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改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7).

6.于艳华.有关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