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社会管理的发展滞后与国家的整体发展不相适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如何引导农村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支持村民团体参与村内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成为新型农村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SWOT分析;社会管理经济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常见到的一种分析的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superiority,代表优势;W-weakness,代表弱势;O-opportunity,代表机会;T-threat代表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明确一个组织的优劣势,揭示出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更有利于科学地界定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优势
1.农村基层党组织有着稳固的成长史
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在革命战争初,农村党支部已经开始发展,逐渐成为了党领导农村革命的核心力量。建国以后,党的基层组织的创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迅速壮大,成为了农村建设的核心,巩固了新生政权、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基层党组织纪律的严谨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领导的核心力量。在基层党组织内部都有严格的各项考核制度、任用制度,明确责任意识,在岗位上努力发挥自己的责任意识,为群众服务。层党组织处于金字塔的底部,是保证整个党中央稳固执政,是保证我党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但是如今党组织在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各种款项经过党组织之手,各种诱惑着党组织,有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讲条件,百姓办事总是推三阻四,不给好处就拖着干活。这完全违反了我党的组织纪律,是把党的纪律当儿戏。我们的党中央应该高度保持这种纪律涣散的苗头出现,从严治党,不忘党在艰苦奋斗中打下的群众基础。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弱势
目前我国约有3029万名的农村党员,大概占全国党员数量的43%。经调查不难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弱势所在:首先党的内部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以农村现在整体发展来说是处于欠发达状态,因此在党员管理及教育的硬件设施上很难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再加上党员管理者自身素质偏低,从而致使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的相对落后。其次,税费改革后农村无职党员增多,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各方面的战斗力。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培训机制缺乏。
(三)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遇
1.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上明确指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近几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将“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农村税费及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站略部署,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心在基层,这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国家资金上的支持
在农村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所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党支部书记发挥着“领头羊”的角色。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要求,2009年中组部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09〕7号),就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教育培训、人才选拔、激励保障、加强监督机制等做出规定及部署,提出需要建立起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定三有”的长期有效机制。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分别按照中央文件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在不低于当地村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情况下,确定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报酬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作的需要,在不低于财政保障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基本报酬,这两个不低于为村党支部书记各方面待遇建立了正常的增长机制。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威胁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广大农民利益的代表者,它是连接党和农民的有力的纽带。乡村基层党组织也只有团结了农民群众,才能为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更为坚固的群众基础。但是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社会问题:一些镇外出人口流动量大,在村级干部队伍中也有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以导致村里支部工作的效率难以保障,大部分务实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流动性很大,无暇顾及政治工作,对于发展党员还不够主动、积极。留在村里的人学历水平不高,基本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以党组织发展的党员文化素质普遍都不高,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加上组织本身对青年农民的吸引力不强,导致了农民入党人数减少,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党支部的队伍很难做到“选优配强”的后备工作,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其次,宗教信仰的问题,在我国农村,一是信教人员发展迅速,“宗教热”仍呈日趋升温。教徒队伍迅速扩大,给宗教治理工作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二是部分信教群众对宗教认识意识模糊,将正常的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相混淆。三是非法宗教。最近几年发现有地下传教人员到乡村进行传教,并散发一些反动宣传材料及海外宗教宣传品,导致一些教徒离心离德,脱离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这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科学、全面界定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
(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者,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
这是由基层党组织的成长史和党的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战斗力的基础。这决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贯彻和落实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领会和学习中央精神,响应中央号召,紧跟党的步伐,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带领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正如舒尔茨所说,“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激励,农民就会点石成金”。农民想要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社会对农民的要求及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及掌握实用性的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服务本领和意识,充分运用党和国家支农、扶农、兴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使农民学到实用性的技术,带领村民开发当地特色资源,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村的产业生产结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让农村进入城镇,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在城镇站稳脚跟,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农村的地方生产及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扮演广大农民群众服务者的角色
在我国农村现在有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一些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可能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孩子要上学,家里还有年迈的老人。但不管人在何方,心依然是牵挂着家、孩子和父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为优质服务。从根本上树立起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为百姓做实事,让群众信任党组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更加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的基础,永葆我党稳固的执政地位。
以上这三种角色其实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党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灵魂角色;党领导核心的角色的实现,需要好的载体及其形象的塑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的服务和引导就提供更好的载体形式。与此期间,服务与引导角色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融会贯通,完善党领导核心的角色。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扮演以上角色时,应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个体及细节上逐一打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1、2、3卷)[M].人民出版社,1994.
3.胡茫.新时期农村党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4.王开福,王梅.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思考[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9(4).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