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养老金双轨制的千呼万唤中,被浮出水面的“延迟退休”一经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特别是“清华方案”“从2015年开始逐步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的路径设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劳动者带有“咒骂”性的反对和谴责。对这一旷日持久的争议,孰是孰非,值得深究。
关键词:延迟退休;理论分析;现实效应
一、退休年龄确定的理论探讨
(一)劳动者自身因素
1.生理年龄。一个国家人口生理年龄受到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人口体能素质、民族、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影响退休年龄的作用机制反映的生理年龄越短,制定的退休年龄就应该越低。
2.性别。男女在体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客观的差别使得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女性所体现出的独特优势在一些行业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必然。与此同时,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保护水平的提高,性别局限已被广泛性完全突破。在女性受教育水平得到普遍而又实质性提高的今天,过低的女性退休年龄就是一种制度下的人力资源浪费。即是对于不具备高学历或掌握高水准技能的女性,较低的退休年龄也使其在财富积累方面普遍低于相同条件下的男性,造成众多老年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低于男性,形成制度下的不平等。
3.受教育程度。高层次的教育意味着较晚参与社会工作,“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制约的就是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愈长的受教育年限对应着愈短的工作年限,过低的退休年龄造就了人力资源浪费的客观因素。
4.工作性质。不同性质的工作有着不同的要求。从事纯体力劳动者,工作主要凭借个人的体能。在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作用下,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能下降,体现为效率的下降。对于脑力劳动者,劳动要素主要是其所拥有的知识、经验、阅历、创造与扩展能力,此类要素具有无限扩展性,伴随着年龄和工作阅历的增加而增长,较大的退休年龄将使这类劳动者体现出更多的优势。
(二)社会因素
1.人口预期寿命。一个国家国民退休年龄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健康与预期寿命。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均与人口平均寿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导致退休劳动者群体数量的迅速膨胀,社会人口中需要赡养的人口快速增长。在既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这无疑对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产生冲击。急剧膨胀的养老保险金支付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最终将会削弱一个国家在产出成本上的竞争能力。
2.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年龄构成关系到一个国家适龄劳动者的比例及新增劳动者的规模。对于人口年龄分布年轻化的国家,为缓解因规模过大的劳动力供给而形成的新增劳动者就业压力,可将退休年龄规定得较低一点。对于人口年龄老年化的国家,新增劳动力比例比较小,过低的退休年龄将导致在职劳动者负担过重,因而可将退休年龄规定得较高一点。
3.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收入再分配过程,是社会政策和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转移支付手段,在现收现付制下所体现的是收入的代际再分配。作为社会消费基金组成部分的养老保险金分配,退休年龄是关系退休基金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对收入再分配和消费有着较大影响。
近代经济学理论认为,收入再分配有利于社会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消费需求,在消费乘数作用下,可使国民收入倍数增长。依据乘数理论,国民收入的增加幅度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作用、国民收入为正向变动关系。而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是以收入分配为主要变量的递减函数。在国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加大而增加社会总需求。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保险缴费规模对收入再分配有着直接且为关键的影响。基金规模与收入再分配形成量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对国民收入变动存在着抑制或刺激作用。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在不增加缴纳率的条件下,退休年龄可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较高的退休年龄可使养老基金更为充足,有利于社会消费倾向的提高,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发挥与实现,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完全基金制在本质上不具备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高收入阶层能够较快地积累自己所需的养老保障资金,而低收入阶层却难以像高收入阶层那样有充足的资金为自己的养老准备储蓄。在这种情况下,低收入阶层就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以积累更多的退休金而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4.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与退休年龄之间是否存在绝对的相关关系,这是有待探讨的问题。因为失业是与劳动力总量、劳动力结构、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与退休年龄的关系上,一种表象就是退休年龄与劳动力就业总量呈反比关系,延迟退休将对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产生巨大压力。可是,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岗位空缺与新增劳动力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也不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同时,资本价格对劳动力需求会产生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在较低的退休年龄和过高的赡养率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加大。此时,实用技术资本必然会替代劳动力资本。降低退休年龄可能引起失业的加剧。此外,劳动者就业还与劳动者的就业偏好、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
退休年龄的制定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理论上有其可行性。一是降低制度赡养率。退休年龄提高,退休人口相应下降,就业人口相应增加。二是提高基金积累水平。退休年龄提高可以延长其缴费期间。三是减轻支付压力,缩短制度支付养老金的时间。
二、延退年龄的积极影响
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现实中的必要性并不能完全说明必须走延迟退休这一独木桥。我们不能完全以西方发达国家退休年龄作为说服民众的依据。尽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将延迟退休年龄推向行事议程,但不代表争议已经结束,反对者或不情愿者在国民总量上还占有相当比重。所以,对于延迟及如何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从现实角度来看,一是中国目前养老金制度中偏低的替代率使得养老金不可能再进一步下降。较高的缴费率对企业和个人已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人口老化现象愈加严重、老年人赡养率逐年提高、养老基金严重缺口的情况下,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后,调整退休年龄无疑是缓解养老保险压力势在必行的出路。同时,延退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防止因社保基金缺口难以弥补而可能引发的财政与债务危机。二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形成,总体上劳动力供给将日益趋紧。从目前人口年龄分布来看,不久将会出现劳动力供给的巨大缺口。从这一角度分析,适当推迟退休年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三是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已达到77.7岁。平均寿命的提高与偏低的退休年龄很不相适应。四是由中国高房价引发的“丈母娘经济”——结婚必须有房,给年轻人形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如今,大多数年轻人购房还贷还需要父代的支助,这样延退无疑可以减轻后代买房的负担,从而缓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五是尽管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中国居民的福利水平、社会保障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较高的退休年龄可为劳动者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入。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困难,增加居民应对物价膨胀承受能力,而且在协调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六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较高的退休年龄有助于知识人才的能力持续发挥。
三、延迟退休可能产生的问题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延迟退休年龄所引发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一)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孝为先,延退年龄为老年提供经济保障和使其能力继续发挥的同时,可能会使年轻人在经济上赡养老人的理念淡漠,甚至有可能形成社会化的依老风气。老人在经济上的保障和对年轻人经济上的支助,使得一些年轻人丧失了独立性及应有的创新意志。
(二)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
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已逐步退居二线,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基于服务业的生产性质和对劳动者能力要素的要求,劳动者就业有较为广泛的范围,高龄劳动者仍可发挥应有的劳动力价值。所以,高龄退休能迎合服务业市场的人力需求。而中国是后起经济大国,产业结构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其性质决定了工作领域是年轻人的天下。延退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年轻人能力的发挥。同时,中国人口数量过大,就业市场不充分,使得待就业群体规模过大,竞争压力过重。延退年龄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直接且较为严重的影响,最终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三)劳动者健康问题
由于中国尚属后起经济大国,体力劳动者仍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对于一些行业,长期的体能消耗会引发劳动者的健康问题,加上中国人口体能素质劣于发达国家的人体素质。高强度的体能消耗会促使高龄工作者的体能直线下降。延退年龄可能加大职业疾病的几率,进而加重尚不完善的中国医疗事业的负担。
(四)不公平性
对于中低层工作者,由于收入较低,他们的经济负担较重,他们企盼的是降低退休年龄而不是延迟退休。尤其是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再就业困难,退休金的领取无疑是他们唯一的经济保障,延退政策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解决养老双轨制是延退的前提,现时的养老双轨制是社会最明显的不公,也是一种伤害社会基本正义的不合理制度。企业职工激多获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获多。同一城市、同样资历、同样职务,不同性质的单位退休金相差悬殊。养老双轨制不改变,延退将会进一步加大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总结
尽管理论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巨大缺口的现实都为延迟退休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但是迫于我国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福利水平,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还未到。
(作者单位:宗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应用经济部;王子冬,天津市红桥职工大学高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