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题-艺术类-彩色金奖
传统艺术类别:普及与提高
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是由国际的、摄影的、艺术的三大元素构成,缺一不可。在海外来稿及参赛国家数量屡创新高的今天,国际影展中的“国际元素”已经毋庸置疑,“摄影”的本体探索随着主题类别以及纪录类的设置也在逐步展开,那么,如何在“艺术性”上更上一层楼?在设立主题类别的同时,作为传统主项的艺术摄影类别,在国际影展这个大剧场里,以往的舞台地位是否被撼动?
纵观往届的参赛作品,艺术类别通常承载着最多的容量,一些类别不清晰、定义不明确的作品都会被投到艺术类别。在评选过程中多数评委认为,本届国际影展参评作品中,优秀作品比例较往届有所增加,但更多的来稿中,以往的模仿、跟风等摄影顽疾依然存在。也有个别作者没能认清投稿规则,将商业类和艺术类作品混淆投稿,在评选现场,一位艺术类评委感慨:“把商业类的获奖作品,拿到艺术类,肯定被淘汰,这样的照片在我们艺术类太常见了。”这句感慨恰恰说明有很多优秀的照片由于投稿错误,过早地出局,商业类和艺术类投稿混淆,背后深层原因还是对摄影的理解不到位,也涉及到对摄影艺术的认识。但也有纪实类作品因为创作手法上借助其他的艺术手段,而艺术类“对创作技法不作限制”,这些纪实作品转投艺术类并入围获奖,这其实也为今后的类别释义提出了新课题。
关于艺术性本身,国内外评委的理念也大不相同,针对同一张照片,中外评委反应截然相反的例子比比皆是,导致一些有个性的作品最后因为票数少而落选。虽然,中外评委在摄影是无国界语言这一点上达成普遍共识,但面对具体案例,还是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评委喜欢成熟经典的作品,有的评委恰恰认为成熟经典有陈词滥调之嫌,尤其是在最后金、银、铜奖产生阶段,有些评委对最终入围的作品并不满意,这也反映了艺术本身与评选机制天然的矛盾,艺术本身提倡个性化的表达,但往往“各花入各眼”,以往评选中曾设评委推荐奖,里面倒不乏真正具有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评委阿兰·萨亚格在回答本刊记者的提问中则直接表现出法国人的坦率:“这次中国投稿者远远多于外国,海量照片参选,但大量都是平庸之作,有很多甚至搞不清自己的类别。”国内的几位评委回顾以往的评选,结合本次来稿的现状,普遍认为目前的艺术类别尤其需要学术的引导,在学术方向上要有变化。在评选结束的总结会上,各方面的建议也大多和摄影艺术本身有关。鲍昆指出:“这次的国内参赛作品并不能全面代表目前中国的现实,还有更多重要的作品并没有送评。这背后有深层的原因,需要总结。”
摄影艺术从普及到提高非一蹴而就,有的评委感慨于这次的来稿数量很大,但优秀作品不多的现状,再次提出了引进初评机制的动议。其实在之前赛事的规则制定上,本届展览就充分考虑到摄影艺术性与专业性之间的联动,鼓励策展人、图片编辑等专业人士推荐优秀摄影作品参赛,推荐人推荐的作品获得金、银、铜牌奖的,该推荐人将被颁发“优秀推荐人”证书。这也是一个让国际影展更加专业化,从而也是在摄影艺术性上实现从普及到提高的一个具体举措。关于摄影艺术性的大力提升和彰显,观察员之一、律师梁勤则建议,在最后金、银、铜奖的产生环节,评委对每张作品打分,相差5分,差距太小,不能充分表达评委的个人喜好,评委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加权分,对自己真正喜欢的可以使用加权分的权利打高分。
也许更好地、更广义地去理解“摄影艺术”或“艺术摄影”,使之内涵扩大,才能接纳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摄影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