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开闸陷阱or 馅饼

2013-12-29 00:00:00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10期

在发行节奏交给市场的情况下,不排除新股批量出现,造成二级市场短时间大规模的“失血”

已经暂停有十余月的IPO何时开闸仍是个未知,但却时时刻刻牵动着市场的心。从暂停至今,重启传闻不断,但时间表和最终的改革定案却仍然是个谜团。

有消息称,近日监管部门召集券商高层以及学者闭门座谈,就新股发行改革方案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要内容包括强化中介机构责任,讨论发行方式等,旨在进一步优化细节,博取市场更大范围的认可。据悉,IPO改革意见稿最早将于“十一”前后发布。

IPO重启看跌派

IPO发行一直被投资者视为A股走熊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监管部门一次又一次表态,股市下跌与IPO发行无关,可在投资者眼里却始终认为:IPO发行同股市下跌正相关。难道不是吗?有股民发布微博称,“IPO进入‘静默期’,股市就大幅反弹了,一说IPO要开闸,股市就噤若寒蝉了。”

不管这条微博出于做空股市或什么动机,但它对股市的杀伤力明显被放大了,而放大的背后是因股市反弹了几百点累积了众多获利盘,大小非和被套伤了心的股民一听说IPO将重新开闸便草木皆兵,不计成本抛售。由此可见,IPO重新开闸对股市是有负面冲击力的。

“IPO暂停的时间已经很久,市场对IPO重启的预期一直存在,只不过,随着一次次的政策发布及消息传播,这种预期最近一个多月被逐渐淡化。”业内人士表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融资消息在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传播在近期对股市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刘先生作为一位资深股民对于IPO重启讳莫如深,“IPO开闸消息一旦给出,势必导致一段时间内二级市场的低迷不振。”刘先生接着说,“但二级市场的最终走势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单一因素的影响也有限,所以这个‘一段时间’会持续多久,不可预期。”

相关专家分析,股票价格的运动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当股票供大于求的时候,股票价格会下跌,当股票供不应求的时候,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恢复新股发行,将明显增加股票的供给,对股票价格运动是明显的利空。而且由于长时间停止发行,目前已经积压了数百家新股等待发行。在发行节奏交给市场的情况下,不排除新股批量出现,造成二级市场短时间大规模的“失血”。

IPO重启乐观派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股市的震动并非由某些人说的那样是由IPO开闸引发,即使未来IPO真的重启,股市也不会因此而反弹夭折。”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在报告中指出,“资金的撤离是引起周二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国内期货市场大连、郑州、上海三大交易所由于中秋节和国庆节休市的原因,均提高了期货交易保证金率,保证金增加幅度平均达到50%。这50%的资金一方面可以用原有的账户保证金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投资者自行平仓部分持仓,以达到合规标准。

如果投资者没有固有资金补充,也不愿意平仓避险,那么就必须要寻找新的资金来源。“由于不少期货投资者同时也持有股票或者基金,那么卖出股票或者基金就成为筹集资金的一个简便办法。”

民生证券南京营业部总经理邢华秀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股发行也并非全是利空,随着IPO重启,也有上市公司有望从中直接受益。

“比如,上市券商将因承销收入增加而受益。目前证监会在审企业近700家,已经过会的有80多家。按相应融资规模粗略估计,证券行业有望从中增收百亿元以上。” 邢华秀指出,“券商股将是对冲IPO重启风险的重要标的。参股拟上市新股的上市公司也能从股权投资的市值提升中受益,尤其是创投企业可以通过投资项目上市退出兑现收益。”

IPO开闸股民无须恐慌

一个健康的股市应同时具备融资和投资两大功能,IPO迟早总是要开闸的,投资者也无须视IPO重新开闸为洪水猛兽。投资者希望上更多的优质公司,而不是包装漂亮的劣质公司。

《中国证券期货》认为,IPO开闸主要利好三类股。首先是上市券商因承销收入增加而受益。据统计显示,A股共有32家拟上市公司在2008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这些“准上市公司”总发行规模超过700亿元,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些项目,将会为券商带来18亿-24亿元的承销收入。上市券商海通证券和国金证券分别拥有2个和1个项目,而广发证券拥有3个项目,均为5000万股以下的小项目。因此,从承销商来看,中小型证券公司受益程度要高于大型券商。

另外,IPO重新开闸对券商股的信心作用大于实质作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仍相对较低,且业务成本相对较高,从营业利润的角度看,投行业务影响相对有限;但IPO重启会使得市场对于券商的直投及自营业务等重燃信心,尤其是对于冗余资本较多,利用效率低下的中信、海通而言,其自营业务获利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其次是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因券商业绩提升而有超额收益预期。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包括以下上市公司:参股国泰君安的中大股份、泸州老窖、华电能源、泰达股份、焦作万方、中华企业;参股宏源证券的华茂股份;参股东北证券的亚泰集团等上市公司。

最后,参股潜在IPO目标的上市公司将受益于股权投资的市值提升。例如参股光大证券的大众交通;参股招商证券的中海海盛、中粮地产、深圳华强、中信集团、中国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