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期盼机构救市

2013-12-29 00:00:00王源浩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12期

在大机构资金缺位的情况下,即使央行在资金面上利好不断,国债收益创新高,也难以推动国债期货走出低迷。国债期货需机构救市,机构需政策放行,或许不会等待太长时间

国债期货自9月初上市以来,收盘价跌跌不休,成交量持续下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和相关会员期货公司不断召开各种研讨会,探讨国债期货如何走出困境,央行也在给力支持,用逆回购来缓解资金面紧张带来的影响,但难见效果。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不进场难解国债期货低迷之困。

交易持续低迷

11月份,国债主力合约持续低迷,成交量、持仓量都在下降。

中金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2日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312,最终收盘于91.604,成交量2804,持仓量2378.0,成交额 256743.622 元;而一周前11月15日的数据则是收盘价是91.318,成交量3633,持仓量2721.0,成交金额 331939.520元。除了收盘价略有小幅提高,持仓量、成交量、成交金额都在显著下降。

又调出TF1312、TF1403、 TF1406合约11月22和11月15日的周数据,持仓量、成交量、成交金额均明显下降。

有业内人士认为,收盘价小幅上扬,是央行逆回购的结果,但持仓量、成交量、成交金额的下降显然说明央行逆回购独木难支,国债期货走出困境还需另谋他策。

“我炒期货多年了,国债期货刚推出时,我也进去做了,但价格波动太小,缺少流动性,获利太小,在里面耗着资金也不赚钱,后来就退出了,还是股指期货好点。”首创期货的“老客户”张新认为。显然张新期望进去投机,但国债期货的制度设置却不利于散户进去投机,营业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不少散户对国债期货的看法。”

期货公司的客户应该散户据多,在散户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期货公司的成交量颇为尴尬。打开中金所网站上的国债期货成交持仓量排名,上面清一色的期货公司,每周成交几百手的期货公司排在了前几位,不少都在几十手,据了解一周成交0手的期货公司也有,一周没做一个单并不稀奇。

“中金所推出的国债期货,以及股指期货,主要就是针对机构客户,不建议散户进入投机。”中金所的某位领导在参加首创期货举办的金融期货及衍生品高端研讨会上并不讳言。在中金所的国债期货成交持仓量排名表上,没有见到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

记者走访了京城的几家期货公司营业部,国债期货交易冷清,人气不佳。“刚推出的时候,人气还行,散户、机构都有,后来没有赢利的散户逐渐退出,机构也离开了。”京城某期货营业部的管理人员说,“现在的情况交易量很低,有时一周都没有人交易一笔。”

为何不受待见

国债期货上市以来成交清淡这一现象,原因颇多。

“主要是机构没有参与。”在10月30日首创期货举办的金融期货及衍生品高端研讨会上,某基金公司经理直言,目前资金量大的机构还是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这些大客户没有参与是主要原因。而另一个参会嘉宾则表示,目前政策上还没有给大型机构进入的时间表,期待政策面有所松动。

在英大期货举办的国债期货交易策略研讨会上,该公司投资咨询总监蓝天祥也认为,银行、信托和保险(放心保)等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的相关办法不明确,从而将国债期货的主力挡在门外是主要因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初领导层推出国债期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推动国内的债券市场,但现在的情况是,自6月钱荒以来,市场上资金面一直都在紧张,尤其是余额宝的推出,吸引了大量资金过去,银行更感到资金面紧张,这直接影响到债券市场,在银行卖掉债券的内因驱动下,债券持续走低,给本已缺少流动性的国债期货雪上加霜。

能够得到佐证的是相关数据。信托及理财有些保本产品收益率高达8%-9%;近来,银行同业的拆借收益率在6%以上,在比债券收益高的情况下,不少银行纷纷卖出国债。

而今年以来,中国公司海外融资规模达516亿美元,这是去年同期的1倍多,大量的海外融资难掩境内发债难的窘境。

大机构蓄势待发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机构投资者仅有13家券商自营和十几个私募产品,大多数机构尚在等待。

银行,目前持有国债最多的机构尚未参与其中。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监管层对于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已达成共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进场仍需等待。

不过并没有影响银行参与的积极性。工商银行北京某分行的部门经理告诉记者,“我们在成为中金所的会员单位做准备,如果不是会员模式,就只有以客户模式参与了。”

不过不少商业银行早已枕戈待旦,估计进场时间不会太久。在京城某期货公司的论坛会上,北方某商业银行的领导问:“我们进场还需哪些条件?”中金所的领导在不知有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坦率直白,“你们有多少资金?”“几千个亿。”“能拿出多少来?”“几百个亿。”后续私下交谈的情况,记者不得而知,显而易见双方都有强烈意向,相信商业银行进场时间不会太久。消息人士透露,关键是商业银行未获得衍生品牌照,目前开户还有困难,何时进场,银监会还没下文。

保险公司早已今非昔比,多年的经营,积蓄了为数客观的真金白银,苦于投资渠道匮乏,目前也在等待政策,何时进场还不得而知。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参与国债期货的政策也在稳步推进中。” 11月25日,中金所市场部总监刘佳鑫表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与国债期货的指引已出台。”

有分析人士认为,11月央行的两次逆回购也有助力国债期货的意图。毕竟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国债市场表现欠佳,也在影响着国债期货。

为缓解短期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问题,央行在11月19日、26日分别进行了350亿元和32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但国债期货表现乏力,主力TF1312在日收盘价上略有提高外,持仓量、成交量、成交金额并无太大变化。

从国债期货走势来看,在大机构资金缺位的情况下,即使央行在资金面上利好不断,国债收益创新高,也难以推动国债期货走出低迷。国债期货需机构救市,机构需政策放行,或许不会等待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