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烟草专卖局局长李天在审阅文件,一份市纪委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每人书写一至两张硬笔书法参赛”的文件。文件要求书法内容必须是廉政警示语录,每位处级以上干部务必参加,不得以各种借口推辞。
看完这份文件,李天局长就把它扔给了秘书小赵。大约过了一个月,李天局长突然接到市纪委的电话,他的硬笔书法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让他做好准备参加颁奖大会。
放下电话,李天局长愣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那份文件,马上跑到隔壁赵秘书那里问:“市纪委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书法比赛的文件给我看看。”赵秘书找出文件。李天看了一遍,问道:“我怎么会获奖呢?我又没写硬笔书法。”赵秘书说:“上面要求领导都要参加,市纪委还打电话来问过。我就替你写了一张,署上你的名字交上去了。”李天局长看着赵秘书说:“你随便写一张应付就好了,我又不想得什么奖。”赵秘书说:“我就是随便写的呀,获奖了吗?”李局长说:“刚才市纪委来电话,得了一等奖。”赵秘书笑了起来,他说:“我压根儿就没认真写,怎么会获奖呢?”
李局长让赵秘书把过去写的硬笔书法拿来看看。
赵秘书为李局长服务时间不长。李局长只知道他文章写得不错,并不知道他字写得好。赵秘书翻出那天写错的一张书法。李局长看了后说:“你的字确实写得不错,你练过书法吗?”赵秘书说:“读小学中学写过一段时间,参加工作后就不练了,也没时间练了。现在用电脑,更不用笔,很多字都忘怎么写了。”
李局长说:“发奖那天,你替我去领奖。”
李秘书说行。
但是,发奖前一天,市纪委又发了个通知,获奖领导一律不得缺席。届时,将由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向获奖者颁奖。同时还有市电视台拍实况录像,将作为“都市新闻”向全市播放。所有领奖者与参会人员一律穿白衬衫。这样,李局长就不得不参加颁奖大会了。
发奖那天,会场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李局长去的时候有点被绑架的感觉,但到了会场,被会场的气氛所感染,心情有点激动起来。市纪委郑书记还特别找李局长谈话:“烟草局前三任局长都进去了,你是第四任,社会上对你有很多议论,你一定要在脑子里立一道警戒线,时时敲响警钟。这次硬笔书法获奖,说明你的情趣与爱好是高雅的,至少说明你精神生活丰富,不至于沉浸于麻将扑克……”
纪委书记的夸奖,让李局长有点飘飘然起来,他已经忘了硬笔书法不是他写的了。因为他是一等奖获得者,必须发表感言。李局长站在台上挺胸抬头,清了清嗓子:“这次书法比赛,有两层意思:一是使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体现领导干部精神生活高雅;二是使党的领导干部牢记廉政准则,清清白白为人处事……”
李局长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
2
李局长领回一张奖状,一千块钱。他把奖状放进抽屉,钱装进皮包,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这天李局长刚在办公桌前坐下,门外进来一个人,李局长忙站起来迎接:“老市长,你好。”来人是前市长李弥,李局长的恩人。李局长能有今天,完全是李弥一手提拔的。因此,李局长一直对前市长非常热情,在路上遇见总要寒暄一阵。
李局长问老领导怎么有空登门?李弥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呀。”李弥现在是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也是老年大学的顾问。老年大学有个硬笔书法班,有60多位老干部。大家看了李局长的书法,都觉得李局长的书法有章法,有笔路,字体走笔轻重有缓,很适合老年人练习。这样既可以练字,还可以练身体。很多老干部都希望李局长能到老年大学传经送宝,现场表演。
李局长呆若木鸡。
半晌,他问:“你在何处看到我的书法?”李弥说:“报纸上呀。”李局长急忙找那天的报纸,再次目瞪口呆:他的硬笔书法登在报纸上,非常醒目,还加了编者按,说李局长是个廉政好干部,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个人修养与兴趣十分高雅,写得一手好字……
送走前市长,李局长喊来赵秘书,问他报纸是怎么回事?赵秘书一头雾水,看了报纸才说他也不知道这事,怎么就登在报纸上呢?
冲赵秘书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眼下的火烧眉毛的“现场表演”。李弥请李局长到老年大学现场表演,写一张硬笔书法让大家一饱眼福。他推不掉,又不能说获奖的硬笔书法不是他写的,只能先答应了前市长。
李局长埋怨赵秘书:“你看你给我惹下的事,这回可怎么办好呀。”赵秘书看着李局长,头上急出一层汗。李局长说:“晚上回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补救。”赵秘书说:“我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真是该死。”
晚上回到家,赵秘书坐立不安。李局长写的字像狗爬,只会用铅笔在文件上签“已阅”。让他怎么去老年大学指导人家,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赵秘书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他在卧室与客厅里走来走去,晃得妻子一肚子火,冲他嚷:“你晃什么晃?”他只好到书房去。
书房窄小,走不开步子,他就坐在桌前。桌上有支硬笔书法笔,很久没用了,他汲了点墨水,想信手涂两个字。但是,他的食指受了点伤,夹不紧笔,无法写字。中午切菜的时候,不小心把中指切了块皮。赵秘书看着手,突然有了主意,心里一下就宽敞起来了,晚上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到单位,赵秘书发现李局长眼睛周围有一圈黑晕。赵秘书问局长,还在为那事发愁?李局长说:“我算被你害苦了,这该怎么收场呢,我昨晚想了一宿,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赵秘书说:“局长别急,我有个办法能摆脱目前的困境。”李局长看着赵秘书,一脸的困惑。赵秘书对李局长耳语了一阵,李局长呆了一下,突然就笑了起来,他看着赵秘书说:“还是年轻人脑子好使,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第二天,赵秘书通知局办公室,李局长要下乡去搞调研,让宣传科带上摄像机跟随拍摄。
当天晚上,天降暴雨,一直到天亮还没有停的迹象。李局长正在犹豫不决,赵秘书说:“天赐良机,正是表现的好机会。”李局长看了眼赵秘书,会心地一笑,马上动身。
李局长冒着大雨下乡了。跟随着的车队有5辆车。李局长下去指导农民如何种植优质烟草。李局长到了田头,在哗啦啦的雨水中查看烟叶的生长情况。他到处走来走去,一点不觉得累。宣传科的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跟着他东跑西颠。跑累了,大家在路边一座旧房屋里坐下休息、避雨,李局长还在向烟农了解情况。突然,赵秘书叫了一声:“局长滑了一跤。”大家抬头看去,李局长坐在烂泥田里,一动不动。大家急忙朝李局长冲去,抬的抬,扶的扶,把李局长扶起来。
李局长左手抓住右手的手臂。赵秘书问:“局长手摔伤了?”李局长皱着眉说:“右手可能是骨折了。”赵秘书说:“快快,送李局长回城,马上到医院治疗。”
一行人开着车回来了。李局长交待大家,他跌伤的事不要外传。他要到医院治疗,其他人都不用去,只要赵秘书陪同前往。
两个小时后,李局长回来了,他的右胳膊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吊在胸前。
3
李局长把自己摔倒的事告诉了李弥。
李弥第二天就来看望李局长,问他伤得厉害吗?李局长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看样子我不能到现场指导老干部练硬笔书法了。”李弥说:“不提这事了,你先好好休息吧。”
过了几天,李弥陪着纪委书记老郑来了。老郑说:“听说你下基层指导烟农生产跌伤了?我特来看看。”李局长说:“那天刚好下大雨,田里有些滑,一不小心,就跌倒了。”赵秘书说:“李局长在田间东跑西跑,哪有不跌倒的呢?”赵秘书说那天的情况拍了录像。老郑说,那就把录像放出来看看。
看了录像,郑书记说:“李局长是好样的,脚踏实地,办实事。前面三个局长倒下了,你一定不能重蹈覆辙。”
接下来,报社记者采访了李局长,他的事迹就上了报纸。赵秘书把报纸给李局长看。李局长让赵秘书把门关起来,他看了报纸后,觉得很有意思: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他现在是名利双收!李局长把包裹纱布的手伸出来,活动了两下,对赵秘书说:“这些事都是你给我惹出来的,我快成了提线木偶。”赵秘书嘿嘿地笑了。
这天,李局长正在办公室看文件,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李弥来了,他说:“明天是大家上硬笔书法的第一天,大家都说,你不能现场写字给大家看,但你可以到现场去指导呀,说说写硬笔书法的感想、体会什么的。”李局长想推辞,又觉得没有理由。不就是到现场看看吗,不会写,还不会说吗?他就答应了。
硬笔书法开课前,李局长到了。大家要求他上台讲讲自己是怎样练硬笔书法的。李局长事前问过赵秘书硬笔书法的要求与写字要注意的事项,还在电脑上查了写硬笔书的要求、注意事项等等。他在台上发挥了一通,讲得还蛮像回事。
讲了一个多小时,李局长心情愉快,滔滔不绝、满天海吹。听得人感觉不错。李局长结束了讲话,笑嘻嘻地从台上下来,下台阶时,一不留神,踏了个空,结果整个人“噗”地一声跌落下来,像个大冬瓜掉落地上。这一瞬间,李局长在心里痛苦地叫道:“坏了,这下真正跌断了胳膊。”
李局长被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肩胛骨骨折,卧床半年。
(责编/朱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