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化与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分析
(一)工业化的实质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不同时期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与路径存在差异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18世纪初,英国以其毛织品闻名。以蒸汽机为驱动的机械织布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英国纺织业迅速发展,并直接带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技术进一步带动矿业、冶金等行业发展。在行业发展需求拉动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以运河、道路、铁路运输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系统形成,反过来成为工业化的推动力量,欧洲大陆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与之类似。由此可见,初期工业化以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征,以机械化为技术内涵,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在此过程也造就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素质劳动力和大型企业。
此后,电气技术革命使得电力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开始了工业化的新阶段,发电机代替蒸汽机,电动机开始渗入所有经济部门,电气化成为工业化中期的技术内涵。技术发明不断出现,家庭电器用具等新产品不断被生产出来,并大量出售。不但出现了电气工业专门领域,电气技术对机械制造、冶金、汽车等行业的渗透,使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不断加强,要素生产率迅速提升,经济增长的集约度开始提高。在这一阶段,美国、德国等国家后来居上,抓住电气化机遇,实现了对英国的赶超。
日本的工业化发展都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经过技术赶超阶段发展到技术领先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和国际市场的廉价石油,依靠粗放型投入获得高速增长。在此期间,日本抓住家用电器产业的发展机遇,在政府干预下,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加以消化吸引,创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只用了十几年时间便基本实现工业化。1959—1979年,日本从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1952—1971年,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55.16%;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基本实现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根据各国经验,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实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以先进技术应用—新产品产生—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升级为主要路径。重要的启示在于先进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业化的推进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
(二)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当前工业化的新内涵,从而提出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生产,以电能应用为核心的电气技术革命与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相交融,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特征日益明显。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工业化的新技术内涵,为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提供技术路径,并进一步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集约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取得的增长中,约有45%是由计算机和半导体业创造的,占美国经济总产出仅8.3%的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达到30%以上,带动美国劳动生产率由1973—1995年的1.4%上升到1995—1999年的2.8%,集约度进一步提高,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要求以信息化为内涵
从工业结构变动看,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对应轻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化阶段和技术集约化阶段。我国下一步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由以重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三个首要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弱,过度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二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制约工业化的加速;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释放,就业压力加大。另外,我国工业化的外部需求条件不同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因此,不能简单地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要求我们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一)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成为生产要素,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降低物耗和能耗,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先,信息化的推进使得生产要素已不仅仅是由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组成,知识的积累和信息的传递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据测算,对信息每投入1元,可以得到13元的产出。知识和信息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可以提高投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增加知识的积累,因此可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投资的情况下反复利用,大大缓解了资本稀缺性的约束。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增加要素的单位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信息化的推动让技术与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投入生产,减轻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一是技术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二是通过这种替代减少污染与生活废弃物。网络的应用,信息高度共享,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日益“扁平化”,很多产品不再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是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大大减少了工业经济中浪费在迂回路径上的中间损耗,从而有效降低原材料与能源的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一些产品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这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增加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对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的转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信息化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吸纳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转型
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必然要求劳动力的增长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单纯的数量增加,转变为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信息化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涉及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其推进过程中,必然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推进将促进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信息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有助于消除经济二元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国外发展经验,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蓝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少,对知识工人的需求大幅上升,如美国1980—1990年,从事软件开发人员增加了100万,而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0%。这一就业变动趋势也对劳动力素质提高形成较大压力,从反面促进劳动者提高知识素养和技术水平。
(三)信息化促生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信息化首先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兴起,增加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信息产业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缩微复印技术、电子出版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设备和器件。二是信息服务业,又可分为传统的信息服务业,包括以文本式的科学信息、图文、文献、档案、标准、专利、公共服务信息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和咨询活动;新兴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包括计算机信息处理、数据库的开发与运用、软件生产、电子出版物、通信和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以及依靠计算机、通信网络所进行的多种公共信息和咨询活动。从宏观上看,信息产业化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产业所占的比重及社会从事信息工作的劳动者的比重迅速提高,信息产业成为国家战略层次的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进一步从产业增量调整产业结构,以其高效率、高效益、低投入成为推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主要途径。
(四)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业的信息化,即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我国传统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很大,而且一直是粗放型增长,因此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即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技术、知识等的含量,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不断改造传统的产业,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集约化。此外,信息技术与其它产业渗透、交叉、融合,还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边缘产业,如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等。由于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也在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是其经济增长集约度提高的重要方面。
三、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的路径分析
(一)改造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生产设备上。机器化生产以专用设备为主,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使生产设备向柔性化转变。其次渗透到产品生产制造全过程中。产品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辅助设计、三维造型、特征造型等技术进行工程分析计算,达到最优化设计;工艺设计过程中,以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工艺规划编制、模具选择等;制造过程中,可利用软件技术,产生模具轨迹的数控代码,从而获取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零件加工的程序。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渗透,使传统产品生产过程实现柔性化,形成柔性生产系统,由微型处理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组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设计制造出新产品,并将劳动生产率提高10—30倍,同时减少物资投入,节能降耗。最后电子商务及网络的使用形成新型的生产与消费关系,消费者能将商品需求信息迅捷及时地传递给生产者,从而将消费者也纳入到生产系统中,生产、资源与市场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资本、资源、劳动等要素的最有效配置。
(二)改造传统产品,使之产生革命性变化,提高性能和质量,并不断产生新产品
电子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使传统产品也呈现信息化,出现了更新换面的革命性变化,由传统的机械产品变为信息化的高技术产品。如汽车,目前电子控制装置已经普遍应用于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制动系统等,电子产品或系统在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中占70%。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增添了传统产品的信息化功能,还通过改变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其具有环保、节能、降耗等性能。
(三)改造生产管理方法,降低物耗,提高要素及资源利用率
由于市场需求变动及竞争的加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适应人们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制造业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变,对生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向生产管理的渗透,形成各种专用的信息系统,实现产品报价、跟踪重要零部件的生产状况、辅助高层领导决策等功能,使企业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和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现代生产管理方法主要有即时生产(JIT)、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四)改造营销模式,扩大市场空间,节省要素投入,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
互联网的出现将企业与更加广阔的外部世界连接起来,而电子商务为企业降低了进入市场的门槛,使得企业能够通过网络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进行各类资源的重新配置,并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销售产品,获得无限的商机,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营销模式。这样,一方面信息技术使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确保要素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使企业减少不必要库存,减少很多中间生产或分销环节,从而节约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五)改造企业组织结构,减少中间损耗,提高组织效率
传统企业组织模式呈树型结构,信息是层层传递的,庞大的中间管理层成为主要信息传递渠道,是树型结构上的节点,最高决策者位于根节点上。企业规模越大,需处理的信息量越大,按照传统组织模式就会有越多的层级。而信息在层层传递中速度会减慢,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失真相应会增加。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最高决策者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与基层员工交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损耗变小。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最高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企业组织结构出现扁平化,提高组织效率,实现有效管理。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