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成本波动呈现出时效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层面结构、外部结构等特征,并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针对这些变化特征和影响,本文提出了劳动力成本结构性变化新形势下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关键词:出口贸易 劳动力成本波动 结构特征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正在经历着一个重大的洗礼和调整,即受欧债危机的冲击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等因素影响,近几年中国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而曾经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特征也在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变得不确定起来,并由此引发了我国这个比较优势是否持续的大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劳动力成本波动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背景和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促成了劳动力成本优势,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我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成本占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对此的深化研究——资源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只要生产自己生产成本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就会使双方都获得好处;同时,比较成本优势主要来自各国资源禀赋拥有的状况不同及其所形成的要素价格差异。所以,我国作为人力资本禀赋高的国家将出口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从而再次验证了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 1 。
但是, 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呈下滑趋势、 国际贸易形势持续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开始增多、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不确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持续疲软,对我国产品出口和贸易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此前低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否继续持续并发挥作用呢?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并很好地研究劳动力成本波动特征及其影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出口贸易中劳动力成本波动的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在关心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金一彪(2009)指出,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仍然是具有优势的,而且这个优势并没有在缩减。因此,如果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让它的增长速度超过工资报酬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还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② 。白红光、陈建国(2011)通过计量分析,从经济增长、劳动禀赋、工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分析对出口的影响作用。得出我国在继续利用好低工资优势的同时,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及技术含量,保证我国出口的可持续性③。李霞等(2010)实证分析表明,长期内人力资本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其中对金融行业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大;而短期来看,人力资本与保险、金融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正相关,与运输、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行业负相关 ④。马常娥(2010)根据比较优势经济理论和实际国情,发现我国目前巨大的劳动力存量仍然是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创造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不能轻言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⑤。总之,这些文献虽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但是缺乏对劳动力成本波动结构特征的分析,这也正是本文试图寻求的突破口。
二、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力成本波动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时效结构
就短期效应来看,可能在短期内催化全球经济平稳复苏,劳动力价格上涨将使国民分配格局较之前更加倾向于劳动。就中期效应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可能使我国经济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并通过对外出口商品的“路径”推高全球通货膨胀水平。而从长期来看,提高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劳动力价格,将有助于改善全球的资源分配与贸易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全球的经济结构性矛盾,使世界经济重新回到“平衡”的正常轨道之上⑥。
(二)地区结构
从地区结构来看,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的地区首当其冲地影响了当地出口经济发展,如东部沿海地区。据劳动保障部调查,2004年以前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年涨幅不足70元,而此后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00多元,部分省市涨幅接近20%。以广东省为例,从1995年到2007年全省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从7913元提高到22003元,增长了2.78倍,年均增长8.9%。而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内陆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就较小,原因在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富裕。
(三)行业结构
在行业分布上,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机电制造业、玩具与纺织服装业、电子行业、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受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劳动者报酬大幅提高,2007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劳动报酬是1980年的27.77倍。其中,近几年我国服装业涨薪幅度连续三年超过12%。由于过分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导致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刚性”。
在所有出口贸易行业中,尤以制造业情况最为明显。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已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2008年由于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劳动成本等上升,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综合成本上升时期,这种上升有些来自宏观政策调控,有些则是社会发展必然所致,如国家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执行、农民工权益保护意识增强等因素。
(四)层面结构
实际上,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同时, 劳动生产率却在提高, 这也是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力成本变化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分析, 1995—2009年,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以13.6%的年均增速上升, 劳动生产率也以12%的年均增速快速提高。又如我国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在稳步提升,其中2011年同比增幅高达33.8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名义工资上涨的压力, 使我国单位劳动力成本比较稳定。
(五)外部结构
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变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外部特征。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增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08年,我国制造业劳动者小时工资为1.51美元,显著低于同年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分别相当于OECD (经合组织)的7.9%、欧元区的5.4%、德国的4.8%、法国的5.5%、澳大利亚的6.3%、英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7.2%以及日本的8.3%。但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劳动力成本增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00—2008年,我国美元计价的制造业劳动者小时工资年均增速为16.3%,而同期OECD国家为6.5%、欧元区为9.2%、德国为8.3%、法国为8.8%、澳大利亚为10.5%、英国为7.2%、美国为3.4%、日本为1.2%。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已高于亚洲多数发展中国家,且劳动力成本增速也快于亚洲多数发展中国家。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仍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已不再具有优势。尤其是与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等国相比,已明显偏高⑦。
三、劳动力成本波动对外贸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波动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冲击与挑战,又存在发展机遇,应给予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我国对外出口
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我国劳动LsTt4HLFrVINbrG9UaulXw==密集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过剩的产能依靠竞相压价出口消化, 而保持低价出口的关键因素在于廉价劳动力,“农民工相对收入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使加工贸易出口增加11.23亿美元”⑧。譬如,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跨过初级发展阶段后, 原料、土地、水、电、油价格不断上涨, 况且相对于其他成本上涨因素, 劳动力成本上涨具有刚性, 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更难以承受。这表明,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迅速增长, 一些微利企业将不得不退出。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升级。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言,“随着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劳动力由相对丰富逐渐变为相对稀缺,其成本不断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这也是我们盼望的一个趋势,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我国的企业必须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价格的变动,不断适应新的情况,进行产业、产品、技术的升级,以维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动力”。如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长期以来以电子电器、塑料制品、服装等制造业为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使该地区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最低端,前端缺乏技术和研发,后端缺乏销售渠道和服务,只承担了一个简单的“加工工场”的角色。这导致珠三角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服务业发展滞后。随着珠三角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珠三角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优势已经逐步丧失,并成为其发展瓶颈,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9 。
四、劳动力成本结构性变化新形势下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首先,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成本波动的结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来消除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不同出口行业的影响。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成本波动存在时效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外部结构等结构特征,因此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期限上带来的影响及其程度千差万别,必然要求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的地区、行业和产品,应重点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抵消劳动力成本增加过快造成的冲击。而对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和速度不明显的地区、行业和产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关注一些被我们忽略的隐藏成本,如质量问题、劳动力培训成本、汇率、保险、运输以及法律对劳动用工制度的约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整体上增加我国出口贸易对劳动力成本波动的适应程度。
其次,借助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波动比较明显的历史时期,应正视现状,强抓机遇,促进外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避免再次陷入过分依赖低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陷阱”10。正如巴曙松所言,“刘易斯拐点”是经济转型的契机构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因此,应坚持低工资竞争不可持续的观点,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上涨有利于提升我国消费层次的情况下,拉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储备高素质劳动力,为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人才基础;并注意促进企业加大资本和技术投资,最大程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制造业,由于长期来看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具有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因而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是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11。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应消除“民工荒”假象,纠正出口贸易中的用工错位。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给岗位劳动力供给带来短缺,但这种短缺作为一般规律,并不必然导致某些领域肯定短缺像民工这样特定阶层的劳动者;且在现实中,由于民工存在着对企业状态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屡次上当受骗迫使民工的谨慎心态加重,进而造成民工荒假象。这种假象其实是由许多矛盾包括岗位准入与岗位引力、劳动力供给总量与有效供给、产业趋势与人的素质、教育模式与经济结构、公平与效益、岗位与身份等一系列结构错位所形成的一种似是而非的幻觉12。因此,外贸企业应正确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的规律与趋势,科学合理地制定用工计划;特别是应关注出口贸易中劳动力成本波动的结构特征,并及时根据国家贸易发展新形势,有效处理劳动力成本波动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参考文献:
①克鲁格曼. 重思国际贸易[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②金一彪. 中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力优势的现状与未来变化之分析[J]. 中国招标,2009(33):51—54
③白红光,陈建国. 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山东经济,2011(3):56—59
④李霞,唐丁祥,柯小为. 我国人力资本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性研究——基于行业角度的实证分析[J]. 管理评论,2010(5):56—62
⑤马常娥. 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2010(5):11—14
⑥曾铮.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全球经济走向[J]. 中国经贸,2010(11):48—49
⑦杨长勇. 我国劳动力成本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 宏观经济管理,2011(4):33—36
⑧宋志刚,王怀民. 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06(3):70—75
⑨魏满霞. 珠三角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负效应分析[J]. 战略决策研究,2010(1):59—65
⑩徐剑明. 论我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刚性及其转型[J]. 国际贸易问题, 2004(8):21—24
■曲玥. 制造业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分析——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J]. 世界经济文汇,2010(6):66—78
12 金泽虎. 民工荒假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熊启泉先生观点的悖论[J]. 农业经济问题,2006(9):28—31
(沈旭,1990年生,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