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2013-12-29 00:00:00本刊评论员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5期

近来有相当一段时间,北京以及北方地区常在雾霾的笼罩下。

雾霾天气,自古存在。可是当下为什么如此频繁地造访?据了解,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生产方式粗放、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大,加之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诸因素叠加,造成了雾霾天气。

我们不得不反思,经过几十年经济发展,解决了温饱,奔向了小康,可是,却不得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雾霾大面积出现使大家真切感受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再也不能走下去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抓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发因素,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会日趋激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谈判和对话交流的位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是各级政府分内的工作,也成为今年各级两会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本刊记者在采访全国两会中了解到,新一届全国人大将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包括修改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并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检查,还要将环保成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挂钩、结合。此外,对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提出明确的应对措施,对跨行政区域污染加强联防联控,鼓励和引导企业防控污染。政协委员为环保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民进中央提交《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提案》、《关于高度关注农村垃圾处理、完善村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提案》,从不同角度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财政部公布的各地财政预算草案显示,今年地方财政的节能环保支出同比进一步增加。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江苏、河南、广西、海南、陕西等地的节能环保预算平均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部分地区增幅达50%。我们相信,有科学发展观引领,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就一定能改善,就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