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离奇的投诉案

2013-12-29 00:00:00李离
世界博览 2013年5期

导语:这些投诉案件看似奇葩,却深刻反映出外国机构对投诉者权益的重视。此外,这些案子也给投诉无门的消费者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只要你够执着,世界上没有你投诉不倒的机构。

夏威夷椰子案

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海滩一样,夏威夷的海滩上长满了树影婆娑的椰子树。但是这里的椰子跟别处的不一样,它们不结果实。

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些椰子还是结果的。但是某一天,一位美国游客躺在椰子树下享受沙滩美景时,一颗成熟的椰子被海风吹落,正中这位客人的头顶,当其他游客发现这位受伤的游客并叫救护车赶来时,他早已一命呜呼了。当时,人们对这件意外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除了对死者报以同情外并没有什么举措,当地的媒体也只是以一条花边新闻的形式报导了此事,提醒游客小心椰子。

但是这位死者是位富商,并且有一个精通民事诉讼法的律师弟弟,因此事情的发展有所不同。当他弟弟赶来处理后事时,与一般人的想法和通常做法都不同,他急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查找那棵椰子树的主人;他在查证那棵椰子树属于夏威夷政府所有后,便一纸诉状将夏威夷州政府告上了法庭,他以政府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椰子树管理不善,而造成他人人身伤亡为由,要求夏威夷州政府向死者家属赔偿1亿美元。这个天价的赔偿请求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闻报道也跟着热闹起来了。

在庭审中,被告夏威夷州政府的代理律师据理反驳原告,提出了两条辩护理由:第一条理由是这件事根本属于由不可抗力引起的意外事件。因为,海风属于自然力,它什么时候吹来谁也说不准。第二条理由是对于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夏威夷州政府也早已在各处明显的地方竖立了警示牌,敬告游客小心椰子、远离椰树,因此尽到了提醒的义务。

但是死者的弟弟作为一个精于辩护的律师,找到了这两条理由中的漏洞。首先,被告方的辩护律师对“不可抗力”的理解有问题。“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测,或即使可以预测而依靠人力也无法抵御的自然力,如火山、地震等等。而夏威夷海滩常年有季风吹拂,时时有海风吹过,日日有椰子落下,并非不可预见;而且,椰子的落下也不是不可防御的。

第二,夏威夷州政府在椰子树下竖立警示牌的做法又恰恰表明事情的可预测性,他们是知道危险性的,只是采取的防御措施不得力,在椰子树下竖立警示牌的做法有点敷衍了事的味道,防止游客被椰子伤害的办法肯定是有的,只是没用心去做而已,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三,在椰子树下竖立警示牌的做法并非是对游客的保护,而是对游客权利和自由的一种侵犯!夏威夷州政府在广告中大肆宣传海滨的美景,但并未提及椰子落下的地方不可以靠近。当游客听信这些广告前来旅游时,如果因为这些警示牌而这儿不能靠近,那儿不能靠近,那么,旅游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夏威夷州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在侵犯消费者应有的自由和权利,为其管理的疏忽推卸责任。

在整个庭审中,双方辩论了三个多小时,难分上下。但在最后宣判时,夏威夷的法官做了总结陈述:“自由至上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是美利坚民族自开天辟地以来一贯珍视的民族传统,它代表了美国文化的一贯精神,因而由美国宪法明文加以确认。夏威夷州政府因管理失职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使宪法精神蒙垢。致使游客身亡,理应判罚,对死难者家属作一个合理赔偿。而死难者家属索赔1亿美元则属过分要求。因此,判罚夏威夷州政府赔偿原告1000万美元。”

判决下来后,夏威夷州政府当然不服,他们历时几年,层层上诉。但意想不到的是,各级法院众口一词,全部维持一审判决。最后,夏威夷州政府只好忍痛赔偿了1000万美元。 谁料许多游客得知此事后,纷纷躺在椰子树下,等着椰子掉下来砸伤自己。夏威夷州政府出于无奈,只好专门成立了一支砍椰子的队伍,负责砍去所有椰树上的椰子。自此以后,夏威夷的椰子树上再也看不到成熟的椰子了,成了“不结果”的椰树林。

iPhone4手机案

2012年10月,一位已经从英国结束学业回国的中国留学生Sissi发出的一条微博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她数月前在英国丢失一部iPhone4手机,英国警方不但为她找回手机,还邀请她去英国法庭作证。从中国到英国的往返机票、在英国的食宿、交通费用由英国警方承担。

Sissi于2012年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读研究生,6月8日在拉夫堡大学宿舍丢失一部iPhone4手机,之后立即报警。英国警察20多分钟后赶到现场审查,录口供。两个月后,英国警方来电告知她的手机在另一个城市谢菲尔德二手市场被找到,而且警方还抓获盗窃嫌疑人。但是警察告诉她,按照程序,手机需要在盗窃案审判后才能还给她,法庭审理此案可能需要她出庭指认犯罪嫌疑人。

10月,Sissi收到英国莱斯特警方的邮件,告诉她手机盗窃案将在2013年1月16日在莱斯特皇家法院开庭,法庭希望她能跨国出庭指认犯罪嫌疑人,英国警方将负担相关费用。虽然英国警方没有透露此行花销的具体金额,但据估计总花费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而那部失窃的手机不过价值数千元。

据英国专业法律人士表示,在英国被盗物品价值多少不是警方处理案件的重点。维护司法公正,将以外国人为犯罪目标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才是最重要的。按照相关规定,不管案件的受害者和目击者是否住在英国,都要被传唤出庭或通过录像出庭来协助案件侦破。此案一出,就好像游客争相躺倒在夏威夷的椰子树下一般,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开始盘算着如何能在英国丢一件东西了。

惹不起的美国老太太

1994年,美国一位79岁的老太太与孙子在汽车内喝从麦当来买来的热咖啡时,为了给孙子的咖啡加糖和奶粉,她将装满热饮的纸杯夹在两膝之间,谁知道纸杯凹陷,热饮溢出导致老太太被严重烫伤。她因此将麦当劳告上法庭。最终麦当劳不但赔付给了老太太巨额赔款,还从那时起给所有热饮的容器上都标明了“小心热饮烫口”的标识,而且在取餐台等地方也都有同样的标识。

但是在此后,尽管麦当劳做出了标注,仍然有许多人“源源不断”地不小心被烫到,麦当劳也被一次又一次告上法庭。不久前,英国的曼彻斯特高级法院又开庭审理一起热饮烫伤案,控辩双方就麦当劳是否在明知所提供的热饮可能伤害顾客的情况下,继续提供这种服务的行为进行了辩论。大约20名顾客出席指控麦当劳。顾客方的律师说,麦当劳提供的热饮温度高达87-90℃,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更忽略了业主的义务。

事后,麦当劳表示,该公司非常注意顾客的安全,并将在公司的产品上注有提示性标志:“我们所有的产品,包括饮料,都有详细的说明书,并且热饮都注有‘小心烫口’的标志。”

除了那位被热饮烫伤的老太太,那位把一家中餐馆吃垮的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在坊间也非常有名。这位查尔斯老太太,一天中午来到一家当地有点名气的中国餐馆就餐。老太太喜欢这家餐馆的萝卜炖羊肉,因为这道菜只要5美元,价钱便宜味道好。待查尔斯太太品尝完羊肉,舒心地往周边看时,发现有人在剔牙。于是她也从桌上拿起一枚牙签,颤巍巍地学着剔牙。突然,她感到了疼痛,用手一摸,手上沾满了血!于是她冷静地打电话给她的律师。律师赶到餐馆,认真询问了过程,并做了记录,还请餐馆老板签字认可。

一通折腾之后,老板就有点紧张了,主动免掉了查尔斯太太的餐费。老太太表示感谢,随后就上了律师的车走了。餐馆的老板以为这件事就此结束了,但是事情还没完。第二天,一张法院的传票送到他的手上:查尔斯太太已经起诉餐馆“过失伤害”。

让可怜的中餐馆老板想不到的是,法庭判他有罪,赔偿查尔斯太太50万美元!法官的逻辑让他无言以对:牙签能够伤人,作为经营者就该写个使用说明,通知手抖者不能使用,无视消费者保护条例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由于中国餐馆大都是小本经营,老太太一时兴起的剔牙举动却使餐馆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