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去世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音乐作品时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想起伯父,不由不想起他的成名作。是哪几首歌曲奠定了他在新中国音乐界的基石呢?作为他亲侄子的笔者认为?押一是《三套黄牛一套马》?鸦二是《歌唱二郎山》?鸦三是《英雄们战胜大渡河》。这些作品在他作为二野文艺代表团团长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和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中,给各地代表和首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说说《三套黄牛一套马》。1949年底,伯父所在的部队从安徽芜湖向大西南进军,在挺进入川的行军途中,伯父一边行军打仗,一边构思创作。刚刚进入四川境内,这首歌也就创作完成了。伯父写这首歌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于宣传“土改”,号召农民起来当家做主人。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反映农民生活的歌曲,伯父把当年在延安时收集来的秦腔音调和从小就熟悉的家乡戏曲河南坠子音调,巧妙地糅进了创作之中,从而使这首歌曲具有独特、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不仅翻身后的农民在唱,全国的工人、学生、军人和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在传唱,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伯父解放初期第一首成名作。当我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兰考农村帮助当地农民夏收夏种时,在联欢会上还听到了这首歌曲,令我激动万分。可是这首歌曲创作不久,就有人指责它是颂扬封建主义私有制,提倡小农经济思想,是一首不健康的不好的歌曲,应该禁止传唱,等等。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到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同志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不但批评了这种左的论调,而且明确地指出:“什么叫封建主义私有制?什么叫小农经济思想?我看这首歌曲很好,好就好在它真实地反映了现阶段广大农民对生产资料的要求,它真实、可信,是一首很好的歌曲。”贺龙同志的表态,才使伯父和《gyJPoqWfKc++puQxkJCm8TCp0tjOH+Msqehe9PtNN/A=三套黄牛一套马》这首歌曲免受灾难。
第二首歌曲是《歌唱二郎山》。会唱它的人很多,但是知道这首歌曲来龙去脉的人却很少很少。它的诞生饶有一番情趣,这是一首先有歌谱后有歌词的作品。上学时有一年暑假,我到北京看望伯父,在他家里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本保存很久的歌曲集,名叫《千里跃进大别山》(王知十词,时乐濛曲),是一首大合唱。伯父从这本书讲起,我才知道了《歌唱二郎山》的诞生过程。这本书后来送给了我,它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洗劫,至今保存在我的书柜之中。1951年夏天,西南军区文工团慰问进藏修路的部队官兵,坐在崎岖山路上爬行的汽车车厢里,男高音歌唱演员孙蘸白在独自思索。他想:奋战在二郎山的修路部队,大多数指战员都是河南人,他们对家乡的豫剧一定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要是能给他们演唱一些豫剧韵味浓郁的歌曲,一定会感到格外亲切。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坐在身边的副政委魏风同志,同时把《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一首歌曲《盼望红军快回家》的曲调哼给魏风同志听。魏风同志很高兴,把填词的工作交给了文工团创作员祝一明(笔名叫洛水﹚。歌词写出来以后,魏风同志对此又进行了修改,最后终于成为大家后来所熟悉的《歌唱二郎山》的歌词。这首歌第一次与指战员们见面,就引起了轰动。歌唱演员一连唱了三遍,才勉强谢幕,大家没有想到这首歌有这么大的魅力。尤其是这首歌在二郎山下为筑路官兵演唱时,盛况空前。更没有想到的是,当文工团慰问结束返程的时候,沿途的筑路部队都会唱这首歌曲,而且各部队之间还在进行这首歌曲的比赛,一首歌曲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这次演出以后,《歌唱二郎山》很快从康藏公路,从二郎山下飞向全国各地,飞向异国他乡。由于这首歌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在志愿军部队中广泛传唱,当时的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到中国访问时演唱的第一首中国歌曲必是《歌唱二郎山》。在朝鲜的战俘营里,志愿军管理人员也为被俘的联合国军人员教唱这首歌,许多国家的战俘们释放后也将这首歌带回了自己的国家。1983年,我国的一个文化代表团到英国访问,在伦敦街头曾经碰到英国人向代表团索要《歌唱二郎山》的唱片的趣事。当代表团成员回国后向伯父提起此事时,伯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音乐越是有地区特点,就越有民族性?鸦越是有民族特点,就越有国际性。这就是我们民族音乐独有的吸引力和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首歌是《英雄们战胜大渡河》。1952年,为了迎接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西南军区要健全战斗文工团的编制。当贺龙司令员听到介绍伯父的情况后,连声称道:“好,好!马上给我调来。”就这样,伯父来到了战斗文工团,当上了政委。贺龙司令员当时有三宝:一是篮球队,二是文工团,三是京剧团。伯父刚刚当上政委,就投入到了紧张的节目准备工作之中。伯父考虑到,除了现有的节目以外,有必要创作一首大合唱,就这样《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的创作就摆到了桌面上,这时离全军文艺汇演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伯父很早就想创作一首战胜江河的作品,他曾经和战友们一起强渡过黄河、洛河、汉水、伊水、长江、乌江等大大小小的河流,而这首歌反映的也是在解放军解放西南的进军途中,顶风雪,战恶浪,排除艰难,战胜大渡河的大无畏的英雄精神。伯父根据歌词的要求,用四川号子和四川民歌,以及他收集来的湖北民歌《汉船调》的曲调,进行了提炼加工,使这首歌产生了特殊的韵味。当第一部分浑厚激昂的男声独唱展示之后,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万里风雪、浊浪滔天的恶劣环境,充分体现出战士们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气概和精神。音乐的第二部分把川江号子的呼喊声和四川民歌的优美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合唱的气氛既紧张又热烈,富有生活气息。这首歌演出之后,同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趣的是,这首歌对我也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我谈恋爱的时候,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环境﹙文化大革命中我家受到了冲击),我和爱人的相处过程有点波折。我的岳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又喜爱音乐,会唱《歌唱二郎山》和《英雄们战胜大渡河》,尤其是《英雄们战胜大渡河》开头的男声领唱,对其格外崇拜。当听说是我伯父创作了这两首歌曲时,便对我们家有了好感,因此也可以说,是这些歌曲对我们的恋爱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在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中,伯父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歌唱二郎山》和《英雄们战胜大渡河》被评为一等奖?鸦《刺刀擦亮保国防》被评为二等奖?鸦《三套黄牛一套马》由于不是部队题材,没有参加评奖,但是在评委中获得极好的评价。在汇演结束的颁奖大会上,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伯父“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的荣誉称号。
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载誉而归回到重庆的当天晚上,贺龙司令员便带领着各部门的领导到文工团看望大家。贺龙司令员满面春风,兴高采烈:“感谢你们为西南军区争了光,大家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
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后,伯父就被调进总政,调进了北京。当贺龙司令员把调令告诉给伯父,紧紧握住伯父的手告别时,贺老总和伯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这三首歌奠定了伯父在音乐界的地位,也为伯父在以后音乐界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
时昭晖 原水利部三门峡水工机械厂主任工程师
(责任编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