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百年“提醒函”

2013-12-27 00:00:00禹正平
做人与处世 2013年2期

大凡去过上海外滩的人,恐怕很难忘记那座古朴雅致,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但鲜有人知道,关于这座桥,还有一个穿越百年的故事。

2007年,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信函,信中写道,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经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同时还重点强调“建议检修水下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发来此函的是英国霍华思·厄斯金公司——上海外白渡桥的设计与建造单位。外白渡桥设计图纸完成于1903年,1906年打桩,1907年峻工,到2007年这一百年来,它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时期,而霍华思公司也更换了四五代人,按照国人的思维,他们有一百个理由,无需在意一百年前设计建造的那座桥是否安然无恙。

让人深思的是,在我国当代桥梁建筑领域,不要说100年,近1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那些坍塌的桥梁就有30余座。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8月24日清晨,通车不足一年的哈尔滨阳明大桥引桥突然发生坍塌,100多米的桥面几乎完全脱离引桥,上面行驶的4辆货车侧翻,当场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的悲剧。

面对如此频发的事故,这封百年“提醒函”提醒我们:职业诚信和终身责任是没有期限的。正是凭着这份责任和诚信,百年以来,霍华思公司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始终长盛不衰。

编辑 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