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灯草点亮心

2013-12-27 00:00:00梦天岚
做人与处世 2013年2期

少年时,马寅初由义父提供学费食宿,每月的零花钱也只够买纸和笔。为了省钱,马寅初不用电灯而改用煤油灯,每次只点一根灯草。有朋友来访,见室内光线太暗,又加了一根灯草。马寅初却悄悄地拨开一根,说:“请别见笑,我点不起两根。”义父得知此事后,便问他为何节省到只用一根灯草。马寅初笑着说:“一根就够了,因为我的心是亮的。”马寅初的老师对此大加赞赏:“灯芯一根心中亮,寒窗十载必成人。”

马寅初在美国多年,精通英文,亦会德文和法文。1951年,时年70岁的马寅初出任政务院财经委副主任。他开始学习俄语,理由很简单,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要研究苏联经济理论就必须掌握俄语。有人劝他说:“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了,何必再学俄语呢?”他回答道:“我虽不及青年,但恒心与勤奋能弥补不足。俄国托尔斯泰70岁学骑自行车,我70岁也可以学俄文嘛。”

陈云为他请了一位精通中文的苏联教师。马寅初从俄文字母学起,学发音、背单词、练语法。那位严厉的苏联教师,每天要早晚两次课,时时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还常常批评这位“爷爷学生”。马寅初的女儿回忆说:“他每天一定要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经常做作业到深夜。”马寅初甚至在上班途中、出差间隙,也背单词和默记作业。他还创造了一种英、俄、汉对照的学习方法,“把三国文字的句法都写在一起,一见而知其异同”,这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就这样经过三年苦读,年逾七旬的马寅初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俄语。一代大家,堪为后世楷模。

编辑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