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屏幕”时代来袭

2013-12-27 00:00:00宿亮
人民周刊 2013年4期

时代不断进步,自身能够发光的屏幕早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纸张,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文案工作、影视娱乐,甚至ATM机上取款等日常活动同样离不开屏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屏幕已变得更清晰、更轻薄,甚至更柔软,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钟情于令人眼花缭乱的屏幕。

把笔记本电脑卷起来

在最近的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上,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公司推出了一款11英寸的高清电子显示器“超级屏幕”,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在关闭状态下,这一显示器还是透明的。

面对超薄显示器,不少科技迷已经张开想象的翅膀。有人说,这样的显示器完全可以用来作墙纸,想看电视或浏览互联网时,在房间的任何一面墙上点击开关,就能随心所欲。也有人认为,这款显示器可以装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一旦遇上红灯或是堵车,吹声口哨唤醒屏幕开关,即可看看“微电影”,或查阅城市交通信息。还有人预言,这种超薄显示器即将改变很多既定的生活习惯。

就在人们畅想未来的同时,索尼公司在美国信息技术展示会上继续推陈出新。这家企业研制的一款超薄屏幕不仅透明,还能像报纸一样卷起来,塞进地图筒中随身携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一学生詹姆斯·霍利对此发出惊叹:“这难以置信,屏幕就相当于一张纸而已。我难以想象,今后图书馆要关门的时候,我得向管理员说:‘请稍等,我把笔记本电脑卷起来就走!’”

与索尼类似,曾为iPhone提供高强度屏幕的康宁公司最近也推出了一种名为“柳叶”的小型屏幕材料。这种屏幕材料不仅透明、超薄,而且柔韧,可以随意弯曲成任意角度。

可弯折屏幕技术的出现,使得《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描述的报纸照片里的人物能够活动、说话的情景有可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2009年出版的一期美国《娱乐周报》就曾经进行过这种尝试。这家报纸在印刷版的多个页面上植入了当时市面上最薄的屏幕,用来播放《生活大爆炸》《好汉两个半》等电视剧的预告片。当然,那时的屏幕还无法达到“柳叶”那种薄度,只是近似于常见的手机屏幕保护膜,但依然吸引了市场关注。

也许,过不了多久,当人们提起那些配有光碟的杂志时,只会被评价为“弱爆了”。这些“超级屏幕”也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比如,韩国高级科研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已经发布了超薄可弯曲电池技术。

由“布莱恩管”到“纸屏幕”

美国《时代》杂志2012年年底邀请所有读者投票,评选全球年度最佳发明。结果,这一桂冠颁给了“谷歌眼镜”。

这款眼镜实际上是一个可佩戴的智能电子显示设备。眼镜右上方配有显示系统,需要时,它会把邮件、短信、图片等投射到透明显示屏上。用户可以经由声音或微小的头部动作来操控设备,实现拍照、视频通话或地图导航等功能。

从最早的电子显示技术产生到发明出“谷歌眼镜”,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

1897年,德国工程师K·F·布莱恩发明阴极显像管技术时,可能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电子显示技术会超越两次工业革命技术“进化”的速度,一日千里如旋风。

布莱恩发明的显像管被称作“布莱恩管”,它通过内置电子枪向荧光屏发射电子束,使得荧光粉发光,并利用磁场来传递黑白影像。这种技术出现大约半个世纪后,人们将显像管中的电子枪换成红蓝绿三色管,实现了彩色影像的传递。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发明出来的。

如今发达国家的市场上,传统的“布莱恩管”显示器已难觅影踪。这种显示器后壳庞大,搬运困难;同时,它的四角是弯曲的,俗称“球面显示器”,容易造成图像失真。

上世纪90年代,各大电子企业纷纷推出“平面直角显像管”技术。不过,只要还是采用传统显像管,就不得不为电子枪“射击”留足空间,屏幕越大的显示器,背后的显像管就越大。

虽然技术人员孜孜不倦地更新显像管技术,试图把大屏幕做到更小、更清晰,但新技术的发展导致显像管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年底,国际信息显示学会在日本召开关于技术标准的国际研讨会。会上正式宣布,这一代表显示器最高技术水平的学术组织将不再接受任何关于显像管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会议上,一些怀旧的学者使用上世纪5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播放了日本电视台的节目。

接过显像管显示器衣钵的是信息显示家族的一批新成员,他们个个“衣着光鲜”,如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液晶(LCD)显示器以及等离子液晶显示器等。

随着新材料的诞生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断改进显示设备。如今,更加方便轻盈的“纸屏幕”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高科技的笨拙”

奥地利东南部的施第里尔州以高科技产业和信息技术著称,当地几乎所有的政府医疗机构都安装了先进的电子诊疗信息搜集系统。医生每人都拥有一个轻薄的电子触摸屏,随时能够调阅病人的各类信息,帮助完成诊断。不过,该州医疗主管机构的大厦里,依旧保留着一个完整的档案馆,里面充满了录有病人信息的资料副本,而医生们也更愿意翻阅纸质病历诊疗。

为什么医生们不愿放弃传统的纸质病历呢?

施第里尔州一家大型医院的调查显示,使用电子系统的效率并不比纸质病历高。医生在短时间内要作出诊断、承担责任,这种工作特点要求他们采取更加习惯、顺手的资料查阅方式。而电子屏幕的翻页、分类等操作并不适宜需要迅速翻找材料和记录病情的医疗工作。还有医务工作者有着“另类”的理由,他们认定纸质病历拿在手上的手感比屏幕好得多,在病人面前还能显得更“专业”。

调查者得出结论,“纸屏幕”的发展前景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更要看特定职业的工作习惯和环境。有时候,先进技术无缘市场就是缘于“高科技的笨拙”。类似的调查结论在不少其他行业中也存在。

一些科技新闻分析师认为,尽管“纸屏幕”代表新技术发展前沿,但远非完美。新技术关注于发掘特定材料、改进生产工艺,但对人类使用习惯的分析理解还不够。

汉斯·斯坦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家研究中心从事信息技术研究。他说:“虽然从事相关研究,但我本人还是无法想象有一天使用完全轻薄如纸的电脑来工作,这种东西感觉不对。人类使用纸张的方式历久弥新,‘纸屏幕’想要彻底改变生活习惯,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