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南方乡土绿化树种大容器苗栽培基质研究

2013-12-27 13:18:55田雪琴王志云殷爱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冠幅红花油茶

陈 香,田雪琴,王志云,殷爱华,柯 欢

(广东省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佛山 528222)

6个南方乡土绿化树种大容器苗栽培基质研究

陈 香,田雪琴,王志云,殷爱华,柯 欢

(广东省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佛山 528222)

利用3种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Aporusa dioica、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铁冬青Ilex rotund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2栽培基质(50%塘泥+30%煤灰+20%泥炭)有利于银柴、吊瓜木、铁冬青大容器苗的生长和抽梢,生产上可选用S2栽培基质;S3栽培基质(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其有机质以及氮、磷和钾的含量也都较高,能更好地促进大叶桂樱的抽梢和生长,是较为理想的大容器栽培基质;石笔木、红花油茶这2个山茶科树种因其大容器苗不易成活,其最佳栽培基质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大容器苗;栽培基质;抽梢;生长;乡土绿化树种

目前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不少城市热衷于国外树种的引进,单方面追求景观效果[1]。实际上,因为这些树种存在不适应新生境、抗逆性不强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种植和养护的成本。乡土树种适应性、抗逆性强,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应用,特别侧重选择抗大气污染、景观效果好的树种。本研究选择6个树种,其特点如下:银柴Aporusa dioica,大戟科银柴属,南方常见乡土阔叶树种,树冠浓荫,四季常绿,枝叶茂密,抗大气污染较强,为营造景观生态林、公益生态林、城市防护绿带、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2]。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紫葳科吊灯树属,常绿乔木,树体浑厚,枝干遒劲,树冠伸展,抗污染较强,可作园景树、行道树。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山茶科石笔木属,常绿乔木,树形美观,叶泽光亮,主要用于庭院、住宅区、广场、公园或街道绿化;在城市森林景观建造中用于乔木亚层配置[3],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4],适宜工业园绿化。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山茶科山茶属,花色艳丽,树干通直,树形美观;生态功能强,是一个良好的抗污染绿化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5]。大叶桂樱 Laurocerasuszippeliana,蔷薇科李属桂樱亚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形美观,花序密集,颜色淡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集观叶、观花、观果及观干于一身的新优园林绿化树种。铁冬青Ilex rotunda,热带亚热带树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果熟时红若丹朱,赏心悦目,具有适应性强、观赏性强、抗性强、耐修剪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乡土绿化树种。

这6个树种抗性强,景观效果好,适应性强。目前有关银柴的研究限于其采种育苗[2],有关吊瓜木的研究未见报道,有关石笔木的研究多集中在种子萌发、育苗和DNA提取等研究[6-9],有关红花油茶的研究集中在其高产栽培、组织培养、果实性状变异及容器苗培育研究等[5,10-15],有关大叶桂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叶精油的化学成分、扦插繁殖、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方面[16-21],有关铁冬青的研究集中在其果色素提取、扦插繁殖、播种育苗以及镉胁迫对其幼苗的影响等[22-27],但有关不同的育苗基质对以上6个树种生长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中研究了不同的育苗基质对这些树种生长和梢生长的影响差异,从而筛选出最适宜的育苗基质,为这些树种人工育苗基质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苗 木

试验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木培育基地进行。选择树高与胸径基本一致的银柴、吊瓜木、石笔木、红花油茶、大叶桂樱、铁冬青中苗进行大营养袋假植栽培,参试的6个树种基本情况见表1。育苗容器为塑料大营养袋,袋口直径60 cm,袋高50 cm,每袋假植1株。设定3种基质试验,每种基质分别栽培9株。所有试验苗木于2010年3月28日上袋,为便于以后调查,将每株苗木的叶全部剪掉后再上袋。试验期间,所有苗木的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表1 参试树种Table 1 Tested species

1.1.2 基质土

基质土具体组合S1、S2和S3分别为50%黄心土+50%塘泥(体积比,下同)、50%塘泥+30%煤灰+20%泥炭、30%塘泥+40%椰糠+30%菇渣。

1.2 试验方法

1.2.1 基质的理化性质的测定

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采用常规方法[28],由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环境实验室协助完成。

1.2.2 调查方法

上袋后测量苗木的胸径、株高和冠幅,然后每天观察苗木的抽梢情况,并记录不同基质处理的每株苗木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的时间。上袋30 d后调查每株树的抽梢数(以长于1 cm起测),同时在每株苗上不同部位随机选取5个长度大于1 cm的新梢进行挂牌,每隔30 d用直尺测量其长度,直至上袋3个月后。上袋1年后,再测量苗木的胸径、株高和冠幅。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处理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表2显示,3种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以S3的最高,为168.91 g/kg,其次为S2,S1的有机质含量最低,仅为39.68 g/kg。3种基质均呈弱碱性,虽然一般栽培基质的pH值以6.5左右为宜[29],但由于3种基质彼此之间的pH值相差极小,对试验来说影响不大。研究基质的最大持水量有利于充分利用基质的持水能力,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30]。在3种基质中,以S3的吸湿水含量最高,为157.73 g/kg,分别是S2、S1吸湿水含量的3.41倍、5.25倍,表明S3的保水能力最强。

3种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表现均为S3>S2>S1。S3中的速效氮含量为283.58 mg/kg,分别是S2、S1的2.92倍、4.31倍;S3中的速效磷含量为72.45 mg/kg,分别是S2、S1的5.52倍、5.90倍;S3中的速效钾含量为518.66 mg/kg,分别是S2、S1的3.15倍、4.15倍。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结果显示,全磷、全钾的含量表现为S2>S3>S1;而全氮的含量表现则为S3>S2>S1,S3中的全氮含量为0.23 g/kg,分别是S2、S1的2.3倍、23倍。综合言之,基质S1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皆为最低,S3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含量都为最高。

表2 3种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mong three different substrates

2.2 不同栽培基质对参试中苗抽梢时间的影响

表3显示:银柴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为S3<S2<S1,吊瓜木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为S3<S1<S2,红花油茶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为S2<S3<S1,大叶桂樱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为S2<S1<S3,且在S2中,大叶桂樱抽第一根梢的时间比较集中,所有苗木都在上袋后的第24天抽梢,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质对以上4树种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石笔木抽第一个梢所需时间为S1<S3<S2,且S1与S2之间差异显著,S3与S1和 S2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S1更有利于石笔木的快速抽梢。

表3 不同的栽培基质对参试乡土树种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bagging and shooting first shoot time required of native tree species

2.3 不同栽培基质对参试中苗抽梢数的影响

图1 不同栽培基质对参试乡土树种抽梢数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shoot numbers of six native tree species

图1显示,在上袋的前3个月中,S2处理的银柴、吊瓜木、红花油茶的抽梢数始终高于S1和S3,S3处理的银柴、红花油茶的抽梢数始终高于S1、低于S2,S1处理的吊瓜木的抽梢数始终高于S3、低于S2,其中上袋的第1至第2个月中,3个基质处理的红花油茶的抽梢数增长速度较快,上袋后第2个月至第3个月中,增长速度减缓。石笔木的抽梢数在上袋的第1个月中表现为S1>S3>S2,在上袋的第2至3个月中,石笔木的抽梢数则表现为S2>S3>S1。基质3处理的大叶桂樱在上袋后的3个月中始终表现为S3>S2>S1。

2.4 不同栽培基质对6个参试树种中苗梢长变化的影响

表4显示,不同基质处理对银柴梢长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吊瓜木的梢长变化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表现为S3>S1>S2;对红花油茶的梢长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表现为S3>S2>S1,S3与S1之间的差异显著,S2与S1、S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对大叶桂樱的梢长变化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表现为S3>S1>S2;对铁冬青的梢长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表现为S1>S3>S2,S1与S2、S3之间的差异显著,S2与S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表4 不同基质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梢长变化†Table 4 Changes of shoot length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under different substrates

2.5 不同栽培基质对参试中苗生长的影响

表5为6个参试树种上袋1年之后,不同的栽培基质对其成活率、胸径、苗高、冠幅增长的影响结果。

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银柴的生长表现为:S3栽培基质处理下银柴的成活率为55.56%,S1、S2栽培基质处理下银柴的成活率都为88.89%;其胸径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1>S3>S2,S1栽培基质下的银柴胸径增长最大,平均为0.39 cm,分别是S2、S3的216.67%、134.48%,但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苗高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3栽培基质下的银柴苗高增长值最高,平均为0.57 m,分别是S2、S1的114.00 %、123.91%,不同基质条件下差异也不显著;冠幅的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1=S2>S3,S1、S2栽培基质下的银柴冠幅增长值最高,平均为0.97 m,为S3的116.87%,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吊瓜木的生长表现为:S2栽培基质处理下吊瓜木的成活率为100%,S1、S3栽培基质处理下吊瓜木的成活率都为88.89%;其胸径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1>S2>S3,S1栽培基质下的吊瓜木胸径增长最大,平均为0.79 cm,分别是S2、S3的109.72%、114.49%,但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苗高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3栽培基质下的吊瓜木苗高增长值最高,平均为2.22 m,分别是S2、S1的106.22 %、131.36%,且S3与S1差异显著(P<0.01),但S2与S1、S3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冠幅的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2>S3>S1,S2栽培基质下的吊瓜木冠幅增长值最高,平均为1.27 m,分别为S3、S1的109.48 %、114.40%,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石笔木生长表现为:S1栽培基质处理下石笔木的死亡率比较高,成活率仅为11.11%,S2、S3栽培基质处理下银柴的成活率分别为55.56%、44.44%;因S1处理下石笔木的死亡率比较高,其胸径、苗高、冠幅暂不与其它2种基质处理作对比,S2、S3处理下苗木的胸径、苗高、冠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红花油茶在S1栽培基质处理下的成活率为33.33%,S2、S3处理下的成活率都为77.78%;其胸径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2>S1>S3,S2栽培基质下的红花油茶胸径增长最大,平均为0.33 cm,分别为S2、S1的122.22%、157.14%,但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苗高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1>S2,S3栽培基质下的红花油茶苗高增长值最高,平均为0.32 m,分别为S1、S2的160.00 %、246.15%,不同基质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冠幅的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2>S1>S3,S2栽培基质下的红花油茶冠幅增长值最高,平均为0.87 m,分别为S1、S3的120.83%、122.54%,但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大叶桂樱的成活率均为100%;其胸径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3栽培基质下的大叶桂樱胸径增长最大,平均为0.56 cm,分别为S2、S1的130.23%、147.37%,但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苗高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3栽培基质下的大叶桂樱苗高增长值最高,平均为0.62 m,分别为S2、S1的101.64 %、108.77%,不同基质条件下差异也不显著;冠幅的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3栽培基质下的大叶桂樱冠幅增长值最高,平均为1.32 m,分别为 S2、S1的 106.45%、112.82%,且 S3与 S1差异显著(P<0.01),但S2与S1、S3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铁冬青的成活率都为100%;其胸径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2>S3>S1,S2栽培基质下的铁冬青胸径增长最大,平均为1.24 cm,分别为S3、S1的137.78%、238.46%,且S2与S1差异显著(P<0.01),但S3与S1、S2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其苗高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1与S2、S3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冠幅的增长在不同基质条件下表现为S3>S2>S1,S3栽培基质下的铁冬青冠幅增长值最高,平均为1.49 m,分别为S2、S1的105.67%、112.88%,不同的基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3 讨论和结论

通过对6个绿化乡土树种梢生长变化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基质栽培下,银柴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新梢数量变化为S2>S3>S1;梢长变化在3种不同基质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2)不同基质栽培下,吊瓜木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新梢数量变化为S2>S1>S3;梢长变化在3种不同基质处理条件下表现为S3>S1>S2。

(3)不同基质栽培下,石笔木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表现为S1<S3<S2;新梢数量变化为S2>S1>S3(梢长因多数没超过1 cm,暂不作统计)。

(4)不同基质栽培下,红花油茶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新梢数量变化为S2>S3>S1;梢长变化在3种不同基质处理条件下表现为S3>S2>S1。

(5)不同基质栽培下,大叶桂樱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新梢数量变化为S3>S2>S1;梢长变化在3种不同基质处理条件下表现为S3>S1>S2,且不同的基质栽培对大叶桂樱的梢长变化影响极显著。

(6)不同基质栽培下,铁冬青从上袋到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新梢数量因为太多暂不作统计);梢长变化在3种不同基质处理条件下表现为S1>S3>S2,且S1与S2、S3差异显著,S2与S3差异不显著。

容器苗的生长与基质的选择密切相关,优质基质是植株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31]。基质的pH值、有机质、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等是比较重要的理化性状,直接影响到植物栽培的效果,但目前还没有提出主要作物栽培基质的标准化性状参数[32]。

评价栽培基质的适宜性不仅要考虑基质本身的物料属性,同时要考虑实际应用时各种属性的变化特征[33]。理想的栽培基质不仅要为植物生长提供稳定、协调、适宜的水分、氧气、养分、酸碱度的根系环境,保持根系环境的稳定,同时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34]。

在本研究使用3种不同基质中,S3含有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最高,全磷、全钾含量略低于S2;S2含有的全磷、全钾最高,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也高于S1基质中的含量。6树种抽第一根梢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其新梢数量变化结果显示,S2栽培基质下的银柴、吊瓜木、石笔木和红花油茶的新梢数量高于S1、S3;S3栽培基质下的大叶桂樱的新梢数量高于S1、S2。不同基质处理下,银柴梢长变化差异不显著;吊瓜木、红花油茶、大叶桂樱和铁冬青的梢长变化差异显著,S3栽培基质下的吊瓜木、大叶桂樱其梢长变化高于S1、S2,S2、S3栽培基质下的红花油茶其梢长变化高于S1。S1栽培基质下的铁冬青其梢长变化高于S2、S3。就苗木生长来看,在1年时间内,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红花油茶的成活率、胸径、苗高和冠幅增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S2栽培基质下吊瓜木的成活率高,不过苗高增长与其它2种基质栽培下的苗高增长无显著差异,其冠幅高于S1、S3;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铁冬青的成活率、苗高和冠幅增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S2栽培基质下的胸径显著高于S1;在不同栽培基质处理下,S3则能更好地促进大叶桂樱冠幅的形成,有利于大叶桂樱上袋后树形的恢复。

综合以上指标,在生产上,银柴、吊瓜木、铁冬青大容器苗培育可选用S2栽培基质,大叶桂樱大容器苗培育可选用S3栽培基质,石笔木、红花油茶这2个山茶科树种因其大容器苗死亡率较多,要深化研究其移植上袋前吊根促根等措施对其成活率的影响,其最佳栽培基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董文茂. 珠三角抗污染树种揭秘[J]. 环境, 2006, 6: 80-82.

[2] 陆耀东, 胡羡聪, 薛克娜, 等. 银柴的采种与育苗[J]. 林业实用技术, 2003, 6: 25-26.

[3] 刘仁林, 欧 斌. 野生园林树种原色图谱与繁育技术[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 146.

[4] 孔国辉, 陆耀东, 刘世忠, 等. 大气污染对38种木本植物的伤害特征[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11(4): 319-328.

[5] 缪诗孝. 红花油茶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9:37-38, 40.

[6] 刘海燕, 周晓玲, 邹天才, 等. 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正交试验研究[J]. 种子, 2010, 29(4): 50-51, 55.

[7] 肖复明, 汪 维, 杜 强, 等. 石笔木扦插育苗技术[J]. 石笔木扦插育苗技术, 2004, 11: 44.

[8] 欧 斌, 赖福寿, 赖青青. 乡土树种石笔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 2008, 5: 38-39.

[9] 赵 杨,王秀荣,何可权,等.贵州石笔木DNA提取与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607-12610.

[10] 李世成. 云南省腾冲县红花油茶资源调查及利用分析[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 28(3): 11-13、19.

[11] 杨育红. 明月山红花油茶嫩枝组织培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24): 98-99.

[12] 郭 华, 谭惠元, 罗 佳. 红花油茶果的主要成分分析[J]. 油脂资源, 2010, 35(1): 70-73.

[13] 段梅玉. 红花油茶容器苗培育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 2012,5: 23-24.

[14] 周文才, 幸伟年, 黄文印, 等. 红花油茶嫁接苗木质量评价[J].经济林研究, 2012,30(3): 96-99.

[15] 丁晓纲, 张应中, 陈清凤, 等. 广宁红花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J]. 经济林研究, 2012, 30(2): 23-27.

[16] 池庭飞, 施小芳, 黄儒珠, 等. 大叶桂樱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 植物学通报, 1986, 4(1-2): 44-45.

[17] 宿 静, 潘 健, 汤庚国. 大叶桂樱的扦插繁殖试验[J]. 林业技术开发, 2006, 20(5): 79-80.

[18] 宣君华, 林夏珍. 大叶桂樱种子萌发特性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 2009, 29(3): 77-79.

[19] 曹基武, 杨玉洁, 张冬林, 等. 不同基质对柔毛大叶桂樱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8):16-21.

[20] 朱晓婷, 林夏珍. 化学控根试剂对大叶桂樱容器苗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1(12): 62-65.

[21] 陈 香, 田雪琴, 王志云, 等. 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秋枫、大叶桂樱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12,39(1): 92-96, 126.

[22] 蒋新龙, 蒋益花. 铁冬青果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J]. 中国酿造, 2006, 10: 26-30.

[23] 胡仲义, 章建红. 重金属镉对铁冬青幼苗的毒害效应[J]. 浙江农业科学, 2008, 3: 306-309.

[24] 王利英, 楼炉焕, 王 慧,等.3种冬青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04-7106.

[25] 刘济祥, 朱培林. 优良观果树种铁冬青播种育苗试验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08, 3: 28-29.

[26] 温美霞, 黄焱辉, 胡松竹. 铁冬青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8): 9423-9425.

[27] 张 蕊, 王秀花, 章建红, 等. 3种冬青属植物种子解休眠过程中的生理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 27(4): 524-528.

[2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132-502.

[29] 俞继英, 周芳勇, 林建军, 等. 仙客来栽培基质组合的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 2005, 19(4):53-55.

[30] 李 丽, 聂俊华, 徐顺利, 等. 三种原料对栽培基质含水量影响的统计分析[J]. 土壤, 2004, 36(1): 85-91.

[31] 邓 煜, 刘志峰. 温室容器苗基质及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0, 36(5): 33-39.

[32] 董晓宇, 蔡晓红, 翟春峰, 等. 新型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4): 88-90.

[33] 吴继红. 几种固形栽培基质物料的理化性状比较[J].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31(4): 17-21.

[34] 马 英, 尹淑莲. 设施栽培基质理化性质研究初探[J]. 北方园艺, 2007, (10): 79-81.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container-seedlings of six native species

CHEN Xiang, TIAN Xue-qin, WANG Zhi-yun, YIN Ai-hua, KE Huan
(Fosha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Foshan 528222, Guangdong, China)

By using 3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dium, the container-seedlings of Aporusa dioica, Kigelia africana, Tutcheria championi,Camellia chekiangoleosa, Laurocerasus zippeliana, Ilex rotunda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search on the seedling’s sprout and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rate S2(50% pond mud +30% coir dust +20% sedge peat) was be propitious to the sprout and growth of A. dioica, K. africana and I. rotunda, can b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ontainer matrix seedling; the substrate S3(30% pond mud +40% coir dust +30% spent mushroom compost) had steady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d higher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of N, P and K, So it was an ideal substrate for the sprout and growth of L. zippeliana. With the substrate S2and S3, the containerseedlings of T. championi and C. chekiangoleosa were not easy to survive, so the ideal substrate requires to be study further.

large container seedlings; culture media; sprout; growth; native ornamental tree

S723.1+3;Q945.79

A

1673-923X(2013)05-0041-06

2012-12-24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404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20813006)

陈 香(1982-),女,湖北十堰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林业景观与生态、观赏树种和花卉培育等方面的研究;

E-mail: zfy1957@163.com

田雪琴(1982-),女,重庆黔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林木培育方面的研究;

E-mail: dreemtian@163.com

[本文编校:谢荣秀]

猜你喜欢
冠幅红花油茶
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的单木冠幅数据在桉树林分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1)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红花榜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10
红花榜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16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红花榜
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0
红花榜
快乐语文(2021年15期)2021-06-15 10:19:34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6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5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