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窑洞选址的环境学分析

2013-12-27 05:04乔一真张爱国
科学之友 2013年1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窑洞黄土

乔一真,张爱国

(山西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黄土高原的窑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冬暖夏凉,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利用有利的地形掘洞而居,是我国北方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1]。直到今天,窑洞仍然广泛地分布在黄土高原,居住着4 000多万人口。

1 黄土高原的地理概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黄土高原地处我国34°~40°N,103°~114°E。东西超过1000 km2,南北700 km2。范围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跨晋、豫、陕、甘、青、宁等省和自治区,面积约4×105km2,海拔1 000~1 500m。黄土厚30~250m,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全球黄土最大的堆积区。

黄土高原位于温带和暖温带,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高温,冬季干燥寒冷,气温年较差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本区的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盐碱、沙尘暴。

在第4纪冰期气候条件下,黄土高原是由我国西北干旱区及中亚的风尘逐渐堆积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单元。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经过流水的侵蚀,发育成了今天的黄土地貌[2]。

1.2 经济地理条件

黄土高原开发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土质地松软,含有多种矿物质,为发展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黄土高原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耕地90%以上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平地不到1/10,且地块小而散,十分不利于农田灌溉和机械化操作。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黄土高原煤、铁、铝和油气等资源丰富,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布局合理、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走以火电为支撑,以有色金属、稀土和煤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轻重工业比重日趋合理。水资源缺乏和交通不便是影响本区产业发展的瓶颈。

2 黄土窑洞的基本类型

黄土高原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和黄土具有的黏性和硬度,使得土窑洞依山而筑,不仅有不占耕地、施工简单、易于自建、不用木料、造价低廉的特点,还有隔音、隔热、防火、保温、冬暖夏凉的特点,是农民家居的首选。窑洞一般高3m多,宽3m左右,最深的可达20m。洞口都朝阳,窗户高大,这样便于阳光照射。

按窑洞的结构分为:黄土窑、石拱窑、砖拱窑、土基窑、柳椽柳巴窑和接口窑。在窑洞的庭院设计上,多为一户一家一独院[3]。

黄土高原的窑洞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在土壁上开凿横洞再加砌砖石,被国外建筑家称其为“没有设计师的建筑”。因各处地貌、土质、气候、习俗等因素的不同,窑洞的建筑形式也各异,常见窑洞类型有:靠山式窑洞、地坑式窑洞、独立式窑洞。

2.1 靠山式窑洞(靠崖窑)

靠崖式是靠着土崖或石崖,但是受物质分布状况的影响,靠土崖的窑洞比较多,山上、河谷地带都有分布。

靠山式窑洞的模式,主要与地貌有关。黄土地貌与黄土土质二者的结合,使这种窑洞多出现在陡崖和黄土台的边缘地段,沿沟式窑洞是靠山式窑洞中的另一种。二者不同的地方是:靠山式是背靠崖,而沿沟式则是沿沟谷两岸崖壁基岩上修的窑洞。

2.2 地坑式窑洞(下沉窑)

下沉式窑洞,有安全、吉祥的意思,自古以来土地与人们的关系就比较密切,又由于风水理论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久而久之,形成了四合院的景观,上见天、下接水的天井。这种建筑风格有利于阻挡凛冽的寒风,增加了窑洞的保温作用,古时候也有利于躲避猛兽的袭击,这种窑洞类似一个天然的陷阱,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通过一个长长的走廊联系到外面,这种窑洞多建立在山较多的地方。

2.3 独立式窑洞(箍窑)

与上面两种窑洞不同的是,独立式窑洞选择在地形较为平坦、空旷的地方修建,不靠黄土崖,四周都是利用人工建造。先筑土墼土坯拱形窑洞,然后利用石头和砖块加固,以提高其使用寿命。这种窑洞结实坚固,居住时间长,但比挖土窑洞费时费工。独立式窑洞可按排修筑,外形整齐、美观、采光好,易于新农村规划。

3 黄土窑洞的风水环境选址

风水学博士尹弘基提出:中国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一种景观评价系统。中国风水所有的基本原则都能指出确定黄土高原窑洞理想地点的要素,因此,黄土高原很有可能是中国古老风水的发源地[4]。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也影响着村落的选址与窑洞的布局。按照风水学理论,一块“吉地”应具备的条件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在地形特征上表现为:后有靠山,前有明堂,左右山环水绕。这种理想的吉地,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是容易找到的。如山西汾西的师家沟村、灵石的王家大院都是典型的在四象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建筑环境。

3.1 气候条件

黄土高原地处北半球,属中纬度地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太阳东升西降,南面始终是阳光地带。冬季寒冷多风,坐北朝南,可以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抵御冬季呼啸南下的西北寒风,提高窑内的温度,节约薪碳,改善窑洞内的居住环境。此外,阳光还具有一定的补钙和治疗风湿病功能。

3.2 地质条件

在新生代的第4纪冰期,随着气候变冷,黄土大量的堆积侵蚀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景观。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在选址的时候应避开地质活动性高、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同时要选择坡度适中的地方,避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这有利于延长窑洞的使用时间,防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降低对周围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3.3 水文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本区年降水量少而集中,且多暴雨的特征,合理的排水系统对黄土窑洞的选址有很大的影响。区内河水季节性涨落明显,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人们人工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水沟、水渠、水窖等集雨工程,但遇到干旱的年份仍然不能解决居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黄土高原的窑洞选址应在山地的迎风坡、临近水源或沿河谷阳分布,既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4 交通条件

道路,是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导致与外界的联系极为不便,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窑洞选址时,应选择在地形相对平坦和开阔的地方,有利于相邻村庄之间的物资交换和人员往来,有利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窑洞文化的对外传播。

3.5 经济条件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长期以来,居住在黄土高原的人们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选择了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窑洞居住形式,适合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近30年来,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建筑材料丰富和建筑技术的进步,窑洞的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减少,窑洞的地域分布范围在扩大。新式窑洞类型不断出现,如接口窑洞、砖拱窑、石拱窑、混凝土拱窑等,既提高了窑洞的使用年限,又克服了土窑洞存在的弊端,满足了人们居住的舒适性。

总之,黄土窑洞的选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窑洞选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窑洞的选址也会从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考虑,促进生态旅游的兴起,窑洞的选址要坚持与以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生态、环保、绿色化。

4 黄土窑洞的建设与保护

窑洞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曾经是家庭财富象征的标志,也是农村姑娘嫁人的首选条件。现在,大量土窑洞被遗弃,接口窑洞被退役,逐渐被一排排的楼房所取代。造成土窑洞急剧减少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②气候的异常,极端天气现象增多,使得黄土的物理性质弱化,韧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③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利用加剧,导致窑洞大量的损毁[5]。在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生活条件差,不断开垦坡地和大量饲养放牧牛、羊,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加剧,危害着窑洞;在交通建设和大型矿山的地下开采区,含水层破坏,采空区塌陷、边坡失稳,出现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多种灾害,土窑洞损毁严重。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就是典型的例子。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显现,政府也开始重视黄土高原的窑洞,出台了多项保护窑洞文化的政策,加大了对其的保护力度。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为了享受纯天然的环境,在节假日愿意到农村来度假,在闲暇的时间充分享受一下田园的生活,和农村环境相配套的窑洞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窑洞这种特殊的居住环境和当地人在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参观、度假。如吉县克难坡、吉县民工窑、平陆地坑窑、青龙山的环山窑。

人们认识到窑洞的价值,并借此来发展旅游业,开发以窑洞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展示窑洞的魅力,现已成为黄土高原旅游的一个亮点。如延安石窑宾馆——杨家岭窑洞处处洋溢着的古朴的民俗气息。为满足不同旅客需要,有的窑洞是传统的土炕,有的窑洞里放着木床。窑洞内生活设施齐全,环境干净、整洁。

5 结束语

窑洞是黄土高原人类居住艺术的结晶,也是一种黄土文明,是人们生存、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印记。人们在进行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自然地惩罚。在当代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人们应该在窑洞的选址、建设中充分注意到环境的保护,这样才有利于人类和环境的共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才有利于增强地区的凝聚力,才有利于我们新时期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才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崛起。

[1]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

[2]韩军青,马志正.山西地貌与第四纪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3]张晓超.浅谈窑洞住居的特点及生态问题[J].四川建筑,2007(01).

[4]吴昊.陕北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雷详义.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窑洞黄土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陕北窑洞民居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土坟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大西北的窑洞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