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新名人”焦虑(外一篇)

2013-12-26 02:54石华鹏
文学自由谈 2013年6期
关键词:名人作家文学

石华鹏

“到今天为止,中国当代文学有影响力的作家中,大多都是和莫言同时代的。按说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应该出现更多好的作家,但似乎新的作家中影响力大的、名气大的并不多。”

“总体来说,这些80后、90后的作家,和国内比,差距仍旧明显,和国外比,差距就更大。他们要成长到足够的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历练和沉淀。……”

以上的一问一答,是我从网上一则记者对一位评论家的访谈中摘录下来的。如果您对中国文学有所关注的话,您时不时会听到以上的问话和谈论。如果您来自某省,或者您有机会进入某省的文学研讨会现场,您也可能会听到类似的谈论:“咱们省的文学有点青黄不接啊,除了几位老作家全国有影响力外,年轻一代中有一定全国知名度的一个都没有,而且连这种成名的迹象都看不到,问题很是严重啊……”

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中国的文学似乎总处于无端地“焦虑”之中,之前有诺奖焦虑、市场冲击焦虑,等等,现在又有了新的焦虑——“文学新名人”焦虑——姑且如此称呼吧,即年轻的、有全国知名度的文学新人。

首都北京有中国作协,各省有省作协,这样,文学便有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划分,中国文学、福建文学、湖北文学、陕西文学,山东文学……以地域来划分文学版图构成了中国文学一道宏大而独特的风景。与此版图对应的是各地对“文学新名人”的呼唤,中国文学有中国文学的呼唤,福建、湖北、陕西、山东等各省有各省的呼唤——热切期待出现具有全国影响力、全国知名度的年轻作家——但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于是有了一些焦虑,这焦虑虽不至于严重成焦虑症,但也成为中国文学和各地文学发展中的一块心病。

要弄清这“文学新名人”焦虑的原因,先得弄清是谁在焦虑。想来想去,发现焦虑的人士无非这样几类:文学研究者、作协机构的管理者、文学类报刊的编辑记者,以及少数文学“发烧友”等。

这几类人士为什么焦虑呢?原因无法归类概括,每个焦虑都“个出有因”:一、以权威、全面的视野打量一国一省之文学,发现值得评论的“文学新名人”并不多,评来评去就那么几张老面孔,厌倦了,文学评论的刺激和冒险都没有了,便有些焦虑——怎么没有“新名人”出来做评论的标本呢?这种焦虑来自队伍庞大的文学研究者;二、文学既然有地域版图,又有某种官方性质,那当然应该有一定的“政绩观”了,这政绩就是出作品、出人才,获鲁奖、获茅奖,如果有新人在全国冒出名头来,当然是一笔可以向上级邀功的财富了。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呢,作协机构管理者就会有一些焦虑了;三、如果文坛长久没有“文学新名人”出现,文学类报刊的编辑记者可就坐不住了,他们一是担心无米下炊,二是看戏不怕台高,文坛总要有些热闹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拉动报刊的销量,老是那几张老朽的熟面孔,喜新厌旧的读者都不买账了;四、还有一种焦虑的原因来自一些文学的“发烧友”,他们的地域自豪感很强烈,在外省人面前,他们以本省的文学名人为荣,在外国人面前,他们以本国文学名人为荣,谈起来,对那些文学名人如数家珍,如果长久没有“文学新名人”可供夸耀,他们当然也会焦虑了。

有焦虑,就有解决焦虑的举措。老实说,各级文学管理机构为出“文学新名人”是做了许多工作、采取了诸多举措的,比如评奖倾斜、出版资助、举办各种高级讲习班、签约作家、文学采风等等,至于是否有“文学名人”出现另当别论,但对促进“文学新人”的成长和扩大文学的影响力是有促进作用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是,就“文学新名人”焦虑——总是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地期望多出“名人”、快出“名人”——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我以为是很滑稽的。首先,前面提到了几类焦虑人士,有谁不为此焦虑呢?读者。在读者那里这个“文学新名人”的问题是不存在的,他们脑海中没有福建文学、湖北文学、陕西文学,山东文学……甚至中国文学的版图概念,他们心中只有好的文学和坏的文学,就如同王尔德所说“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读者只会选择好的文学读,不会看你是哪里的,不管你是“文学旧名人”还是“文学新名人”,不管你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读好文学是他们唯一的概念。话再说回来,真正的“文学新名人”是靠读者这个文学阅读市场,以及漫长的时间考验共同来完成的,而非某机构、某某人打造和呼唤出来的,所以这种焦虑多少有些不靠谱。

其次,文学不相信“进化论”。不是说今天的文学就一定会比昨天的文学强,也不是说70后、80后作家就一定会比50后、60后作家厉害,文学的发展不是这么回事儿,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文学有“丰年”,也有“荒年”,有时候前一个五十年会出现一批大师,而后一个五十年一个大师也不会出现。就欧美小说来说,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就诞生了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小说、戏剧大师,而到了十八世纪,除了有席勒、卢梭等大诗人、大思想家以外,小说大师是缺席的。所以说文学中没有“进化论”,同样道理,我们有了一批“文学旧名人”,不一定就一定有一批“文学新名人”,这焦虑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再者,风向变了,靠一篇作品一夜成名天下知的时代过去了。50后、60后那批作家大多少年成名,有的仅靠一两篇东西就四处扬名,但是今天不同了,你发表多少篇小说,出版多少本书也不见得有戏。而且,文学由当年的主流地位回归到小众范围了,要在写作上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力巨大的“新名人”,其实是更加难了。所以,对“文学新名人”的焦虑多少显得有些大而无当了。

别把小说写得太像小说

或许因为我是一名小说编辑、以读小说为职业的缘故吧,时不时有人问我对当下小说创作的观感。对此我一般有两种说法,如果问话者是不写作的普通读者,我会轻描淡写地说,总体水准还不错,写得好的少写得坏的多;如果问话者是小说写作者,我会认真地说出我的感觉——现在小说写作最大的问题是:小说写得太像小说了。

小说写得太像小说。此话怎讲?小说写得不像小说那应该像什么?

翻开一些小说来稿、一些文学刊物、一些小说类选刊,一读,便有一股浓烈的“小说气”扑面而来:一个个似曾相识的新闻边角料式的故事;一个个一本正经、板着脸孔的叙述调调;一个个端着样儿摆出“我在写小说”的架势;一个个不懂得节制但又寡淡无味的絮叨个没完;一个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彼此“借鉴”“重复”——这就是“小说气”,可以随风飘荡、也可以形成小说“黑洞”将一些写作者吸入其中的“小说气”,这“气”是“匠气”,是“酸腐气”,是僵化的“文体气”。

如果您是当下小说的忠实读者,您能感觉到这种让人疲惫的“小说气”。绝大多数小说,从内容到表达,均不独辟蹊径,也不灵动极简;无论关注社会的所谓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还是表达自我情感的个人现代小说,抑或其他题材的小说,都显出一种老态龙钟的疲惫感来。

这就是所谓的“太像小说”。

同为小说编辑的李昌鹏说了一句我很赞成的话,他说,“老的旧的作家,作品可能更加无懈可击,他们的小说很少有不像小说的……它们多是作出来的。”的确,很多小说一“作”就“像小说”了,从小说的结构,到相互呼应的细节,到小说的人物,一切都设置得滴水不漏,一切都在作者的掌控中,太像小说了。

小说太像小说,有什么不好吗?还真不好。这意味着写小说有可能成为一个匠活,就像木匠打的每一把椅子,都太像一把椅子;这意味着小说观念有可能模式化,对生活的发现成为泡影;这意味着小说可能会把复杂的人物和事件变得简单,成为现实的肤浅注解;这意味着小说这一自由的文体会日渐变得僵化,缺少创造力,而枯萎下来。

那么,造成现在大量小说“太像小说”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以为大致不出这样几点:一是受老作家老传统影响,跟风走红小说的题材和写法。比如挖煤、背尸体题材一出来,很多人也跟着挖煤、背尸体,诸多小说除了“学”以外,没有“越雷池”的勇气,无法真正形成自己的艺术世界和艺术风格。二是复杂的现实摧毁了作家的想象力,作家们不敢想了,也不会想了,只有“作”,只有“编”了,一“作”一“编”就更“像小说”了。三是写作小说的野心不够大,许多小说丧失了朝“伟大小说”迈进的野心;写作者呢,眼光短视,叙述的格局不够大,满地鸡毛,满足于把一个故事讲完便万事大吉,缺少一种人类高度和深度的认知。

在我们这里,在这个活力与混乱共舞的时代,小说怎么就变成了僵化的、老气横秋的叙述模式呢?

我们别忘了:小说最初只是一棵稗草,很野,很自由,生长在湿泥和粗砾上;小说是对世界的一种模糊性和神秘感的表达,不是现实的索引图;小说是借助词语唤起我们想象的叙述;小说是恢复生命感觉力和活力的智慧游戏……

我们也别忘了:每一个时代的大师的出现,都是对小说这一概念边界的突破,用全新的作品来定义“小说”,都是把小说写得不像小说的。在现代小说三四百年的历史中,除了卡夫卡的变形、马尔克斯的魔幻之后,我以为还有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那个写出生者与死者没有界限的小说家,印度的萨尔曼·拉什迪——那个写出羞耻的世界里人有好几条命的小说家,美国的塞林格——那个把短篇小说变成谜语一样的小说家,以及英国的麦克尤恩——那个让人物消失或者蒸发的为小说历史贡献了“麦克尤恩式的玄妙”的小说家,以及卡佛、舒尔茨等等,他们都是因为把小说写得不像小说而名垂千古的。

伟大小说的本质,是颠覆读者的预期——颠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预期,对世界看法的预期。我们当下小说的出路应该是去寻找这种颠覆,写出不像小说,或者说不那么像小说的小说来。怎样才能做到呢?如果要为此开出药方的话,我只能粗略地写下这样几条:一、摒弃传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二、突破文体,让小说的边界在你笔下延展;三、创建自己的表达方式,独一无二的,原创的。

当然,有些事情是说起来比做起来容易,小说写作这事儿也是如此,当然要是不难,又有什么意思呢。

猜你喜欢
名人作家文学
作家谈写作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名人摔跤后
书画名人汇
我和我的“作家梦”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文学小说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