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琳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02)
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也非常活跃。但是近年来出现的“民间借贷风波”、“资金链断裂”和“老板跑路”等问题对温州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目前,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银行可贷资金紧缺,民间资本将进一步释放。所以,为有效防范风险,在强化温州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同时,应正视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对银行小额信贷的影响,确保温州银行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民间资本借贷是与国家正规金融相对而言的,主要指非金融机构的社会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让渡和本息支付。民间资本借贷与银行信贷资金共同构成社会的资本要素,推动经济的发展,民间资本借贷因扮演融资活动中重要角色而广受瞩目。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快速的温州,民间资本借贷更加活跃,在推动温州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多年来,民间借贷资金一直是温州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在企业发展中,银行贷款、企业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资金各占1/3。正泰、天正、康奈、人民、奥康、红蜻蜓、德力西等实力强、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温州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靠自筹和民间资金发展起来的。根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统计资料,截至2011年6月底,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已达1100亿元左右,约占银行信贷总量的20%。
据中央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披露的数据,2011年仅有35%的民间借贷流入实体经济产业,较2004年的90%大幅下降,其余的贷款或是进入房地产行业,或是在非正规的金融中介之间流转。
表1 1100亿元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去向与来源
如表1所示,在1100亿元温州民间借贷资金中,用在一般生产经营领域380多亿元,仅占35%,主要是一般社会主体直接借出和小额贷款公司放贷的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或集资炒房的约220亿元,占了20%,这包括一些人以融资中介的名义,或者由多家融资中介联手,在社会上筹集资金,用于外地房地产项目投资,也包括一些个人在亲友中集资炒房。没有进入生产投资领域、依然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规模为440亿元,占40%,包括个人借给民间中介的资金,民间中介借给监管人用于还贷垫款、票据保证金垫款、验资垫款等短期周转资金。另有60亿元(5%)的资金用途不明。温州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来自当地企业等经济实体的资金占30%,来自当地居民的占20%,来自国内外其他地区约占40%,其余为银行信贷间接流入资金。
温州民间融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十一”期间,温家宝总理率领13个部委官员深入温州进行考察,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国九条”;国家财政拨款600亿资金注入温州商业银行支持温州企业渡过难关;国有大型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积极表态支持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争取贷款规模,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总体而言,银行对生产正常的企业“不压贷、不抽资”;对资金一时有困难的企业,联合其他银行统一开展救助;对已经出现危机的企业,尽可能给予资金帮扶,支持企业重组。
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农业银行温州分行对中小企业新发放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高不超过基准利率的30%。据测算,仅此一项政策,企业信贷资金总体成本将会出现10%左右的下降。邮储银行浙江分行给出的最低可执行基准利率则是最高上浮不得超过人行基准利率上浮25%。建行温州分行贷款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最高上浮不超过30%,招商银行温州分行将当前企业贷款利率降至上浮15%。
2.1.1 民间借贷利率与银行小额信贷增量呈负相关。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监测点的数据显示,银行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利率两个变量具有负相关性。民间借贷利率与银行小额信贷月度增量呈反向走势,即随着银行小额信贷资金增量的增长,民间借贷利率随之下降。从整个经济环境来讲,在小额贷款的需求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银行小额信贷总量和民间信贷总量相互补充、此消彼长。在国家银根紧缩,市场资金短缺时,民间资本借贷的规模扩大,利率上升,反之信用规模缩小,利率下跌。
资料来源:根据网上数据编制
2.1.2 民间借贷利率与银行小额信贷利率呈正相关。民间资本市场时常出现急于融资的好项目而具有非常吸引人的高额回报率,融资利率高于平均利率,即放款人采取策略行动,吸引集资者投入资金,所以民间借贷利率总是高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好几倍。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利率差距有增大的趋势。同时,由于民间借贷利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往往产生于谈判,所以同一时期内,民间借贷利率并不总是和银行法定利率正相关,同时还受到社会物价指数、借款人谈判能力、借款人自有资本及项目期望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
2.2.1 民间借贷市场对银行小额信贷市场的积极影响。民间资本借贷可以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温州地方经济发展。来自中央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分析材料显示:2011年三季度温州300个民间借贷监测点共发生民间借贷金额20068万元,比一、二季度分别增加借贷金额2130万元、845万元。民间借贷月均规模在6500万元左右,而同期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基本在4000万元左右。温州企业通过在外地建立生产基地,收购、兼并,或建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络,或在大城市学习和汲取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了温州经济与各地的互动。民间资本借贷也为银行小额信贷缓解了压力,实现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均衡。再则,民间资本借贷注重信用关系,方便、快捷、灵活的操作方式,为商业银行的改革和服务质量提高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2.2.2 民间借贷市场对银行小额信贷市场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温州中小企业平均盈利水平仅在3% 5%之间,但由民间统计公布,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低的已经在30% 40%之间浮动,高的则可达到70%至100%,甚至于在民间借贷最活跃时达到180%也是司空见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所以,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开始挑战法律权威,发展成为了高利贷和非法集资,加剧了风险性,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6月,我国非法集资类案件超过1万起,涉案金额上千亿元,每年以2000起、集资额200亿元的规模快速增加。并且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如此高的利率回报率只能在经济繁荣的泡沫中得以维持,不能稳定。一旦经济出现危机,资金链条断裂,这种利滚利的金钱游戏就会面临崩盘的局面。另外,民间资本借贷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在国家实行紧缩财政政策的同时,民间资本发放贷款,赚取高额利润,使国家的目标得不到彻底实现。同时民间资本借贷不仅在总量上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下降,而且在结构上很容易使资金流入一些国家限制或禁止的行业、企业。银行贷款被挪用现象也比较突出,前几年,煤矿、房地产等高回报率的投资项目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温州企业家及个人投资者向外投资,也带走了相当一部分社会流动性资本。冲击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潜在风险凸显,相当多的个人投资者通过本地银行贷款获取的资金投向异地煤矿、房地产,对温州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形成压力,以至于民间资本借贷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加,影响社会和谐。
银行机构应从民间资本借贷的发展中看到自身的不足,加强资金的组织力度,切实改善金融服务,特别注意增强县域资金的吸收和利用问题。这不仅仅需要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改善对企业及个人的融资服务方式,贷款审查方式,尽量满足有市场、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融资服务,而且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更好地吸收民间闲散资金。
应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力度,通过发展村镇银行、有民间资本组建的股份合作制民营银行、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形成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并鼓励公平竞争,确保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安全、优质、高效运营,从而促使地方经济和金融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针对民间资本中民营企业流动资产来说,第一,政府放开行业准入标准,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其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三农产业,科学发展农业生产,开拓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最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金融机构应开发多种产品组合,那些风险偏好低的居民可选择基金等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
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的升级进步刻不容缓。法规方面,要科学立法,规范金融法规制度,明确金融犯罪民事、刑事责任;行政方面,民间资本的借贷不能全是禁止,更应该规范引导,所以政策执行时要区别对象,考察各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誉度,进行差别管理、引导或取缔;意识方面,对民企、居民进行民间借贷知识的普及,让民众自己判断其利弊,引导民众合理理财。
通过正确的管理和运用民间资本,必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个人、企业生产及其他急需,弥补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加快社会资金流动和利用,起到拾遗补缺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