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竞争性垄断的进入壁垒

2013-12-23 01:52辛馨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摘 要] 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的进入壁垒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在现实中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性的,因此大量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产业组织中。文章通过修正泰勒尔的非对称信息下的简单的静态价格竞争模型,证明在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潜在进入企业在进入价格竞争之前会有激励证明自己是低成本的,以缓和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减轻在位企业对自己的攻击。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竞争性垄断;价格竞争

[作者简介] 辛馨,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藏 拉萨,850000

[中图分类号] F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6-0016-0003

一、文献综述

自“进入壁垒”的概念由贝恩(bain,1949)提出以来,对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以及相关性研究备受产业组织理论关注。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指“一个产业中潜在进入企业相对于原有企业的劣势。这些劣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使得新的企业难以加入该产业”。因此,在以贝恩为代表的哈佛产业组织学派提出的SCP范式中,认为以规模分布和企业数量为特征的市场集中、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最主要因素。而其中“进入壁垒”是决定市场中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的关键因素,同时还极大地影响原有企业的市场力量,并成为企业控制市场力量的一个必要条件。“存在有效的进入壁垒是决定垄断和寡占的必要条件,当不存在进入壁垒时,卖者几乎无法决定价格,即使能也不会长久”(Scherer's and Ross.T,1990) 。

随后,芝加哥学派提出“市场进退完全无障碍”为核心的概念。进入壁垒等市场进入性问题以及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更受重视。芝加哥学派的集大成者斯蒂格勒重新定义了“进入壁垒”,认为“由新进入企业承担而原有企业无需承担的额外成本,只要新企业在筹资和制造产品差别方面无需支付更高成本,即只要新企业不遭受成本上的不利,那进入就是自由的”(Stigler,1968) 。该定义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与哈佛学派的SCP范式相比,Stigler所得出的进入壁垒条件要低很多,而企业自身的效率更能决定市场进入问题。冯·威泽克(Von Weizscker,1980)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将进入壁垒与社会福利效应相联系, 认为进入壁垒是必须由潜在进入企业而不是产业内的原有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只有当一个次优资源再分配由进入壁垒导致时,政策层面才会关注该问题。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只是从企业自身和社会福利等角度分析对市场进入的影响,同样也忽略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总结以上两个学派有关市场进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哪些行为可有效阻止市场进入;第二,进入壁垒的福利分析。决定进入壁垒的因素包括: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性、必要资本需要与资本成本等。

博弈论在产业组织学领域中最为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产业组织理论中。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一部分参与人拥有另一部分参与人不知道的信息的状态。专业化分工以及信息成本差异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目前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主要集中在分析市场垄断行为、市场进入或退出问题以及厂商市场定价等问题上。

首先,斯宾塞认为市场中拥有信息的一方通过发出高成本且可观测的行为向不拥有信息的一方揭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从而改善自己最终的市场的结果,建立了信号传递模型。Spence (1977)、Dixit(1980)等人研究表明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均衡进入壁垒策略。Milgronand和Roberts(1982)将信号传递模型引入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垄断限价模型,研究了垄断企业设置限价建立垄断市场进入壁垒的情况。其认为:原有企业通过与先进入企业激烈的竞争,向后进入企业传递自己是“疯狂型”企业的信号,此时后进入企业会认为选择进入市场不是最优策略,从而达到阻止潜在进入企业进入市场的企图。虽然这种信号显示行为对原有企业可能产生高声誉成本,但这有利于原有企业从长期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控制力回报。Dell'Ariccia(1999)等、Marquez(2002)等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在信贷市场上可能造成进入壁垒,市场上原有银行从而获得的垄断利润与其拥有的信息呈正向变化关系。同样,著名产业经济学家泰勒尔在对“信息与策略性行为:声誉、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行为”的研究中对市场进入壁垒问题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探讨。

综上所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行为改变能够更加有效地解释不完全竞争下的市场进入壁垒问题,但这些结论多是建立在技术不变以及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础上的。而现实中随着技术水平以及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那些依赖于技术竞争的产业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市场进入壁垒问题都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这都需要进一步做出研究,这也是本文要研究的目的。

二、模型修正

泰勒尔(1996)在其《产业组织理论》一书中给出了一个信息不对称下的简单静态价格竞争模型。其假定在规模报酬不变下即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得出“一个高成本企业有强烈的动机公开其成本信息,以缓和对手定价行为”。但现实是在信息社会下,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并逐渐成为一个潜在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争夺市场的关键因素。这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市场进入问题都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对泰勒尔给出的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以期望得出一些能够解释现实问题的结论。

国内由李怀(2001) 最早提出“竞争性垄断”的概念。在信息社会下,知识与信息等非物质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占主导地位,这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供给的持续性边际成本递减和需求的持续性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而技术创新意味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着处于垄断地位企业的更替频率的快慢程度。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将自己的垄断地位维持下去。而在信息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路径依赖”最终导致只有一种新技术占领市场,而这种技术的垄断又必将带来下一轮更激烈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开始。这种态势导致信息经济领域出现垄断和竞争同时被强化的市场特性,进一步衍生出“竞争性垄断”型的市场结构。而在这种新型市场结构下,是否还能到与泰勒尔所给模型相同的结论,还需进一步论证。

Scherer(1980)认为潜在进入企业可能通过一些重要的技术创新在市场上作出出人意料的竞争结果。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在位企业很可能因为没有获得创新先机而被潜在进入企业打败,但也可能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夺回市场,因此任何一方也无法“通吃”市场。同时,市场上随着大量潜在进入企业的涌入,一方面在位企业为了继续控制自己的市场份额,创新动机大大提高,而潜在进入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而确保能获得垄断利润,最终两方作用导致市场全面形成“激烈的创新”(Drastic Innovation)。可见在对称信息下,技术创新以及创新的速度是决定潜在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两方价格博弈的核心因素。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即使企业没有掌握创新先机,并不一定会立刻失去市场的控制权。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们将考虑一个潜在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之间争夺市场的价格博弈模型。首先对模型设定合理的假定条件:(1)双方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异;(2)在位企业对潜在进入企业的成本信息不完全;(3)假定该价格竞争模型的时间为两期,两方企业在第二期期初形成的后验信息决定该博弈的信息结构,因此在第二期的价格竞争是静态的;(4)双方企业的技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因此企业的边际成本递减;假定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并且是战略互补品;(5)价格p为需求的增函数,即产品价格由需求量决定。

因此,在p∈(0,+∞)上,建立对称且线性的需求函数:

D■(P■,P■)=a+bP■-dP■,i,j=1,2

在该式中,0

则第i个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L■(P■,P■)=(p■-c■)(a+bp■-dp■)

在位企业在第一期将价格定为p■=p■■ ,令潜在进入企业利润函数的一阶倒数为零得出利润最大化求得伯川德均衡结果。得到: a+2bp■-dp■■-bc■=0,即:

p1=■ (1)

ci,j<0表示企业的边际成本递减,因此P1始终为潜在进入企业成本的减函数。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位企业对潜在进入企业的预期价格为:

(2)

在位企业可通过选择P2以最大化其预期利润函数。

E(L■■)=x(p■-c■)(a+bp■-dp■■)+(1-x)(p■-c■)(a+bp■-dp■■)

一阶倒数为零得到: (3)

当P■=P■■ 时,可以得到纳什均衡。因此,

(4)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坐标图来表示两个企业的反映函数(图1)。图中显示,在位企业的价格与成本呈反向变动关系,价格是需求的增函数,由于消费者存在“路径依赖”,随着成本的逐渐降低,表明成本越低,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越强,反应函数右移;反之,反应函数左移。在对称信息的条件下,伯川德均衡结果表明B点为潜在进入企业成本c1的低成本点,而C点为其高成本点。在不对称信息的条件下,在位企业存在“平均反应函数”,决定均衡价格P■■。

从以上的公式推导,我们还可以得出:由于P■■=■ ,在位企业的价格P■■与潜在进入企业的预期成本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即随着潜在进入企业为低成本的概率的增大,在位企业越有可能降低自己的产品价格。

三、结 论

首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潜在进入企业的预期成本与在位企业的价格 之间呈现反向变动关系:若潜在进入者为低成本时,在位企业则可能通过提价向其他企业显示在自己在市场上的最佳垄断地位;当潜在进入企业为高成本时,在位企业会通过降价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潜在进入企业若想收回自己前期投入的巨额研发成本等沉没成本,则必将通过加大创新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剧。

其次,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重要结论:潜在进入企业有强烈的动机向在位企业显示自己的成本状况,但前提是潜在进入企业显示成本信息的行为是无成本的。当潜在进入企业向市场显示自己确实是低成本时,则是想向市场表明自己更不具备竞争性。而低成本本身就在向市场显示自己具备一定的市场控制力,此时潜在进入企业在提价的同时会迫使在位企业也不得不提高自己的价格,因为在位企业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向市场证明自己原有的市场控制力。因此,潜在进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会导致其有强烈的动机在市场上显示自己是低成本的信号,从而双方的提价行为最终导致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减缓;反之,潜在进入企业如果是高成本的,表明自身在市场上缺乏控制力,则该企业是不会向市场显示(下转第15页)

猜你喜欢
信息不对称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高校财务服务研究
预算松弛成因及其经济后果
股权融资方式下盈余管理综述
论高校教育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下企业投机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基于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管控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