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邿国地望及相关问题再探

2013-12-20 08:48朱继平
关键词:平阴仙人遗存

朱继平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36)

邿,亦作诗,为周代东土小国,事迹主要见于《春秋》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夏,取邿。”其地望,杜预注:“任城亢父县有邿亭”,《汉书·地理志》与此同,[1](卷28下,P.1637)《说文》[2](卷6,P.135)《续汉书·郡国三》补注、[3](郡国三·任城国“亢父”县下,P.3452)《水经注·济水二》[4](卷8,P.781)《清一统志》[5](卷183,P.659)等皆从此说。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长清仙人台遗址发掘6座周代邿国贵族墓葬①仙人台M3、M6考古资料,参见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第11-25页;M5考古资料,参见山东大学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第18-30页;M1所出器物,参见吴桂荣《山东长清县北黄崖发现的周代遗物》,《考古》2004年第4期,第91-92页。,此后相继有学者指出鲁襄公所取邿国即仙人台之邿,亦即《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晋下军所克之邿,[6]其地望应如杜预所注在今济宁长清区孝里镇以东。[7]这些论述以考古发现为据,就仙人台邿国墓葬与文献的对应关系得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结论,却忽略了传世文献中有关邿国地望的合理说法。尽管亦有学者指出鲁取之邿并非晋军所克之邿,惜未详论,且在邿国存立问题上囿于陈说,[8](P.271)同样未能充分估量邿国地望变迁的复杂性。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文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对周代邿国地望变迁及相关史实重作梳理,粗鄙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对鲁襄公十三年鲁取邿一事,《左传》云:“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可知当时邿国因内乱而三分,鲁趁出师救乱之机灭其国而取其地。五年后齐晋平阴之役,晋以下军“克邿”。若据现有研究以晋克之邿为鲁取邿国分析,则在平阴战事前,邿地当已由鲁转手于齐。

鲁襄公在位于公元前572-542年,时值春秋晚期前段。当时齐强鲁弱,齐夺鲁地非难事,反之却非易事。《左传》襄公十三年在解释经文所载鲁取之邿背景后,紧接着指出:“凡书‘取’,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杜注曰:“经不称师,不满二千五百人”,即言鲁取邿所用军士数量未超2500人,同样说明鲁得邿实为易事。晋克邿之故地既然在今济南长清孝里镇附近,[7]其与鲁都曲阜的直线距离几近二百里,鲁师奔袭如此之远以夺取一小国,旋即又失之于齐,真可谓徒劳无益。即使不论鲁取邿是否得益,单就鲁弱齐强的实力对比而言,鲁能否实现出师救邿且轻取其地,也是一个有待深究的问题。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齐伐鲁北鄙,同年十月鲁、莒等国在晋人指挥下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遂从齐师。……己卯,荀偃、士匄以中军克京兹。乙酉,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可知齐侯先在平阴外据守防门以抵御诸侯联军,后联军攻入平阴城,追击齐人,晋中军、下军分别攻克京兹、邿两邑。由此可见,平阴、防门为当时齐人抵御晋师的首道屏障,京兹、邿则是附近的两处军事重镇,具有十分显要的战略地位。

防门又称巨防,[3](郡国三·济北国“卢”条下,P.3454)《战国策》及《史记·楚世家》中张仪、苏代谓其是与齐长城并列的齐西南境一处重要关塞。其地望,杜预注在平阴城南,京相璠则曰“去平阴三里”,[4](卷8,P.735)说明防门距汉晋平阴极近。汉晋平阴故地,据卜庆华先生分析在今济南长清区孝里镇,那么防门当在孝里镇稍南。

在《战国策》《续汉书·郡国三》等文献中,巨防与齐长城屡屡对举。《史记》集解引徐广亦云“济北卢县有防门,又有长城,东至海”,张守节正义则曰“长城西头在济州平阴县界”。[9](卷69,P.2268)按平阴本汉卢县地,可知齐长城的西端当在汉平阴境内,《括地志》[9](卷40,P.1732)《元和郡县志》[10](卷10,P.261)《通典》[11](卷180,P.4759)《太平寰宇记》[12](卷13,P.253)等皆云齐长城首起平阴北。又据《太平寰宇记》可知,汉晋平阴故城在唐宋平阴县东北三十五里。以道里计,齐长城当首起汉晋平阴故城西南,则距位于孝里镇稍南的防门不远,可见齐国的这两处军事要塞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张维华研究指出,齐长城西起古济水,东经防门,迂曲沿河而东北行,其始建乃因于巨防,后因军事上的重要性而首先筑为长城。[13](上编,P.4)不仅如此,基于《左传》所载鲁宣公十七年至鲁哀公十年(公元前592-485年)齐晋之间6次重要战事的发生地域分析,齐西南边境的防守重在平阴与历下,西北边境则重在高唐,其中平阴又是重中之重,直至战国其重要性仍未稍减,[13](上编,PP.23-26)有羌钟铭可资为证。[14](录277,考237)由此说明,拥有以长城、巨防为核心防御工事的平阴及其附近,实际具有齐国西南锁钥重镇的战略地位。

至于晋下军所克之邿,据《左传》襄公十八年分析不难得知,其或为齐附庸小国,或为齐边邑,无论如何应是春秋晚期齐西南境以防门为核心的防御工事的重要结点,必为齐人防守重镇。对此邿,杜预云“平阴西有邿山”,可见其与距之不远的仙人台邿国墓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不容置疑的。就此而言,设若鲁襄公十三年所取之邿确为平阴之邿,那么鲁人亦绝无可能仅以小股军队,便能轻易攻取对齐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重镇。结合《春秋》襄公十三年所用“取”这一笔法分析,这种假设当不正确。当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即鲁取邿之前,齐人尚未在平阴附近构筑以巨防、长城为核心的防御工事。然而,这种情况是否属实呢?

《左传》襄公十八年明载,齐侯以防门为首道屏障抵御晋师,可知在此之前防门已经构筑,这意味着齐国势力已伸入平阴境内。前文已述,防门是齐长城西端的首要结点之一,且后者是以防门为基础不断增筑而来,故王献唐认为鲁襄公十八年平阴之战时齐长城西端业已筑成。[15]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今济南长清、新泰一带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考古遗存在文化面貌上与鲁文化多有共性,因而被归属于鲁南文化区;从春秋中期开始,该区域大量出现具有典型齐文化特征的遗存,鲁文化影响因素基本退出,至春秋晚期这里成为齐文化区的分布南界。[16](PP.134-135)又长清仙人台年代集中于春秋早期的M1―M4及M6在随葬品特征上,与同时期中原及鲁国同类器形多相近,其中M6还出有典型鲁式器——莲花瓣盖豆,而年代为春秋晚期的M5却随葬大量齐式器物,这亦体现出当地春秋时期物质文化遗存面貌的重要变化。[17](PP.1677-1680)

一般情况下,军事、政治因素影响较文化影响更迅速一些;也就是说,文化影响的表现往往要滞后一些。上述考古遗存文化面貌的阶段性变化充分表明,不迟于春秋中期前段,齐国政治、军事力量当已深入至今长清一带,并逐步确立了在当地国族中的优势地位。由此可推知,公元前560年之前,平阴邿地当已成为齐人的势力范围,并构筑有以巨防为代表的防御工事,因而鲁人的影响显然早已退出。在这样的背景下,鲁人再次进入今长清一带的可能性已不大,遑论夺取对齐西南边防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结点——邿邑了。

以上分析表明,鲁襄公十三年所取邿国并非仙人台之邿,而应如杜预所注是故地在汉晋任城亢父邿亭,即今济宁唐口镇寺堌堆一带的亢父邿国。[18](下册,P.379)[19](P.498)另一方面,仙人台邿国墓地的发现可证,春秋时期在今长清东南五峰镇南大沙河附近确曾有一邿国存在。不过随着齐国势力向这一区域的深入及当地战略地位的不断凸显,平阴战役前邿国故地当已转变为齐国邿邑,成为齐西南边境的防御重镇。换言之,公元前555年前,仙人台邿国故地已为齐人占领。在“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的春秋时代,失去旧居地控制权的邿国公室及其人民只能有两种选择:或依附于齐而继续在故地生存,或迫迁于他地。

陈槃曾指出:“疑邿旧居邿山,迫于齐而南下,后为鲁所灭也”,[20](P.849)他推测平阴邿国与亢父邿国之间为前后相承的关系。然有学者据仙人台M5为春秋中期晚段遗存而否定该说,并推测公元前560年前可能已存在南北两邿并立的情况。[8](P.271)今按,文献所见邿国和邿地,除前述平阴邿邑、邿山及亢父邿亭外,《明一统志》另载有一邿城,[21](第472册,P.517)明清志书或以其为鲁取之邿,故地在今济阳大、小邿城村附近。[22](卷31,P.1474)[5](卷161,P.247)不过,此 邿城位于今济阳县境,更在平阴之北,显然不可能为鲁取之邿,旧志之说盖出于附会,不足为据。只是《左传》襄公十三年有“邿乱,分为三”的记载,而文献中恰有三处地望各异的邿地,故学界屡见周代或曾出现三邿并立的猜度,不知现有以平阴邿国、亢父邿国并存一说是否亦受到此说影响?

由于上述推论更多的是据仙人台M5年代而发,因此要确定平阴邿国与亢父邿国的关系究竟是前后相承还是同时并存,关键在于判定该墓的年代及归属。也就是说,若仙人台M5确为平阴邿国遗存,则意味着直到该墓下葬时平阴之邿依旧存在,且与亢父之邿并存;反之,若该墓并不属平阴之邿,那么两邿并存一说也就无法成立。今据仙人台墓地发掘简报及整理者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M5确与其他五墓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据仙人台墓葬分布图观察,此墓地明显可分为两个区域。M1——M4及M6集中分布,各墓间距仅1米,且M1与M2、M4与M6两两并列,其中M4人骨经初步鉴定为女性,M1与M2、M4与M6可能为夫妻异穴合葬。唯有M5最偏西,且与M4、M6相隔近15米(图1)。据简报可知,考古工作者对仙人台遗址基本进行了全面揭露,并未在M4、M6与M5之间发现其他墓葬,可见M1——M4及M6诸墓和M5之间在分布位置上可分作两组,今分别称之为A组与B组。

图1 仙人台邿国墓葬分布示意图

其二,整理者据各墓所出陶器形制分析指出,仙人台A、B两组墓葬相对年代早晚顺序为:M3→M1→M2→M4→M6→M5,其中A组M3——M6五座墓葬之间的年代早晚差距不大,衔接较紧密,仅M6→M5间的时代差异却十分明显。[6](PP.27-28)现有关于仙人台诸墓年代的分析,以朱凤瀚先生的判定较合宜,即A组M3年代最早,约为春秋早期早段;年代最晚为M6,当春秋早期晚段或中期初年,M1、M2及M4介于这之间;B组M5约在春秋晚期早段。由于朱先生虑及公元前560年邿已灭于鲁的文献记载,故特别指出M5年代当在此年之前,也就是春秋晚期初年。[17](PP.1677-1680)

若暂不考虑鲁取邿一事,M5随葬品形制表明,此墓年代应在春秋晚期早段无疑。可见,仙人台墓葬中,A组五座墓葬年代集中于春秋早期(最晚不迟于中期初年),只有B组一座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不仅如此,长清万德镇出土的邿子仲簠[23]及目前散见的数件邿器,其年代亦主要集中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②整理者初名该簠为“邿仲簠”,西周晚期器,后经有关学者分析当正名为“寺(邿)子仲簠”,是邿子仲为“孟嬴”所作媵器。参见陈奇猷《邿中簠当作止(邿)子中簠》,《文物》2004年第12期,第86页;赵平安《邿子中的名称和邿国的姓氏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第26―28页。同时,与该簠同出铜鼎器形明显介于仙人台M3和M6所出同类器之间而靠近前者,可证石都庄M1年代当在春秋早期早段。至于其他散见邿器,如《集成》00589―00561、00718、02422、02601-02602、03817―03818,因未见器形,今从铭文字体及行文风格判断,亦应多属春秋早期器。学术界一般以公元前770-477年为春秋时期,分为早、中、晚三期,每期约100年,那么A组年代最晚的M6与B组M5之间的年代相差将近一个世纪。也就是说,现有邿国遗存时代主要集中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仅仙人台M5为春秋晚期,其间竟存在100年的文化断层!

其三,仙人台A、B两组墓葬在文化面貌上亦有显著差异。一方面,尽管两组在墓向、腰坑殉犬、墓底铺朱砂等方面的一致性较多,然B组不设边箱,随葬品多置于棺椁之间,且陶器置于壁龛的现象与A组差异明显(图2);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A组墓随葬品形制与鲁文化及同时期中原同类器多有共性,B组墓随葬品则表现出典型的齐式风格,因而相关研究分别将之归入鲁南和鲁北两个文化区系。[16](P.167)

图2 仙人台M3与M5平面及器物分布图

研究表明,腰坑殉犬、铺撒朱砂等葬俗在海岱区周代墓葬中十分常见,实为本地新石器和商代葬俗的孑遗。[24][25]但棺椁与器物箱并置的葬制主要见于沂沭河谷莒文化区,通常被视为海岱区夷族葬制的核心内容。[16](PP.180-181)至于B组墓所见壁龛形制,据相关资料分析,多见于鲁北文化区。③据王青所统计的2002年前的海岱区周代墓葬资料可知,壁龛墓主要见于章丘、临淄等地,基本不见于鲁南、鲁东南等地区。参见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表四“鲁北文化区周代墓葬一览表”,第96-102页。这表明,A组在随葬品组合、形制上多受姬周文化影响,葬制、葬俗上则表现出较典型的土著风格,后者当与邿为嬴姓国族的夷人族属直接相关④邿国族姓旧有姬、子、任、姜诸说,长清石都庄所出邿子仲簠为最终确定其族属提供了直接证据。参见赵平安《邿子中的名称和邿国的姓氏问题》,第26-28页。;而B组在葬制、葬俗、随葬品形制上深受齐文化的同化。

以上三点表明,仙人台A、B两组墓葬不仅在分布位置、年代早晚上泾渭分明,在文化面貌上亦大相径庭。具体而言,A组各墓分布位置集中,年代则集中于春秋早期,可推知年代先后相承的M3→M1、M2→M4、M6之墓主人,很可能是前后相继的三代邿国贵族(其中M6墓主已被推定为邿国国君);而A组M6与B组M5之间年代相距约100年,其墓主为相邻两代的可能性甚微。结合春秋时期齐文化在今长清一带的传播进程分析可知,A组墓当葬于齐文化深入之前,B组则葬于齐文化居主流之后。尽管仙人台M5因出有“邿子姜首盘”(亦名邿公典盘)而被认为亦属邿国遗存,但对其所表现的迥异于A组诸墓的文化内涵考察,该墓是否能与A组墓一样对应于平阴邿国并代表其年代下限,是有疑问的。

前文已述,在仙人台A组和B组墓葬之间并未发现其他同时代墓葬,且现有邿国遗存的年代主要集中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由此可推知,在仙人台M6之后和M5之前的近百年时期内,仙人台邿国墓地没有增加新墓葬。假使平阴邿国从春秋早期直至春秋晚期一直存在,其文化在齐文化强势扩张下发生显著变化尚情有可原,但其公族墓地百余年不增添新成员显然是极不合理的。仙人台A、B两组墓葬所表现出的诸多差异及春秋中期邿国近百年的文化断层充分暗示,这一时期平阴邿国应经历了某种巨大的动荡和变故。联系齐国自春秋早期已图谋向中原发展的事实,以及平阴邿国所在地在齐西南边境防御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等考察,能引发邿国如此动荡与剧变的因素极有可能来自齐国西扩所带来的生存威胁。再由鲁取邿及晋师克邿两史事分析,邿国文化出现百年断层及其贵族不葬入早期族墓地,当是因为春秋中期该国实际已迫于齐国压力而放弃了平阴附近的故地,举族南迁至鲁国西南,即汉晋任城亢父邿亭。

综上所述,公元前560年鲁取邿之前,邿已由平阴南迁,由仙人台M6的年代可知其南迁时间约在春秋中期早段。因此,平阴邿国与亢父邿国当为先后关系,而非并列关系,陈槃先生的猜测是有见地的,历史上也没有三邿(国)并立的时期。检诸文献,今长清仙人台附近曾立有一邿国之事,仅隐晦见于《左传》襄公十八年及杜预注;而任城亢父邿亭为邿国故地之说,屡载于《汉志》《说文》《〈续汉志〉补注》《水经注》等汉晋文献。这一对比不仅表明汉晋时期亢父有邿亭,并普遍被时人视为春秋邿国故地,还反映了平阴邿国、邿邑、邿山等史迹在当时知识精英历史记忆中逐渐渺茫、几近湮没的社会现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仙人台之邿在年代上当早于亢父邿国。至于济阳县西之邿城,主要见于明清地理志书,应与公元前560年邿灭国前之所在无涉。

但是,仙人台M5的存在及其所出“邿子姜首盘”表明,该墓确与邿国、邿人相关,这又作何解释呢?

“邿子姜首盘”铸铭6行42字:“寺(邿)子姜首﨤(及)寺(邿)公典,为其盥盘,用祈眉寿难老,室家是保……”整理者初以作器者为“邿公典”,“邿子姜”是姜姓女子嫁与其为夫人者,该盘是邿公为纪念子姜初次到达邿国而作。[26]后李学勤先生以“邿子姜首”为嫁与邿国的姜姓女子,名“首”,“子”为美称,“及”作动词,意为参与,“典”训为礼,铭文大意是邿国贵妇“子姜首”参与邿君典礼或祭祀邿国先君的仪式,因而作器以为纪念。[8](P.280)还有学者以邿为姜姓,盘是邿公典为其女“子姜首”所作媵器。[27]今按,由于长清石都庄所出铜簠铭文可证邿为嬴姓,因而说明上述铜盘并非媵器,盘铭所反映的当是邿国贵族与姜姓国族间的婚姻关系。

由简报可知,仙人台M5规模仅次于M6,墓主经鉴定当为女性。在该墓100余件随葬品中,除铜礼器、陶器、玉石器、海贝和车马器外,还有编钟、编磬,充分彰显其较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前文指出,该墓在葬制与随葬品形制上均表现出较典型的齐文化特征,且邿子姜首盘铭亦表明邿国与姜姓国族存在婚姻关系,因而李先生以邿子姜首为齐女的推测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检诸现有反映邿国婚姻关系的铜器铭文可知,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邿国的通婚对象有姬姓、任姓国⑤邿与姬姓国族通婚关系,见于邿季鬲(《集成》00718)、邿伯鬲(《集成》00589―00591);与任姓国族通婚关系,见于邿伯鼎(《集成》02601)、邿季鼎(《积古》4.14.2)。其中邿伯鬲于1933年出土于滕州安上村,同出还有邾义伯鼎、京叔盘、孟嬴匜等器,不知可否表明邾、邿两国曾有婚姻关系。长清石都庄所出邿子仲簠虽为媵器,惜未反映邿女夫国相关信息。,独不见姜姓国,这与仙人台M5所见邿与姜姓国联姻又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现象均表明,与春秋早期平阴邿国对外关系和文化体系亲近姬姓国族的一系列事实相比,仙人台M5所代表的春秋晚期邿国,不仅处于齐国势力的严密笼罩之下,而且双方借联姻俨然形成了十分亲密的关系,其间所体现的当时邿国在政治、文化与对外关系上的重要转向不言而喻。

以上分析表明,仙人台M5所代表的邿国遗存与A组墓葬所代表的平阴邿国遗存之间存有诸多根本性差异,因而即使M5确与邿国相关,其所对应的邿国与春秋早期的平阴之邿也不可相提并论。那么,这个亲齐之邿究竟从何而来?从现有资料分析,该邿或与公元前560年鲁灭邿一事相关。

由《左传》襄公十三年所载鲁趁邿乱三分,出兵戡乱而灭其国的史实分析可知:首先,在内乱三分之前,邿当是依附于鲁的附庸小国;其次,在灭国之前,邿已一分为三,尽管分裂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推测可能与该国内部各派系在政治、经济等立场上的严重分歧相关。作为宗主国,鲁本应出兵助邿平乱,却趁此夺其国地,此举不仅有违道义,且将彻底破坏两国先前的亲密关系,从而引发邿人的仇恨。在部族分裂与国地丧失的双重变故下,失去生存根本的邿国遗民是有可能转向当时鲁之劲敌——齐人的,一如春秋时期夹处晋、楚争霸漩涡中的郑、陈、蔡诸国之所为。另一方面,邿族地处平阴的故地已成为齐邑,因而失去亢父故地后的邿国遗民有可能、也有条件被齐人迁回平阴故地。

也就是说,春秋早中期之际,邿国在齐国扩张压力南迁于鲁之西南境,成为鲁国庇护的附庸小国。然公元前560年邿国内乱并严重分裂,鲁趁机灭其国,迫使部分邿遗民转投齐人,从而迁回平阴附近的故地。于是仙人台邿国公族墓地在历经百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迎来了以M5为代表的新成员,但其在政治立场与文化内涵上都与A组墓所代表的早期邿国遗存有了深刻变化。目前,春秋晚期的邿国遗存仅见仙人台M5一处,似乎暗示着当时邿人生存环境的狭窄,且他们可能很快即被吞没于齐文化的洪流之中。

当然,以上的探究性认识在某些环节上仍有较多推测成分。毕竟济宁寺堌堆一带至今未明确发现春秋中期前后的邿国遗存,仙人台墓地春秋晚期邿国遗存亦仅见M5。因而笔者的推论是否合理,仍有待于今后考古资料的进一步验证。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司马彪.续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穆彰阿,等.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J].考古,1998,(9):26-35.

[7]卜庆华.邿国地望新探[J].江汉考古,2000,(2):91-93.

[8]李学勤.邿子姜首盘和“及”字的一种用法[C]//藏克和.中国文字研究:第1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2]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5]王献唐.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J].社会科学战线,1979,(4):193-203.

[16]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

[19]王志民.山东省历史文物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0]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1]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G].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

[2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3]昌芳.山东长清石都庄出土周代铜器[J].文物,2003,(4):85-91.

[24]张庆久,杨华.从腰坑葬俗的延传轨迹看东夷—华夏文明的融合过程——兼论周代山东地区腰坑葬俗[J].文物世界,2008,(3):25-32.

[25]张庆久,杨华.山东地区周代腰坑葬俗考古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8,(1):43-51.

[26]方辉.邿公典盘铭考释[J].文物,1998,(9):62-63.

[27]涂白奎.《邿公典盘》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3,(5):42-43.

猜你喜欢
平阴仙人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又见平阴玫瑰红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花开泉涌“玫”好平阴
唐诗赏读——仙人
“一带一路”视野下平阴玫瑰产业发展思考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给仙人的信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