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西部民族地区列为重点扶持、强力推动的朝阳产业。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本文拟以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西部民族地区涵盖西藏、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12个省 (区、市),涉及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80个自治县和3个自治旗,辖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1%左右,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聚集于此。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随着西部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旅游业逐渐成为造福于民的朝阳产业。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环境迥异、景观独特和文化多样,从而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人把西部民族地区看作是“旅游资源宝库”,有高原雪山、江河湖泊、森林峡谷、溶洞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地形地貌也以“险峻、独特、神奇、原始、生态”而著称于世。从现有自然资源来看,这里有珠穆朗玛峰、峨眉山、青城山、梵净山、哀牢山、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高山雪峰;有长江、雅鲁藏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邕江、红水河等大江大河;有桂林七星岩、重庆芙蓉洞、广西荔浦丰鱼岩、贵州织金洞、安顺龙宫等洞穴;有纳木错、抚仙湖、泸沽湖、滇池、洱海等湖泊;有黄果树、赤水、扎嘎以及黄龙寺等瀑布;有贵州息烽、遵义枫香和重庆南北等温泉;有西双版纳、九寨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峨眉山佛光、梵净山云海、贵州百里杜鹃等奇特景观。据前几年的统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自然文化遗产9处,已进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名录的有5处,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个,国家森林公园58个以及数百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拥有最佳旅游胜地12处,中国绝奇美景12处。[1]可以说,上述以自然风光为表征的旅游资源具有差异性、唯一性、稀缺性和独特性特征,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别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其中,“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吐谷浑、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2],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为新形势下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文资源。从现有资源来看,这里有云南元谋、广西甑皮岩、柳江人、贵州水城硝灰洞及黔西观音洞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宗教场所;有四川乐山大佛、重庆大足石刻、云南石宝山等石窟或摩崖石刻;有都江堰、广西灵渠等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有云南崇胜寺塔、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及四川大明塔等古塔;有“四渡赤水”、金沙江平渡口、飞夺泸定桥战役遗址等革命历史纪念地。据不完全统计,西部民族地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处。上述人文资源同样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他们可利用节假日或利用休闲时间前来光顾这片神秘的土地。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将近50个世居这里。各少数民族结合自身古老的生产、生活习俗创造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事项,涉及生产形式、生活方式、民俗风情、节庆典礼、宗教信仰、音乐歌舞,等等。其中,“黄土高原文化悠远古朴,伊斯兰文化充满异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热情奔放,西域文化显现东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于人性化的欢乐的功能……等等”。[2]上述富含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原生性等文化表征的诸多民俗事项,同样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不竭的动力。从民俗文化资源来看,这里有跳鼓、划船、赛牦牛等生产项目;有抢花炮、斗牛、赛龙舟、秋千、踢毽子等娱乐项目;有摔跤、武术、大象拔河等尚武项目;有扁担舞、铜鼓舞、摆手舞、孔雀舞等舞蹈项目;有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和达努节、侗族花炮节、京族哈节及苗族踩花山节等节庆活动;有贵州侗寨鼓楼、云南傣寨竹楼、贵州布依族石板房、西藏碉楼等特色民居;有转山、锅庄、跳火绳、绕山林等宗教项目。据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西部地区有与生产、生活、宗教祭祀、文化娱乐密切相关的民族文化项目700多项,这无疑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梯度发展奠定了民俗文化基础。
西部民族地区围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采取政策引领、资金扶持、人才助推等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逐步实现民族文化与特色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为推动文化旅游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西部民族地区架构了高效顺畅、运转有序的组织领导体系。贵州、西藏、广西等12个省区市曾联合发表《西部旅游发展共同宣言》,强调“实施战略性差异化发展,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人才培养流动机制,共同实施客源市场开发战略,共同推动西部各省区市建立开放、有序的旅游大市场”[3]。其中,四川、云南等省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强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精品发展战略,相继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旅游领导小组,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科学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同步下发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并“围绕旅游抓建设,围绕项目抓服务,围绕项目造环境,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用大思路、大品牌、大手笔建设旅游精品”[4],倾力营造全民兴旅的文化氛围,全面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与之相比,广西百色市早在2003年就以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结合景区景点建设同步成立“百色市旅游产业暨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总之,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考核,不断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实现新跨越。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实际,各级党委、政府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质量水平。广西围绕“桂林山水”、“浪漫北部湾”、“民族风情”等旅游品牌培育,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安全设施、标识、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外在品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自治县依托桃花源的山光水色,努力把它打造成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由“酉阳桃花源景区、伏羲洞景区、重庆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源广场、酉州古城、桃花源新城等组成,是集秦晋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岩溶地质科学文化、土家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风景区”[5]。
西部民族地区结合文化旅游发展目标科学设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以体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层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其中,云南德宏、保山等地依托民族、生态、边境、抗战、珠宝等文化特质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向游客展示悠久的边地土司、景颇生态村寨等民族文化特色,逐渐打造具有滇西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四川理县依托享誉全国的米亚罗红叶、毕棚沟自然生态、古尔沟温泉、桃坪羌寨等旅游景观,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先后建成精品旅游村寨11个、特色魅力乡镇8个,力争建成具有藏羌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村寨。西藏日喀则结合藏区文化特色加快建设以珠峰为核心的自然风景旅游区、以扎什伦布寺为主体的人文旅游区和以江孜英雄城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区,同步设计以登山探险为主的“珠峰之旅”、以回顾历史体验民风民俗为主的“红河谷之旅”和以科考漂流为主的“雅江源之旅”。相比之下,阿里地区则规划设计神山圣湖心灵回归之旅、寻梦古格之旅、象雄文化之旅、阿里民俗之旅、高原生态考察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各少数民族陆续开发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村寨旅游项目。其中,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苗族村寨曾有“千户苗寨”之美誉,他们突出苗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干栏式民居文化特色,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等形式助推村寨旅游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在国内外游客中逐步树立起“中国苗族文化中心”、 “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以及“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等文化旅游新形象。到2009年底,“西江苗寨旅游综合收入已达2.5亿元……2009年1-9月份就实现税收173.7万元”[6]。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以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村寨为基础,突出历史文化、宗教建筑、民风民俗等原生态文化特质,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民族村寨旅游,“10年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0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年人均旅游收入4000余元。”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通过大力发展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特色游项目,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各族群众收入、发展多元经济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西部民族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就,民族文化旅游也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但在推进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或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主要有: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聚散地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由于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地方政府一时拿不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文化旅游业,使得这一富民朝阳产业难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影响到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广西天等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受到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县域经济还很落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文化旅游开发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条件限制,在引进民间资金开发旅游方面成效不大,资金缺乏已成为天等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7],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只好处在闺中有待开发。百色市“旅游产业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由于地理及交通的原因…… (使得)旅游景点分散,旅游成本相对较高,加上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无力进行大规模投资……造成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8]可以说资金短缺问题不是个案,而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贵州少数民族在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遭遇资金瓶颈。比如,“黔东南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仍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资金来源不稳定,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9]如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助推民族文化旅游业实现大发展,无疑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破解的发展难题。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加之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资金投入数量与实际需求不成比例,使得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文化旅游硬件设施普遍存在不配套或不完善现象,体现在“交通运输设施数量不足,档次不高,食宿接待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接待规模和功能亟待提高……旅游娱乐设施也严重匮乏,不能完整地反映和体现西北地区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使旅游行程单调乏味”[10]。地处云南德钦县梅里雪山附近的雨崩藏族村,因自然景观独特而被外地游客誉为“真正的香格里拉”,由于当地“至今未通公路,人员进出主要依靠徒步,运输物资依靠马匹托运,”[11]现阶段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可谓难上加难。土家族、苗族生活的渝东南地区同样属边远落后地区,各少数民族村寨之间“抬头一线天,走路走半天”或者“山上云里钻,山下在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半天,”这里连村民日常基本的交通条件都难以保证,何谈发展以少数民族村寨为主体的家庭旅游项目。总之,由于旅游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质量。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要实现大突破,必须建立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硬的专门人才队伍做后盾支撑。但就目前而言,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症结问题之一。一是缺乏技能型人才。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异军突起,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缺乏“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开发、管理、营销人才;同时还需要熟知民族旅游地方性、特色性、差异性特点,并且具有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12]。有专家学者通过对广西桂林、南宁、北海等城市调查统计,“约65%的旅游企业缺乏技能型人才,约80%的旅游企业急需高端技能型人才……广西旅游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每年至少在1万人以上”[13];技能型旅游人才的缺乏已经对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缺乏涉外旅游人才。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基于对东盟国家文化旅游产业跨越提升的发展需要,全区急需“涉外导游人才、出境领队人才、国际商务和会展策划人才、高档次饭店经营管理人才”[14]等涉外旅游人才;据粗略统计仅2009年就缺少涉外导游人才“约1万人”[15]。可以说,涉外旅游人才的匮乏对提升广西对东盟国家的旅游品质无疑产生消极影响。三是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受地域、经济、政策、环境等多元因素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普遍存在人才外流现象,部分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旅游人才陆续流向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这给正在起步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据粗略统计,广西“无论是旅行社、宾馆饭店还是景区景点,人才流失率达到20%-30%,比其它行业要高得多”[13]。尤其是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精、素质过硬的旅游技能型人才的流失,对民族文化旅游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是长久的。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症结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要实现大发展,当把筹集建设资金放在首位。一是继续发挥政府筹资主渠道作用。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缓,融资渠道狭窄的大背景下,政府应继续发挥资金筹集主渠道作用,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按比例逐年扩大资金投入数量,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对资金的动态需求。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时机,重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兴边富民行动和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或通过设立国家政策扶持的建设项目,以项目换取资金逐步缓解地方财政紧张状况,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注入资金动力。三是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要结合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实际,把相关拟建设项目对外公开招标,以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或大公司参与开发并在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使文化旅游业逐步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组建各种形式的股份制公司逐步拓宽融资渠道;结合民族地区景点建设,采取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通过拍卖经营权逐步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旅游业的开发。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的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一是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民族地区应结合景区景点建设和精品旅游线路设计,重点抓好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绿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抓好集餐饮、购物、娱乐、健身、欣赏等于一体的各项硬件设施建设,以此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质量水平。还有目前农村逐渐兴起的农家乐或村寨游项目应重点抓好吃、住、行、厕所、停车、绿化、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结合改水、改厕、改灶、改路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西部民族村寨的旅游接待水平。二是加快旅游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全面提升民族地区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以便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快捷方便、周到细致的服务;建立面向游客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同步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库和旅游呼叫中心以便为游客提供即时服务。三是加快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可在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城市商业网点、景区景点、宾馆等地设立各类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依托游客集中的酒店或商业中心,同步设立集宣传促销、咨询预订、投诉等于一体的公益性服务中心,逐步实现旅游服务的网络化布局。四是完善旅游信息指引标志。针对景区景点的地理分布加快设置或补充完善各种旅游标识牌,完善旅游饭店、旅游特色街区、旅游景区内的双语标识设置。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旅游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虑到西部民族地区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可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面向国内外广泛招聘或吸纳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专门人才,让他们来这里一展才华,大显身手;还要与国内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引入机制,将一些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引入西部民族地区,以缓解文化旅游业发展与专门旅游人才不足的矛盾。二是强化对现有人才的培养。现有人才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学历结构、职称高低和岗位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期分批培训,逐步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旅游实际工作能力。针对那些业务骨干或重要岗位的专门人才,可采取选送他们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和培训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业务素质;年轻员工可采取分期分批形式由当地劳动、教育等相关机构对他们进行岗前或岗位培训,抑或采取以老带新等形式,逐步提高他们旅游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以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动态需求。三是强化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基于旅游专门人才的战略发展考虑,还可以从本地优秀高中毕业生或优秀青年中挑选一部分人,把他们输送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定向培训,将来毕业后回到家乡能更好地创业、立业,服务江东父老。通过对本地人才的定向强化培养,以便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积攒一批“留得住、放得下、用得上”的专门人才。
[1]唐官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曲青山.挖掘西部民族文化资源[N].光明日报,2004-09-14.
[3]班若川,徐万佳.12个省区市联合发表《西部旅游发展共同宣言》[EB/OL].第一旅游网,2011-04-18.
[4]赴四川、云南学习考察旅游业的体会[EB/OL].http://blog.sina.com.cn/sonomo.
[5]王友富,廖志强.论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6).
[6]陈志永,王化伟,毛进.社区主导转向政府主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
[7]黄国夫.加快天等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广西经济,2012(9):53-54.
[8]百色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关于旅游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百色政协:www.gxbszx.gov.cn,2011-04-12.
[9]苏洁.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6).
[10]陈瑞,何磊,许军让,肖亚波.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4):303.
[11]陈志永,梁涛,吴亚平.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3).
[12]杨艺,吴忠军.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4).
[13]刘又堂.加快广西旅游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养的战略思考[J].新疆教育,2012(12).
[14]刘又堂.培养高素质涉外旅游人才推动广西国际旅游迅速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7(12).
[15]卫青,王慧,于娜.广西涉外导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