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闻联播》的“金标准”

2013-12-19 19:53刘义杰
检察风云 2013年1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主播民生

文/刘义杰

媒体

什么是《新闻联播》的“金标准”

文/刘义杰

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出现了直播失误。上一条新闻尚未播放完毕,导播就将画面切换回了演播间,主播李梓萌开始播报下一条新闻,导致两条新闻出现了“混音”播出。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账号在21点09分发布了一条致歉微博:【致歉】今晚《新闻联播》因导播员口令失误,导致画面切换错误,特此向观众朋友表示歉意。(12月9日《青年报》)

在很多人看来,《新闻联播》出现错误无疑是大事。一者,《新闻联播》这么多年来一直被誉为权威与“国声”,其每一条新闻都代表着权威的声音和官方政策的“风向标”;二者,就是官方历来讲究绝对正确意味着绝对的权威,网络上一直流传的央视主播错一字罚款百元就是一个例证。在这种情况下,央视不到三小时就在微博道歉,说明央视对这一错误的高度重视。出现错误无疑就应该道歉,这是一个媒体最起码的担当和责任。

央视的道歉引来网友的关注,但网友的关注点却与央视官方的关注点并不相同。简单说来,央视更关注道歉本身,而公众则更多认为这种错误并没有什么。梳理了一下原因,大抵也有两个。一个是,新闻的导播错误并没有影响公众对新闻内容的“接收”,主播尽管播放的新闻和画面不符,但没有形成对两条新闻完整性的影响。另一个就是,媒体直播出现错误是国内外经常发生的事,比如前不久,美国CNN就发生了因为抢速度播错医改新闻的事件。正如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在个人微博中所写,报纸亦都有“勘误”一栏,坦诚纠错与道歉。《新闻联播》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它有不可替代的符号感,它有失误,更有悄然的进步。新的改进正在或即将发生,不妨期待。在此,杨禹说出了公众的态度,错误难以避免,关键要有所进步。

在现实中,新闻越丰富越民生,无疑注定着其挑战越大。其出现错误的几率越大。如果保持着传统与僵硬,也许永远不会有错误,但也很难有进步。当我们仔细观看出错的那期新闻会发现,虽然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播出事故,但是也有很大的进步。

比如,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的李大霄在微博表示:“今天虽然《新闻联播》出现了衔接上的小失误,但头条播放最美乡村医生是风格上的重大转变,值得肯定。”网友江水腾跃也说:“今天的《新闻联播》几个新闻很贴近民生,宣扬真善美,一个是新疆的医生艰难跋涉治疗病患,一个是青海的老师在捐助玉树的路上重伤死亡,还有腹中没出生的孩子,很感人。《新闻联播》在改变。”换句话说,央视的这种进步在公众看来,显然比错误重要的多。

可以说,自从央视《新闻联播》说要进行改版的消息,公众一直以来都对其十分关注。前不久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在桂林工作的文氏四兄弟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就被网友誉为关注民生体现人性光辉。而后来《新闻联播》进行的“你幸福吗”更是成为社会流行词。

当然,央视《新闻联播》的这些变化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公众对其怀有着更大的期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联播》如何能找到公众更加关心的民生话题,播出一些公众更愿意看,更能体现媒体价值的新闻,才是更具有社会价值的“金标准”。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主播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第一次做小主播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我是小主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