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云 李丽娜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1]。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们应用补肺祛瘀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漳州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均处于COPD稳定期的共70例。简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男23例,女12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5.38±6.76)岁;病程5~26年,平均(18.23±7.56)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5.45±6.25)岁;病程6~28 年,平均(18.65±8.2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3]。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白痰、气喘、疲乏、面色晦暗为主,证属气虚血瘀;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③年龄60~8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结核、真菌、肿瘤及其他肺部原发性疾病;②合并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肝、肾功能不全;④精神病、严重智力障碍;⑤对本药过敏;⑥未按规定用药。
2.1 用药方法 两组均按上述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包括茶碱缓释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3247),每次0.1 ~0.2g,2 次/d,每日 2 次吸入舒利迭(50/500,英国葛兰素威廉制药公司,批号:R46721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肺祛瘀汤方剂。组成:党参20g,黄芪10g,熟地10g,五味子10g,桑白皮 10g,紫菀 10g,川芎 10g,当归 10g,丝瓜络 10g,赤芍 8g,每剂沸水250mL冲泡,每日1剂,早、晚服用。两组各治疗4周。两组在治疗前前均停止吸入剂4周。
2.2 观察指标
2.2.1 观察指标。①稳定期症状(咳嗽、咳痰、气急、乏力等),并根据症状轻重,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评分表[4];②肺功能评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
2.2.2 疗效评价。主要症状疗效判定标准[4]:①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症状改善2个级别;③有效:症状改善1个级别;④无效: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及Ridit分析。
治疗前观察组肺功能分级:ⅡA级12例,ⅡB级16例,Ⅲ级7例。对照组ⅡA级10例,ⅡB级17例,Ⅲ级8例。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变化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无统计学意义。主要症状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COPD属慢性常见疾病,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发展,如何减少其急性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研究的方向[5]。传统认为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则以虚为主。但即使是在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表现除了短气、乏力、自汗、腰膝酸软等气虚症外还有咳痰、胸脘痞闷、口唇紫绀、杵状指等痰瘀表现,血瘀是COPD的主要病机之一,并使病情持续隐匿进展[6]。
本研究以补肺汤为底方加入祛瘀补血药物治疗稳定期COPD。方中党参、黄芪补肺,五味子敛肺气;桑白皮、紫菀化痰降气;熟地补肾、与川芎、当归同用,可活血而破血、补血而不滞血之祛瘀补血之效。因病久入络,而佐以赤芍、丝瓜络。赤芍入络可活血祛瘀,丝瓜络即可入络又有化痰止嗽之功,共奏补肺纳肾,降气平喘,祛瘀补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皂苷、黄芪胆碱有刺激内皮系统增生,增加吞噬细胞活力,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作用;川芎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炎性细胞的聚集,抑制气道炎症,调节免疫,减轻气道重塑等。赤芍有解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抗内毒素的药理作用,并能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7]。
研究表明补肺祛瘀汤与西药联用在改善咳嗽、咳痰、疲乏、面色晦暗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安全性好。由于研究对象均处于COPD稳定期,观察时间较短,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没有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其深入的作用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刘 建,刘忠义,赵文鹏,等.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浅析[J].河北中医,2011,33(2):224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2-11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7
[5] 李 彬,李建生,余学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9,30(3):101
[6] 张琦棋,黄海茵,杨佩兰.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J].新中医,2007,39(1):99
[7] 张文江,姚明江,张旭丽.祛瘀解毒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