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两个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2013-12-18 00:47:57王天意中共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今日海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民生公共服务

□王天意(中共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社会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报告将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重点,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具体到海南,应立足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不断完善海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下大力气促进劳动就业,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领域,改善海南人民的生活环境,建设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

在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个加快”的整体目标。“四个加快”是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加快推进海南社会体制改革,并切实把握好以下要求:

一是要更加重视“法制保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把“法制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要求中来,体现了在社会管理上依法治国的决心,这也是海南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一大原则。

二是要更加重视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就海南而言,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乡镇管理体制,对强化基层执行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

三是要更加重视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整合社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及“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提出要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强调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海南要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必须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方面下功夫,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真正形成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密切合作的局面。

四是要更加重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维权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信访制度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海南而言,要以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完善维权机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五是要更加重视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应急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要以民生为先,以服务为先,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要建立各种意见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的体制和机制,使矛盾暴露时能得到制度上的及时解决,更好地平衡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H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民生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