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鄂璠
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吗?国人最信奉“生命在于运动”,最倾向“通过睡觉解乏”,又普遍认为最应该“年年体检”。但是知易行难,有多达六成人没有运动习惯,晚十点前就寝的只有一成人,身体不适不及时就医者超过七成。你,对自己的身体撒了谎?
体质堪忧、亚健康来袭、慢性疾病多发,疑难病症、“心病”等还常常“偷袭”……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加入到人类的第四次大革命中——健康革命——它的目标就是使人们愉快、健康、长寿,并且高质量地度过幸福的一生。
然而,中国人的健康革命就真的没有“谎言”吗?
谎言:最信奉“生命在于运动”
真相:六成人无运动习惯
在健康革命的启发下,第四医学形成,这项包含了刮痧拔罐疗法、砭石疗法、按摩疗法、足疗、美容、心理学、理疗、合理运动、食疗等内容的医学形态也被称为自我保健医学。从35岁的银行业务经理冯玲口中,《小康》记者得知了“健康革命”和“第四医学”的说法,也听她讲述了“爱自己、重保养”的理念与表现——她觉得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她办了健身卡,一年做一次体检,一段时期内的紧张工作后还会去做个SPA(源于拉丁文“Solus Par Agula”的字首,Solus为健康,Par为在,Agula为水中,意指用水来达到健康,健康之水),或是去刮刮痧,她还坚持用名牌护肤品,购买了好几本被炒得很火的教大家如何吃的健康的书。
但让冯玲焦虑与心虚的是,两年期的健身卡快过期了,她却只去了不到10次;距离上次体检已经过去了近6个月,但冯玲却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调理,平时有个小病,也从来不去医院;身体常常疲劳,发出“休息、睡觉”的信号,但她却依旧改不了熬夜的习惯。
“就拿办健身卡来说吧,对我而言,它最大的作用似乎就是心理慰藉了。”冯玲说。尽管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但她从小就接受过“生命在于运动”的教育,到现在也坚信这个理,“不过,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也都挺矛盾的,像我这样光喊着健康的口号却连运动都不愿意去做的人有很多。”
冯玲的“发现”在很多中国人身上有明显表现。《小康》调查显示,在“中国人最认同的养生理念”中,“生命在于运动”被排在了第一位,并且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23条养生理念,超过六成人表示自己最信奉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这条格言。
然而,国人真的会像伏尔泰一样喜欢参加散步、跑步、击剑、骑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运动吗?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62.5%的人坦言自己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小康》还联合新浪网做了“您敢挑战1500米吗?”的小调查,结果39.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现在去参加跑步锻炼,以现在的身体状况,所能接受的距离是400米以内;28.9%的人能跑400到800米;19.5%的人能跑800到1500米;仅12.1%的人敢于挑战1500米以上距离。
在“最‘不爱’自己的十种生活状态”排行榜中,排在第一位的也和运动有关,近六成人表示自己“缺乏运动”;与此相“呼应”的是,“长时间上网”被排在了第二位,仅比选择“缺乏运动”者少了0.7个百分点。
《小康》调查显示,40.8%的人每天坐在电脑前的时间为“4到8小时”,24.8%的人长达“8到10小时”,20.9%的人为“2到4小时”,7.9%的人甚至表示自己每天和电脑要亲密接触“10小时以上”,只有5.5%的人选择了“0到2小时”。
谎言:最倾向“通过睡觉解乏”
真相:仅一成人晚10点前就寝
玩过“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吗?可能很多人回答道:玩过!但是如果问你玩过“健康大冒险”游戏吗?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会否定说:没玩过,也不敢玩!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实际行动来体验这个被称之为“健康大冒险”的游戏——如果换个问法,“你熬夜吗?”——答案就会像“2013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的一样,仅一成人会在晚十点前就寝。
即便把23点作为“熬”与“不熬”的界限,也会“筛选出”超过半数的“熬夜者”。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熬夜是人们向自己的健康赊债的一种“赌博”行为,而筹码就是“睡眠”。“熬夜者”是真心愿意“赌博”而抗拒“睡眠”吗?
如果请参与“2013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再来“玩”另外一个关于是否抗拒“睡眠”的“游戏”,结果会怎样?
于是,《小康》问所有的受访者:您倾向于通过何种途径来缓解自己的疲劳?
《小康》一共设置了22个调查选项,旅游、体育运动、逛街/购物、看电影、网络游戏,等等,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睡觉”被低调地“隐藏”在了所有选项中的第9位出现,受访者会怎么选择?
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均慧眼识珠,发现了“睡眠”这个健康宝藏——最倾向于“通过睡觉解乏”,却依然坚持熬夜——那么,对于国人而言,“睡”与“不睡”的选择,是谎言?还是纠结?
谎言:最应该“年年体检”
真相:超七成人身体不适不及时就医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像冯玲一样会定期体检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中青年人中。一方面,他们自己有健康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不少单位也把体检作为一项员工福利。
《小康》调查显示,七成人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一年体检一次,只有12.7%的受访者从未参加过体检,还有12.6%的受访者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
“16岁以上的人确实有必要一年做一次体检。”在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尹德海看来,现在高血压、糖尿病低龄化问题突出,亚健康状态的人则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定期体检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坐诊的过程中,尹德海发现,虽然患病的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但是以前一般只在老年人身上才会出现的症状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中青年人身上,“不过,年轻人刚开始发病时,往往并不严重,大部分人也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某种病症,所以通过体检查出后进行早期干预,一般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根治。”
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魏长虹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在我们医院,有很多老客户,从2004年建院至今,一直坚持每年或者每隔一年半就来做一次体检。他们虽然有健康意识,可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却依然透支着身体,常常连七八个小时的睡眠都保证不了。”
冯玲其实就是这样的“代表”。她已经坚持7年体检了,但前年和去年体检发现了一两处“小问题”之后,她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复查或调理,“我上网查询了一下,又翻了翻书,发现没什么‘大问题’,再加上工作忙没时间,所以就不管了。”
在《小康》调查中,像冯玲一样,当身体不适的时候,通常会上网查询或者看书,如果不严重就不管了的人,占比41.7%;此外,还有27.3%的人会自己找药吃;3.3%的人会完全不当回事;会去医院及时就诊的人只有两成(27.8%)。
对于超七成人不及时就诊的做法,尹德海认为,这与看病难、就医难有关系。但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背景,单纯去上网查询或者看书的话,很大可能会被误导,“因为普通人很难找到症结所在,还会因此形成心理负担甚至误诊。”尹德海告诉记者,虽然他在网络上有咨询平台,不少患者也会通过网络平台向他询问病情,但他在解答之后常常对患者说,“我网上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我的诊断,只是猜测。”
民间有句谚语,叫“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在《小康》“中国人最认同的养生理念”排行中,这句话在24条理念中被排在了第10位,认同度较高,如果“年年体检”、“爱自己”、“健康革命”等都不是国人谎言的话,这句理念现在应该被改写成“身体不适及时就诊,上网看书纯粹害己”,并被大家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