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皮肤粘膜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炎症反应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属于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引起本病的物质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物质三大类,其中尤以化学物质致病为多见。斑贴试验是测定机体变态反应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临床上可以为接触性皮炎患者诊断提高一定的辅助诊断依据[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接触性皮炎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斑贴试验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过敏原的数量及过敏原种类,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触性皮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病史追问及各项辅助检查,均确定诊断,排除其他皮炎性疾病。所选患者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11~49岁,平均年龄(28.3±2.2)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3.5±1.2)年。所有患者均接受斑贴试验,同时纳入研究的患者试验前半月及试验过程中均不服用抗组胺药物及激素类药物。
1.2 方法 斑贴试验[2]基本步骤:①试验部位:上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②去除斑试器的保护纸、将准备好的变应原按顺序置于铝制斑试器内。斑试物排练顺序为自上→下,自左→右并做标记。斑试剂用量,软膏制剂用25μl,直接放入斑试器中,液体制剂用25μl滴在放入斑试器中的滤纸片上(10号甲醛)。注意加斑试物时尽量不要沾到斑试器边缘。③将加有斑试物的斑试器胶带自下向上贴牢、贴平并用手掌轻轻压几下,以便排出空气。④斑贴试验时间:48小时。⑤观察结果时间:贴敷后48小时,首先去除斑试器,为避免斑试器压迫皮肤所可能造成的反应,应在去除斑试器至少30分钟后观察结果。
1.3 判定标准结果判定[3]“-”阴性:受试部位无任何反应;“±”可疑:皮肤出现瘙痒或轻微发红;“+”弱阳性:皮肤出现单纯红斑、瘙痒;“++”中度阳性: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强阳性:皮肤出现显著红斑、丘疹及水疱。
8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阳性患者例数为78例,阳性率达97.5%;有27例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30例患者对两种过敏原过敏,9例患者对三种过敏原过敏,三种以上过敏物质过敏的患者12例。具体见表1。
表1 8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变应原分布结果
临床上对于接触性皮炎的治疗,除给予基本的对症治疗之外,寻找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预防复发则是另一治疗主攻方向[4]。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确定皮炎湿疹患者的致敏原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斑贴试验利用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原理,人为地将可疑的致敏原配置成一定浓度,放置在一特制的小室内敷贴于人体遮盖部位(常在后背、前臂屈侧),经过一定时间,根据有否阳性反应来确定受试物是否系致敏原(即致敏物质)。如能从中查到引起机体过敏的物质,就能更早的预防和治疗。
在本研究中,8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阳性患者例数为78例,阳性率达97.5%;说明斑贴试验在接触性皮炎诊断中的价值。在对这些资料进一步分析中发现,有27例患者(34.62%)对一种过敏原过敏,30例患者(38.46%)对两种过敏原过敏,9例患者(11.54%)对三种过敏原过敏,三种以上过敏物质过敏的患者为12(15.38%)例;说明此类患者的过敏原往往不止一种,临床上应给予多方预防。对常见过敏原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苯二胺10例、重铬酸钾20例、乙二胺11例、咪唑烷基8例、尿素5例、硫氢基混合物例3、苯唑卡因2例、环氧树脂9例。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并无差异[5]。至于研究中的2例患者试验阴性可能与过敏原检测不在试剂盒检测范围内相关。
[1]罗霭华,温云鹏,陈少英等.深圳市宝安地区151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7):80-81.
[2] 司晓青,马国明,李承明等.116例成人面颈部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43):71-72.
[3] 曹晓佳,张理涛.瑞敏系列和TURE TEST系列斑贴试剂检测结果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19-21.
[4]李兆轩,黄勇.青岛地区成人200例湿疹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9):446-447.
[5]童玉文,张鹏.皮炎、湿疹类患者235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