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贸易企业形成机制及选择行为分析*
——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

2013-12-10 01:51晴,史青,徐
财经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长内销生产率

刘 晴,史 青,徐 蕾

(1.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3.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4.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一、问题的提出

混合贸易出口企业,即同时通过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方式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是一种常见的出口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加工贸易利润减小的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同时从事一般贸易有助于维持其利润。为了满足国外客户的要求,一般贸易企业也有可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由于既进行加工贸易又从事一般贸易,混合贸易企业面临较为复杂的生产和贸易成本。因此,与纯粹的加工贸易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相比,混合贸易出口企业的决策行为可能有很大不同。对混合贸易出口企业形成机制及其与非混合贸易企业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外贸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从而更科学地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令人遗憾的是,关注混合贸易企业行为的文献并不多见。Dai等(2011)曾对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然而,由于专注点在无内销的出口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Dai等(2011)没有详细分析混合贸易企业的决策行为。通过建立一个含有信贷约束和不完全契约的贸易模型,Manova和Yu(2013)分析了企业对不同贸易方式的选择行为,发现效率较低和受信贷约束较紧的企业更容易选择加工贸易。由于关注点在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在信贷约束上的区别,Manova和Yu(2013)也没有详细论证混合贸易企业的决策行为。

与上述文献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简洁的包含混合贸易企业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内生化异质性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行为,阐明贸易成本对混合贸易出口企业形成和决策的影响机制。与本文相关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文献包括两类:第一类文献强调贸易成本对企业出口和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Helpman等,2004;Ma和 Assche,2010;Bustos,2011);第二类文献着重阐述贸易自由化对多产品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Bernard等,2011;Eckel和 Neary,2010;Mayer等,2011;Qiu和Zhou,2013)。

由于专注于混合贸易企业的决策行为,本文的模型不同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相关文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当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相对于纯粹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企业,混合贸易企业拥有更高的生产率;而当企业可以生产多种产品时,混合贸易企业则可能具有较低的生产率。本文的边际贡献有两点:(1)本文系统分析了混合贸易企业的决策行为,填补了现有文献对混合贸易企业研究的空白。我们发现单产品混合贸易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纯粹的加工贸易或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取消加工贸易企业的优惠政策不一定有利于出口企业的转型和升级。(2)本文的模型考虑了单产品企业和多产品企业两种情形。与多数多产品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结论不同,本文证明贸易自由化不一定会使多产品企业集中生产竞争力较强的产品。

二、理论模型

与多数异质性企业贸易文献相似,本文的理论模型建立在Melitz(2003)的模型基础上。

(一)基本框架

假定存在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本文用*表示与外国相关的变量。假定每个国家仅存在2个差异化产品部门。差异化产品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每个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产品制造使用两种要素——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劳动力可在国内部门间自由流动。

在需求方面,代表性消费者的偏好由如下效用函数表示:

其中,Xh(v)表示对部门h中产品v的消费量,Vh表示部门h的产品集合,h=1,2。ε=1/(1-α)表示产品间替代弹性,假定ε>1。β1表示消费者对部门1差异化产品的支出份额。消费者对部门h特定产品的需求函数为x(p)=Ap-ε,其中A表示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水平,p为特定产品价格。

由于专注于行业内的企业行为,暂不标注行业标记。假定本国企业生产q单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

TC(q,φ)=Wf+q W/φ(2)其中,W≡(ws)θ(wu)1-θ可被视为企业需要支付的复合工资。①企业在支付行业进入固定成本fE后,从分布函数G(φ)中随机抽取生产率φ。在观察到自己的生产率后,企业选择生产和贸易方式。企业进行纯粹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分别需支付固定贸易成本fA>0和fX>0,其中包括生产固定成本和贸易固定成本;企业进行混合贸易需支付固定贸易成本fM>0。所有固定成本以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形式支付。同时,本文分别用冰山成本τa>1和τx>1表示企业从事纯粹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时需要支付的贸易可变成本。为了专注于出口企业之间的行为差异,假定企业支付的固定成本皆为内销基础上的额外固定成本,因此和Melitz(2003)一样,所有出口企业都会进行内销。

(二)企业分类模式

根据Dixit和Stiglitz(1977)的分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代表性消费者的CES效用函数意味着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产品v的定价规则为pa(v)=Wτa/(αφ)和px(v)=Wτx/(αφ)。因此,本国生产率为φ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的利润函数为:

令式(3)等于式(4),则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利润无差异时的生产率为:

令式(4)等于式(5),则企业进行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利润无差异时的生产率为:

(三)比较静态分析

1.行业差异与企业行为

假定两个部门之间的唯一差异表现在θ的不同上:本国的部门1为低技能密集型行业,即θ1<θ2。由定义易知W1<W2。在局部均衡的情形下,由式(8)可得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有由于本国低技能劳动力充裕,所以部门1也是本国的比较优势部门。由此可得,在本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临界混合贸易企业生产率较低,即存活企业进行混合贸易的可能性较高。

2.固定成本与企业行为

3.可变成本与企业行为

4.出口密集度与企业行为

由式(3)、式(4)和式(5)可得,加工贸易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混合贸易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分别为:

其中,Sd为企业内销额。如 Melitz(2003)所示,Sd和出口额一样与φε-1呈线性关系,因而各类企业的出口密集度与边际生产率无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加工贸易企业只能根据其议价能力获取部分利润,但其销售额并不会受议价能力的明显影响。由此,我们在式(9)的分母中乘以γ,根据式(9)-式(11),当(λa+γλx)/γ>λa/γ>λx时,有Exsharem>Exsharea>Exsharex。③

(四)模型拓展:多产品企业情形

现实中的企业往往会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Bernard等,2010,2012)。我们放松基准模型中的假定,允许企业生产不同产品。为了简化分析,沿用Bernard等(2011)的分析框架,将所有不同的产品标准化到区间 [0,1],并假定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种类需求为:

其中,Xh(v)表示对部门h中产品v的消费量,ω表示产品v的各种类别,如v的品牌。σ=1/(1-ρ)表示同一产品品牌间替代弹性,假定σ>ε。

在生产方面,企业从独立的分布函数G(φ)和Z(φ)中随机抽取“生产能力”和“生产专长”。企业出口特定产品需要支付固定生产成本fH>0和固定贸易成本fP>0。与Bernard等(2011)不同,假定企业可以通过加工贸易或一般贸易出口产品。两种贸易方式的固定成本分别为fPA和fPX,假定fPX>fPA>0。沿用Bernard等(2011)的假设,假定企业的成本函数为:

其中,ην表示企业的“生产专长”,φ表示企业的“生产能力”。如果企业生产产品v,Iν取值为1,反之为0。由于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的固定成本较低,所以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出口某种产品的临界生产专长较低,即在上述基本框架下,存在生产能力超过φ*的特定企业将通过加工贸易出口其生产专长介于的产品,通过一般贸易出口其生产专长大于的产品。④

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其在所有产品上的生产效率,降低对出口产品“生产专长”的要求。因此,生产能力越高的企业产品范围越大。而由于生产更多“生产专长”不足的产品,生产能力较高的企业总生产率并不一定比生产能力较低的企业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分析的混合贸易企业并没有使用多种贸易方式出口同一种产品。但是按照上述类似的逻辑,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要使用多种贸易方式出口一种产品,该企业需要对该产品有充分的“生产专长”。因此,如果其对某种产品有充分的“生产专长”,生产能力较低的企业也可以进行混合贸易。总之,对于多产品企业来说,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不一定高于纯粹的加工贸易或一般贸易企业。

(五)无内销混合贸易企业与福利效应

在基准模型中,为了专注于出口企业之间的行为差异,我们假定企业支付的固定成本皆为内销基础上的额外固定成本,从而所有出口企业都会进行内销。然而,出口企业中有相当比例的企业没有进行内销,而且现有的一些理论与经验发现,无内销的出口企业与有内销的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Lu等,2010;Lu,2010;Dai等,2011),因此我们在此放松基准模型的假定,对无内销的混合贸易企业进行讨论,并分析模型的福利含义。本文主要讨论多产品混合贸易企业对于某些产品无内销的情形,对无内销单产品企业的讨论备索。

1.多产品混合贸易企业

假定多产品企业内销产品需要支付的固定成本为fd>0,需要支付的冰山成本为1。假定多产品企业单纯通过混合贸易出口产品需要支付f′m>0的固定成本。运用Bernard等(2011)的分析逻辑,在类似的分类条件下,生产能力超过φ*的特定企业将出口其生产专长最低的产品,内销其生产专长居中的产品,同时内销和出口其生产专长最高的产品。

2.福利效应

引入无内销的出口企业不仅能解释上文相当比例的混合贸易企业无内销的特征事实,还能丰富模型的福利含义。在单产品企业的情形下,如果无内销混合贸易企业的临界生产率低于内销企业的临界生产率,那么贸易自由化有可能使行业内部的资源更多地配置于低效率企业,从而降低行业生产率,恶化社会福利。在多产品企业的情形下,如果企业在出口产品上的生产专长低于其在内销产品上的生产专长,那么贸易自由化有可能使企业内部的资源向低效率产品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这样,经典的异质性企业模型(Melitz,2003;Bernard等,2011)中的贸易福利增进有可能不再出现。

同时,由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能力越高,多产品企业的生产范围就越大。因此,如果多产品企业在出口产品上的生产专长低于其在内销产品上的生产专长,那么贸易自由化可以使高效率的多产品企业扩大其产品生产范围。这一结论与多数多产品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测相反(如Bernard等,2011;Eckel和Neary,2010;Mayer等,2011),但与 Qiu和Zhou(2013)的多产品企业模型的预测一致。我们将理论模型可以检验的两个主要预测总结如下:

预测1:在同时内销和出口的企业中,混合贸易企业的出口密集度要高于纯粹的加工贸易或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密集度。

预测2:在同时内销和出口的单产品企业中,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纯粹的加工贸易企业或一般贸易企业的生产率,但是这种关系在多产品企业中不一定成立。

三、经验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经验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方法和异常值的处理见刘晴和张燕(2013)。

(二)检验过程与结果

1.对预测1的检验

为了检验预测1,我们估计如下方程:

其中,被解释变量Exshare表示企业的出口密集度,下标i、j与p分别表示企业、行业与省份。当企业为有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时,解释变量pro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当企业为有内销的混合贸易企业时,解释变量mix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包括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等。回归样本为所有进行内销的出口企业,缺省组为有内销的一般贸易企业。估计结果见表1。

表1 对预测1的检验结果

表1的列(1)结果显示,解释变量mix和pro的系数都显著为正,且解释变量mix的系数较大。这说明混合贸易出口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平均而言高于加工贸易出口企业,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平均而言高于一般贸易企业。为了排除企业规模的影响,我们在列(2)中控制了企业规模(平均从业人数),回归结果保持稳健。为了更好地缓解遗漏变量问题,我们在列(3)中进一步控制了企业注册类型虚拟变量、区域虚拟变量和行业虚拟变量,发现结果仍然保持稳健。因此,表1的回归结果初步证实了预测1。

2.对预测2的检验

我们估计如下方程以检验预测2:

其中,productivity表示企业的生产率,其他变量含义同式(14)。本文通过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新产品”信息来识别企业是否为多产品企业。回归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对预测2的检验结果(单产品企业)

表2的回归样本为所有同时出口和内销的单产品企业。考虑到同类出口企业之间的出口密集度差异对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在控制变量中加入了企业出口密集度。列(1)中我们使用经过标准化和对数化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除以平均就业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发现mix系数显著为正,pro的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等因素之后,单产品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平均而言高于纯粹的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企业。与Lu(2010)等文献类似,我们在后三列回归中用对数化的企业销售额、对数化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对数化的国内销售额作为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度量,发现mix的系数始终显著为正,而pro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单产品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平均而言高于纯粹的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企业的结论对不同的生产率度量方法保持稳健。对多产品企业样本的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对预测2的检验结果(多产品企业)

表3的回归样本为所有同时出口和内销的多产品企业。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列(2)和列(4)中,mix的系数显著为正,但是在列(1)和列(3)中不显著。这说明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等因素之后,多产品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平均而言高于多产品纯粹的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企业的结论并不稳健。可见,表2和表3的回归结果初步支持了理论模型的预测2。

我们分不同行业和不同出口目的国对预测1和预测2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没有实质差异。本文还对无内销混合贸易企业的生产率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一致。

四、结束语

(一)结论

本文理论模型引申出的两个重要结论分别是:(1)进行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并不一定是低效率的。由于超过50%的规模以上加工贸易企业同时从事一般贸易,所以“加工贸易企业效率低”的笼统说法是不准确的。在进行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中,只有纯粹的加工贸易企业效率才较低。(2)贸易自由化并不一定使多产品企业集中于生产自己有“生产专长”的产品。高效率的企业可以通过加工贸易出口“生产专长”较低的产品,并通过一般贸易出口“生产专长”较高的产品。由于无内销的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的效率低,贸易自由化可能会使高效率的企业扩展自己的产品种类,并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给低效率的产品生产活动,从而降低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

(二)政策含义

第一,完全取消加工贸易企业的优惠政策不一定有利于出口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根据本文理论模型,由于高效率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额外的成本同时进行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并获取额外的利润,取消加工贸易企业的优惠政策对混合贸易企业不利。因此,我们应该对不同类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

第二,单纯的出口激励政策不利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升级。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由于无内销的混合贸易企业生产率低于有内销的出口企业生产率,甚至低于内销企业的生产率,纯粹的出口激励政策可能会保护效率低的企业,不利于资源在行业内的优化配置。同时,过度的出口激励政策会吸引看重廉价劳动力的低效率外资企业投资于中国,这对中国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不利。

第三,政府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补贴企业的研发活动。在全球生产网络化背景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生产和加工环节转移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由此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工厂”。根据本文的理论模型,由于支付不起高额的固定成本,低效率企业不得不选择纯粹的加工贸易。因此,如果政府能鼓励或补贴企业创新,这些低效率的企业就有可能采用更好的技术进行生产,获得更高的利润,占据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更佳位置。

(三)未来研究的方向

尽管本文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得到了经验支持,我们仍需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在理论模型方面,由于假定只存在两个国家,我们忽略了企业分别通过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向不同国家出口的情形。Oberhofer和Pfaffermayr(2012)在Helpman等(2004)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国情形下企业出口与FDI之间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我们相信相同的逻辑对于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决策行为是适用的。其次,在经验研究方面,由于缺乏交易层面的数据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投入产出价格平减指数,我们没有更精确地识别多产品企业,以及检验理论模型对于贸易自由化和多产品企业产品范围和销售额变化的预测。我们将这些议题留给未来的研究。

* 本文同时受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CXJJ-2012-342)资助。

注释:

①W表示劳动力和工资,上标S和U分别表示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

②混合贸易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与利用一般贸易出口的产品可能存在原料产地上的区别,因此消费者会将其视为不同的产品。如果存在多个国家,企业可能通过加工贸易向一个国家出口,通过一般贸易向另一国家出口。

③我们利用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发现,混合贸易企业是一种常见的出口企业,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由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构成。与同时内销和出口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企业相比,混合贸易企业具有较高的出口密集度。考虑到篇幅,我们没有在正文中列出相关表格(备索)。

④临界生产率的求解过程可向作者索取。

[1]刘晴,张燕.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3,(2):3-13.

[2]Bernard A B,Redding S J,Schott P K.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switch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1):70-97.

[3]Bernard A B.,Redding S J,Schott P K.Multiproduct firms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126(3):1271-1318.

[4]Bernard A B,Jensen J B,Redding S J,Schott F K.The empirics of firm heterogene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2012,(4):283-313.

[5]Bustos P.Trade liberalization,exports and technology upgrading: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MERCOSUR on Argentinian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101(1):304-340.

[6]Dai M,Maitra M,Yu M.Un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 in China?Role of processing trade[R].SSRN Working Paper,2011.

[7]Dixit A,Stiglitz J.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97-308.

[8]Eckel C,Neary J P.Multi-product firm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0,77(1):188-217.

[9]Helpman E,Melitz M,Yeaple S.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300-316.

[10]Lu D.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R].University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2010.

[11]Lu J,Lu Y,Tao Z.Exporting behavior of foreign affiliat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0,81:197-205.

[12]Ma A,Assche V A.The role of trade costs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Evidence from China’s processing regime[R].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5490,2010.

[13]Manova K,Yu Z.Firms along the value-added Chain: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R].mimeo,2013.

[14]Mayer T,Melitz M,Ottaviano G.Market size,competition and the product mix of exporters[R].mimeo,2011.

[15]Melitz M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16]Oberhofer H,Pfaffermayr M.FDI versus exports:Multiple host countries and emipirical evidence[J].The World Economy,2012,35(3):316-330.

[17]Qiu L,Zhou W.Multiproduct firms and scope adjustment in globaliz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3,forthcoming.

猜你喜欢
专长内销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玩具产业需要拓展内销市场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转”出新机遇
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困难不少,电商平台已纷纷出招帮扶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内销清淡 出口激增——二铵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教师教学专长研究:概念、方法及启示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