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雄,曾雪榕,丁志鸿,黄 昇,黄志锋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黄疸是中医内科学临床常见肝胆系病证之一,其中阳黄湿热证型的证候特征表现为目睛发黄,身黄,黄色较鲜明,尿黄或加深如浓茶样,并可伴有发热、口渴、苔黄腻等明显湿热之象,临床辨证又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以及湿热留恋之分[1],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黄疸型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黄疸型肝炎等)。笔者采用自拟“祛黄益肝合剂”治疗黄疸湿热证患者78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病例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的诊断标准。黄疸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黄疸之阳黄湿热证表现,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胁肋疼痛,脘闷腹胀,烦热,口干而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次症: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困倦乏力,皮肤瘙痒,大便秘结或稀溏,脉弦滑数。
1.2 一般资料 156例病例为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中医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黄疸型肝炎患者,排除总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高值的患者。将156例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中男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32±1.6)岁;平均病程(3.5±0.2)个月;急性黄疸型肝炎43例,慢性黄疸型肝炎35例;肝功能检测:总胆红素为轻度34例,中度44例;病毒学检测:甲型病毒性肝炎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5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11例,戊型病毒性肝炎3例;中医证型:湿重于热型48例,热重于湿型16例,湿热留恋型14例。对照组中男 40例,女 38例;平均年龄(31±1.55)岁;平均病程(3.3±0.2)个月;急性黄疸型肝炎42例,慢性黄疸型肝炎36例;肝功能检测:总胆红素为轻度36例,中度42例;病毒学检测:甲型病毒性肝炎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5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1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4例;中医证型:湿重于热型45例,热重于湿型18例,湿热留恋型15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情况、湿热偏倚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冲服 “十味溪黄草颗粒”(无糖型,广东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溪黄草、余甘子、白花蛇舌草、绵茵陈、白术、茯苓、布渣叶、谷芽、麦芽、柴胡。1次2包,1 d 3次,儿童酌减。
2.1.2 治疗组 予煎服我院中医肝病组的经验协定方“祛黄益肝合剂”,由绵茵陈15 g,金银花10 g,栀子10 g,薏苡根30 g,黄芩10 g,白花蛇舌草10 g,黄胆草 15 g,田基黄 15 g,车前子 10 g,甘草 6 g等组成。辨证属湿重于热型者加茯苓15 g,泽泻10 g;属热重于湿型者金银花、栀子、白花蛇舌草各加量至15 g,加生大黄6 g;属湿热留恋型者全方减量:绵茵陈 10 g,金银花 6 g,栀子 6 g,薏苡根 15 g,黄芩 6 g,白花蛇舌草 6 g,黄胆草 10 g,田基黄10 g,车前子10 g,甘草3 g。用十全自动煎药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自动煎药,每剂中药浸泡20 min后加水至600 mL,煎取后打包原药液每包200 mL,1次200 mL口服,1 d 3次,儿童酌减。
2组患者均同时口服“茵栀黄胶囊”(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成分为:绵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1次0.66 g,1 d 3次,儿童酌减。2组均避免使用其他保肝降酶、退黄、免疫调节及抗病毒药物。
2组每个疗程均为4周,治疗至黄疸全退后,再随访观察至12周。
2.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HBV-DNA或HCV-RNA的抑制复制应答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① 显效: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回缩,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黄疸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退,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异常值下降一半以上;③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3.2 结果
3.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3.2.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 P<0.05。
治疗组对照组AST/(U/L)213±10.65 176±8.8 63±3.15 51±2.55 242±12.10 195±9.75 150±7.5 53±2.65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TBIL/(μmol/L)65.66±3.28 52.23±2.61 36.61±1.831)18.56±0.931)63.86±3.19 58.52±2.93 51.60±2.58 39.50±1.96 ALT/(U /L)338±16.9 221±11.05 86±4.3 45±2.25 320±16.0 269±13.45 161±8.05 55±2.75
3.2.3 2组治疗前后病毒复制应答率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病毒复制应答率情况变化比较() ×105IU/ML
表3 2组治疗前后病毒复制应答率情况变化比较() ×105IU/ML
注:与对照组比较,1) P<0.05。
HCV-RNA 10.60±0.53 9.52±0.48 7.42±0.37 12.65±0.63 10.45±0.52 8.35±0.42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HBV-DNA 26.55±1.33 21.10±1.06 1.62±0.081)25.60±1.28 24.50±1.23 15.30±0.77
3.2.4 2组不良反应情况 在治疗和疗效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黄疸之阳黄以目黄、身黄、尿黄,黄色鲜明为主症,其基本病机为湿邪阻滞中焦,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出现诸症。其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蒸热郁所致。黄疸当以速退为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症并治》中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因此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为“化湿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1],以迅速退黄为要。“十味溪黄草颗粒”功效为清热利湿、健脾消滞,主要用于治疗黄疸(黄疸型肝炎)。然而在临床运用中,该方清热利湿、利尿之功明显不足。
“祛黄益肝合剂”是从《伤寒论》“茵陈蒿汤”的名方改良而成,以茵陈蒿为君药,功于清热利湿退黄;臣药以金银花、栀子、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佐药以栀子、薏苡根、车前子清热利尿,清利中下二焦湿热,使邪从小便出,佐黄芩清热燥湿、清上焦,佐黄胆草、田基黄清热利湿退黄、凉血活血;使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淡渗利湿、利尿退黄之功,使湿热之邪从小便出,黄疸消退。现代药理研究[4-9]显示:茵陈蒿、金银花、栀子、白花蛇舌草、黄胆草、田基黄、薏苡根等药物可促进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中胆酸及胆红素排泄量,同时具有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及增强免疫、抗病毒等作用,善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总之,“祛黄益肝合剂”治疗黄疸湿热证疗效好,肝功能恢复快,疗程短,且对抑制乙型肝炎HBV-DNA病毒复制应答率较佳,是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中所言:“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有力验证,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64-272.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4-151.
[4]唐国凤.茵陈蒿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材,2005,28(3):218.
[5]焦守国.金银花研究现状及综合利用[J].齐鲁药事,2009,28(8):488.
[6]庞瑞.金银花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77-78.
[7]曲莉莎,曾万玲,谢达莎,等.马蹄金提取物镇痛、抗炎及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4):374-377.
[8]李经纬,蔡景峰,张志斌,等.中医大辞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4,178,508,1976.
[9]陈霞,田基黄的药理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