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研究

2013-12-07 12:50黎红明
体育师友 2013年5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课

□ 黎红明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1]从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体质情况来看,高中体育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体育课的质量不高,拓展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高中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分析

1.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需要体育锻炼

高中生的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体育锻炼不仅是促进外部形态生长的必要手段,还是高中生心智发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在,相关的专家学者都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来证明体育锻炼对高中生成长的重要性。很显然,作为高中教育必备的体育教育即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这种成长需求,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显得非常及时而且必要。

2.高中生繁重的学业压力要求体育锻炼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中生升学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沉重的升学压力逐渐在蒙蔽老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的眼睛,以透支身体为代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部分学校,体育课已经变成了自习课,高三学生的早操时间也被早读所代替,体育课都如此,更别说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这样的“付出”换来的是学生们日益下降的视力以及不堪一击的免疫力,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校必须加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让高中生广泛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进一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高中阶段体育课的质量与数量要求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现在高中的体育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放羊式教学,把体育课当做休闲课,一上体育课就自由活动,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没有组织就没有引导,没有引导就不会形成习惯。目前高中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要有积极的体育意识,要有饱满的体育热情,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们的体育热情。除了在体育课上,课外体育活动也是一展体育教师身手的最佳形式。

4.体育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必然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2]作为正在受教育的高中阶段,体育教育自然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一个重要手段,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以及人们精神文化要求的提高,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已经成为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必然要求,只有高中阶段保持了好的体育习惯,才会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生除了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外,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是养成体育习惯的必要手段。

二、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1.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现状

通过对周边几所高中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整合,分析得出: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还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也有不同比例的高中生表示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减肥健美、缓解压力、应付考试以及兴趣爱好等,但是也不排除少数高中生不喜欢运动,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完成任务。总之,高中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参加目的都比较明确并且健康,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参加体育锻炼,都已经具备了养成体育习惯的认识基础。

2.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

调查显示,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固定,持续时间短,参与频率低。大部分学生表示,外界因素的干扰很大,诸如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太紧凑,任务太多,或者老师、家长反对在课外体育活动上花太多时间等。这显然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央7号文件中规定的关于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措施之一就是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规定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1]很显然,高中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次数离这一要求差距还很大。

3.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项目

通过对高中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以及最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了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女生。高中男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排序依次是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有一定的对抗性和竞争性,而且对技艺要求较高;女生最喜欢的项目依次是健美操、毽球、跳绳、乒乓球、排球等,但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女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却是跑步、乒乓球、排球。除此之外,对于当今比较流行的现代舞、街舞、瑜伽、轮滑等新型项目,学生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但到目前为止,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的条件。

三、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体育素质是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在开展好体育课的前提下,应该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把课外体育活动常规化、正轨化,纳入到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之中,做成学校的特色教育,从而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践经验,借鉴临近高中的先进做法,提出应充分发挥体育师资的特长、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发运动休闲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从中得到快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体育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要传授一般的运动技能,还要传播正确的体育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组织形成单项体育社团,合理安排固定的时间,组织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参加体育锻炼。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支持和配合,因势利导,加强对社团的管理。

2.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体育文化艺术节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空间和时间,改变活动的功能,由单一的运动竞赛向融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节日[3]。运动会是高中学生广泛参与锻炼的最佳形式,但是传统的运动会已经越来越不被学生喜欢,出现了实际参与者少,观众多的尴尬局面,因此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的办法就是丰富运动会项目,增加趣味性,体育文化艺术节就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它不仅可以包含一些传统的田径项目,还增加了许多趣味性以及考验团队合作力的项目。其参与面广,持续时间长,体育氛围浓烈。各学校还可以结合本地方的特色,加入本地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一些民间项目,如毽子、跳绳、武术等,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继承民族文化。

3.开发运动休闲项目,丰富学生的节假日体育活动

目前,节假日体育活动已经慢慢地被纳入到了学校管理范围之中,部分小学已经开始在假期布置体育作业,目的无非是想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无节制地上网等不良习惯的形成。高中教育也可以开发适当的运动休闲项目,在节假日安排学生进行诸如登山、徒步旅行、骑自行车、滑雪、定向越野等户外活动,即能丰富课余生活,还能促进身心健康。

[1]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教体艺〔2007〕14号.

[2]李建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辽宁体育科技,2002,58(4):28--30.

[3]侯广斌等.关于学校田径运动会向体育艺术节转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3):82-83.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