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稿例

2013-12-04 01:17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4期

1.稿件条件:论文以8000-10000字以内为宜,书评3000字以内为宜。特稿、约稿不受此约束。

2.稿件构成: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正文;附注(如有);参考文献;附录(如有)。

3.具体要求:

3.1题名

3.1.1 准确反映论文主旨、观点和结论;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3.1.2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5个字,必要时可以加副题名。中英文主、副标题之间用长破折号连接。

3.1.3 提供相应的英文题名,译文与中文主题相符,但表达要符合英语习惯。英文主、副标题之间用冒号连接。

3.2作者及工作单位

3.2.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其中,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首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之间连写,名字不缩写。

示例: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3.2.2 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所在地名及邮编。单位与所在地名之间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括号括起。同一作者分属两个单位,用分隔符“/”将两个单位隔开;两位作者不同单位的话,用分号“;”将两个单位隔开。三位或三位作者以上,单位无论相同或者不相同,都只将不同的单位以分号“;”列出,具体不同读者可自行参见“作者简介”。

示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鲁东大学,烟台,264025;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100)

3.3摘要

3.3.1 凡文献标识码定为A、B、C三类的期刊文章均应附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志,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英文摘要相应译出。

3.3.2 摘要的构成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着重反映论文中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拥有同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

3.3.3 摘要应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价;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性的内容;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使用“作者”、“本文”等作为主语;摘要一般不分段;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的序号。

3.4关键词

3.4.1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凡文献标识码定为A、B、C三类的期刊文章均应标注中英文关键词。每篇论文选3-6个词作为关键词。

3.4.2 关键词排在摘要的左下方,词与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3.4.3 中文关键词前加“关键词:”作为标志,英文关键词前加“Key words:”作为标志。

3.5中图分类法

参见我校图书馆网站。

3.6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设置以下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信、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3.7文章编号

我刊文章编号为“1674-8921-(2013)00-0000-00”,其中月份为两位数,不足两位用加“0”表示。

3.8作者简介及基金项目

3.8.1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学位,另一单位全称及职称(如有)。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注意“电子邮箱”写完后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多个研究方向直接一律用顿号“、”隔开,包括最后一个。

示例:×××,×××大学×××学院副教授、×××大学×××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学、×××教学。电子邮箱:×××@163.com

3.8.2 基金项目:以星号“*”起首,注明级别、名称、(编号)研究阶段。

示例:*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项目标题”(编号20110000141)的阶段性成果。

3.9正文

3.9.1 层次划分

(1) 章节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章节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之间加1个小圆点,末尾一级序码后不加小圆点。考虑到编排美观,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3级为宜。如在3级以下仍需分层,则采用⑴、⑵、…,①、②、…编序。注意原则上不要使用半括号。文内例句,如本身带有“例”字,则后面的数字只能用“数字.”表示,即“例1.”;如不带“例”字,则以双括号括起数字表示,如“(1)”,其后不再加点号。注意:文内所有例句及分段的直接引文用楷体小五表示,但代表例句和引文出处、或对例句加以说明的文字用宋体小五表示。

示例:1.标题 1.1 标题 1.1.1 标题 (1) 标题 ① 标题

3.9.2 层次标题

(1) 层次标题应使整篇论文在结构形式上层次分明,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

(2) 同一层次的标题是并列关系,应讲究排比,即结构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不同层次的标题,有上下关系者,应在内容上显示出直接关联性。

(3) 层次标题如需转行,应与标题行左端对齐;标题不得排在页末而无接文,即避免背题。标题中尽可能不用点号,标题末不用点号。

3.9.3 文字图表

(1) 插图及表格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表述相重复,删除可要可不要的插图、表格。图题、表题要简洁明确,并具有较好的说明性和专指性;图题、表题中不用任何标点;图序、表序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仅有1个图或表,图序仍定为“图1”,表序仍定为“表1”;图序和图题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表序和表题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3.10注释

注解性内容分附注和文内夹注。

3.10.1 附注:一般注释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1、2、3、…,在正文之后写明“附注”,“附注”后不再添加冒号。然后依次写出对应数码1、2、3、…和注文,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3.10.2 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其中“作者姓/名”表示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为中文作者的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的用其姓)

(1) (作者姓/名 年份:具体页码)

示例:随着语篇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只有把交际过程的所有因素都包容进来时,语篇才能得到恰当的解释和描写”(Dogiletal.1996:481)。【注意:直接引语的内容如果与引语外内容属于同一句,则句号放在夹注右括号之后;如直接引语单独成句,则句号仍在引语内;夹注置于右双引号之后,其后直接跟下一句子。】

(2) 作者姓/名(年代:具体页码)

示例:Leather(1983:204)认为“音段音位层面的迁移是受本身制约的,而超音段音位层面的迁移具有聚集性,因此更为严重”。【对于外国作者,有标准或约定俗成中译名的,一定要用中译名,其文献如为英文,则在括号内体现出来,如“韩礼德(Halliday 1997)”;如无标准中译名,则尊重作者的处理。】

(3) (作者姓/名年代)

示例:研究表明,可控因素通常包括动机、观念和策略(Wen l993,2000;文秋芳、王海啸1996)。【注意:多个文献之间用分号“;”隔开;同一作者多个文献,用逗号“,”隔开各个文献。两位作者合著的文献,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隔开;三名及三名以上作者的文献,只列第一作者,后面中文的用“等”表示;英文用斜体的“etal.”表示。但文后参考文献内必须将所有作者姓名列出。不同时期的文献请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4) 作者姓/名(年代),此时引用内容为释义,非直接引用。

示例:韩礼德(Halliday 1985)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

3.1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的内容要齐全。

3.11.1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报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用顿号“、”分隔。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2) 题名项: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标识。

(3) 版本项。相关缩写形式包括“ed.(版本);rev.ed.(修订版);2nd ed.(第二版)”等,注意序数词不必上标。

(4)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

(5) 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3.11.2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1) 纸张型文献类型标识(见表1)

表1 纸张型文献类型标识

(2) 电子型文献

① 电子文献类型及标识(见表2)

表2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② 电子文献与载体类型标识的表示格式(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见表3)

表3 电子文献与载体类型标识的表示格式

(3) 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以小五字体编排。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中外文分别排列。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首字母大写。每条顶格写,回行时空两格。对于英美作者一般只列姓,名字统一用首字母缩写代表;对于欧洲某些国家(如俄罗斯、德国、荷兰等)的作者,可酌情处理。“von,de,van”等一般都小写,不用首字母大写。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请注意各项之间的标号)如下:

①专著(包括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学术报告、会议文集、汇编、丛书等)

作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

示例:【示例仅起展示说明作用,可能与正式文献有所出入。】

Beeby, A., P.Rodríguez Inés & P.Sánchez-Gijón (eds.).CorpusUseandTranslating:CorpusUseforLearningtoTranslateandLearningCorpusUsetoTranslate[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三位作者(其中含欧洲人士姓名)的列法。】

Chomsky, N.1972.LanguageandMind(enlarged ed.)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edition的表示法。版本信息不属于题名,所以用正体。】

Clark, A.2010.Efficient, correct,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context-sensitive languages[R].Uppsala, Sweden:ProceedingsofCoNLL.【会议论文】

Firth, J.R.1957.PapersinLinguistics1934-1951[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UP”不再缩写。但“Publishing company”,“Co.Ltd.”等字眼应该删除。】

Hatim, B.& I.Mason.1990/2001.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M].London: Routledg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国内引进版英文文献的写法。】

McEnery, T., R.Xiao & Y.Tono, 2006.Corpus-basedLanguageStudies:AnAdvancedResourceBook[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Toury, G.1995.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M].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巴尔胡达罗夫.1985.语言与翻译(蔡仪等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著一般要把作者全名译出,此处只译了姓,考虑到这属于耳熟能详的译法,可以接受。】

黄立波.2009.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初探——以《骆驼祥子》的两个译本中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转换为例[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语料库翻译学研讨会”.【除非收入论文集,会议宣读论文以[R]表示,其后列出会议地点、举办单位“会议名称”即可。英文以斜体表示,会议地点用正体。】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2011.黑龙江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G].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汇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耳熟能详的译著,没有必要再把作者全名写出。此处译者不好界定,不写出。】

乔治·斯坦纳.1987.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庄绎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一般译著需译出作者全名。按第一个字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文内夹注还是以作者的姓提及。】

王寅.2001.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迪.2007.英汉称赞语及其应答的对比语用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博士论文只列出大学所在地及大学名即可,不必再添加“硕/博士论文”等字眼。】

徐盛桓.2011a.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4):1-12.

徐盛桓.2011b.心脑关系:语言研究的新视角[R].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徐盛桓从教五十周年系列讲座”.【同一作者同一年的文献,需在年份后面以a,b,c等字母标识。同一作者不同年份的文献,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

② 著作中的析出文献

作者.出版年.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如英文需加In)编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

示例:

Baroni, M., & Bernardini, S.2003.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ollocational differences in monolingual comparable corpora [A].In D.Archer, P.Rayson, A.Wilson & T.McEnery (eds.).ProceedingsoftheCorpusLinguistics2003Conference[C].Lancaster: UCREL.82-91.

Stubbs, Michael.1993.British tradition in text analysis from Firth to Sinclair [A].In M.Baker, G.Francis & E.Tognini-Bonelli (eds.).TextandTechnology:InHonourofJohnSinclair[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33.

许宏晨.2009.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述评[A].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9-69.

③ 期刊文章

作者.年份.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 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Laviosa, S.1998.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A new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ies [J].Meta43(4): 474-79.

廖七一.2000.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32(5):380-84.

杨连瑞、李绍鹏.2009.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J].外语学刊(5):147-51.

崔占玲、张积家、顾维忱.2009.藏-汉-英三语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J].现代外语(1):51-58.

④ 报纸文章

作者.年份.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出版月-日):版次.

示例:

台桂花.2007.水处理方程求解——2007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之热点难点技术政策研讨[N].中国环境报(04-10):5.

胡印斌.2001.“千余汉语词条入选牛津词典”的文化幻象[N].中国青年报(1-11):09.

⑤ 国际/国家标准、词典及其他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示例:

Baker, M.(ed.).1998/2004.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Z].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uttleworth, M.& M.Cowie.2005.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译)[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此处作者名未译出,仍按照英文文献编排。】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⑥ 专利

专利所有者.年份.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公告或公开日期).

示例:

姜锡洲.1989.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07-26).

⑦ 电子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如有)[论文作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Antony, L.2011.Antconc (3.2.2) [CP/OL].Tokyo, Japan: Waseda University.[2012-01-12].http:∥www.antlab.sci.waseda.ac.jp/.【网上软件】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2012.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1990-2012 [DB/OL].[2012-12-30].http:∥corpus.byu.edu/coca/.【有版权人的语料库】

IBM.2012.SPSS (17.0) [CP/DK].New York:IBM.【光盘软件】

Rosenblum, J.2008.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surpasses 10,000 members [J/OL].TranslationJournal12 (1):25-47.[2012-04-22].http:∥www.bokorlang.com/journal/43ata.htm.【网上期刊文章】

TIME Corpus of American English: 1923-2006 [DB/OL].[2013-03-20].http:∥corpus.byu.edu/time/.【未写出版权人的语料库】

程晓堂.2010.聚焦我国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出版谈[EB/OL].[2011-10-25].http:∥www.jyb.cn/book/jssf/201003/t20100302_343168.html.【一般电子文献】

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2005.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1.0版)[DB/D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光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