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3-12-03 08:20宋茹琼肖英洁高建平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服务区高速公路

宋茹琼,黄 涛,李 佳,肖英洁,高建平

(1.四川省成德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2.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重庆 400074)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功能系统,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对环境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必然面临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高速公路的可持续性发展指在保证交通体系经济、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解决好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小化[1]。服务区既是高速公路的基本附属设施,也是高速公路产业经济的重要“窗口”,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高速公路用户享受优质特色服务、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获取收益、地方经济大力发展的“三赢”格局,从而实现服务区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

1 可持续性发展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从宏观层次来看,表现为服务区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间的动态协调发展,从微观层次来看,服务区应提供优质完善的交通运输配套服务,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即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既要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增长,又要能保障其增长的质量,同时要强调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3]。

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服务区区域的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融入地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使高速公路大动脉和整个微循环网有机结合,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高速公路独特的优势和服务区所处区域特色资源,充分挖掘并拓展自身服务功能的同时,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4]。对服务区进行综合利用与开发,其功能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与周边社区共享的公共服务;驾乘人员差异性服务;物流节点功能;运输站场功能;休闲旅游服务;应急保障平台功能;高速公路绿化基地功能;农副产品展销功能;服务地方产业布局。

2 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2.1 评价原则

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是保证其运营的持久发展能力,以满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5]。

1)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

2)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高速公路现代服务融入当地社区,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目标。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环保措施的实施,使服务区建设运营中资源消耗负荷最小,生态破坏程度最低。

4)成本最小化。服务区建设运营应综合考虑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因素,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化。

5)具有可操作性。数据应易于收集,考核指标易于评定和监督。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定性分析可由评价者对各定性指标直接打分或做出模糊评判。

2.2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服务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将评价分为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3个方面,由此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即一级指标。将服务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按照不同性质分类,分别列入相应的一级指标之下,作为二级指标。针对服务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状态和影响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在二级指标下细化展开三级指标。在遵循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并建立“目标层—子功能层—准则层—指标层”的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6]。

表1 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标准的确定

评价指标确定后,根据各指标的特性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指标的属性值。对于无法定量的指标,采用专家打分形式进行评估。对于服务区项目,各指标间的量纲不同,必须将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尺度上。评价结果Ⅰ级(合格)、Ⅱ级(中等)、Ⅲ级(良好)的值域分别为0~6,6~7.5,7.5~9分。

3 基于集对分析的服务区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3.1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态势度

表2 a,b,c计算式

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将各评价指标值与它们相应的评价标准视为2个集合构成一个集对,并根据集对的特性对这2个集合从同、异、反3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在指定某一等级作评价标准时,对于社会、经济类指标,其联系度表达式中的同一度a、差异度b和对立度c可由表2得到[7]。对环境类指标体系,联系度表达式分别为a=N3/N、b=N2/N和c=N1/N。其中N1、N2、N3分别为符合Ⅰ、Ⅱ、Ⅲ级标准的评价指标数目,N为评价指标总数,且N1+N2+N3=N。

根据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中的a、b、c大小关系,可从表3[8]中分别得到同、异、反态势排序的3个态势度,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功能损害态势度ds、de和k。

3.2 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

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旨在反映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间的动态协调程度,根据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定义服务区的协调发展指数I为

(1)

I值越接近1,表示服务区在区域环境中的协调性越好,即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越强。当I分别为1.00~0.90、0.90~0.75、0.75~0.60、0.60~0.50时,评价结果分别为高度协调、基本协调、弱协调、不协调。

4 应用实例

4.1 成德南服务区基本建设情况

本文以成德南高速公路为例,应用模型(1)对其沿线的金堂、中江、盐亭、西充服务区进行可持续性评价。

成德南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中“成都—南江—陕西”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沿线各影响区是成德绵经济带拓展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产业扩展、转移的重要地区。各服务区的规划及区位特征见表4。

表4 成德南高速公路服务区区位特征

4.2 成德南服务区可持续性评价

鉴于成德南高速服务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本例以Ⅱ级标准为评价标准[9-11]。对于定量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结果见表5,定性指标专家打分结果见表6。

表5 定量指标数值及无量纲化结果

注:数据来源:调研采集数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6 定性指标专家打分结果(10分制)

应用集对分析评价方法对成德南高速公路沿线的金堂、中江、盐亭、西充服务区进行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见表7。

表7 成德南高速公路各服务区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值

由表7可知,成德南金堂和盐亭高速公路服务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持较好的协调度,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推动服务区的可持续发展。中江和西充服务区的经济态势度水平较高,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但由于其k值相对较小,今后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更加关注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对成德南开放式服务区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性评价,有效把握各服务区的优势与不足,对于重点指导服务区规划建设工作,带动成德南高速服务区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12-13]。

5 结论

1)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系数度量服务区可持续发展程度,提出了评价服务区可持续性的基本方法。

2)将研究成果应用工程实例中,表明该评价体系及方法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统筹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李柞泳,汪嘉杨.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杜玉林,闫志刚,王渝.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研究[J].华东公路,2012(2):94-96.

[4]彭军龙.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公路交通技术,2010(4):144-148.

[5]徐国光,黎志成.公路网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32(2):409-412.

[6]胡文友,胡国胜.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J].华东公路,2003(5):77-80.

[7]刘东,段晨,信红喜.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J].交通标准化,2008(10):23-27.

[8]张全胜,左庆乐.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定位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8(8):214-218.

[9]钟元菊,付军明,雷红尧.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设施规划研究[J].中国公路,2012(S1):285-287.

[10]吴鸣,黄永明.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新理念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0 (3):55-60.

[11]陈队永,闫小勇.各层次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配置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5):186-188.

[12]夏莹.论高速公路区域经济综合开发[J].交通标准化,2010(9):178-181.

[13]张忠民.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7):71-73.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服务区高速公路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高速公路与PPP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