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凤,范长秋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湖北利川 445400)
本文对1984至2011年间国内文献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辨证分型进行荟萃分析,以期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指导。
检索国内1984至2011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妊高征”)辨证分型的文献。纳入标准:①必须是发表于1984至2011年的中文文献;②研究对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③是临床研究而不是动物实验,各辨证分型中有确切的数据。排除标准:①动物实验研究;②各辨证分型无确切数据;③综述文章、教科书内容、读者来信、社论、述评等。
应用Revman5统计软件,对多个独立的统计量进行同质性检验,如P>0.05则认为同质,把同质的统计量进行加权合并,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校正。对具有一致性的统计量如t值、F值、OR值、χ2值等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出合并后的平均统计量。计算某些统计指标的95%可信限,计数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量资料采用合并检验。
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纳入本次分析文献15篇,累计病例1315例。
表1、2显示,采用同质性检验,将表1中脾阳虚等16种证型进行加权处理,结合脏腑辨证和气血阴阳辨证理论,13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临床证型依次为脾肾阳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血虚、心脾两虚和血瘀。
表1 13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辨证分型
表2 13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临床证型统计
表3显示,把上述6种证型的构成比进行两两比较。脾肾阳虚与肝阳上亢比较(OR=1.45,P<0.01),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比较(OR=1.43,P<0.01),肝肾阴虚与血虚比较(OR=4.17,P<0.01),血虚和心脾两虚比较(OR=7.03,P <0.01),其构成均有统计学意义,心脾两虚与血瘀比较(OR=0.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心脾两虚和血瘀为少见证型,不能作为常见证型之一,故13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辨证分为脾肾阳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和血虚4种证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包含妊娠水肿和妊娠眩晕,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以致肝失所养,出现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虚实夹杂之证,其中妊娠水肿多为脾肾阳虚。脾阳虚不能气化水谷,水湿泛滥、肾阳虚则命门火衰,膀胱不能气化行水,致使水湿溢于肌肤而为水肿,妊娠眩晕多为肝阳上亢,肝经失养。本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血虚4型符合上述病机特点,此分型与目前出版的教科书[1]分型大致相符,更适合临床辨证论治的需要。
表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6种证型构成比两两比较
上述分型能很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发挥中医药在子痫前期的治疗优势,尚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对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作出满意鉴别;(2)对包括血压控制不满意、持续性重度头痛或上腹痛、肌酐水平升高或肝功能明显异常、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子痫、肺水肿、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功能下降及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在内的终止妊娠指标没有明确规定;(3)去除心脾两虚和血瘀2个少见证型。而新近研究发现,血液高凝状态是子痫前期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且全身小血管痉挛会更加重组织器官的缺氧,极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血瘀论治可能为本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2]。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33-241.
[2]王剑,刘淑余,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