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在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中的演绎

2013-11-30 08:00王衍芳
关键词:戏楼彩画砖雕

王衍芳

(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安徽 亳州 236800; 2.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国民间美术在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中的演绎

王衍芳1,2

(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安徽 亳州 236800; 2.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亳州山陕会馆位于亳州北关的大地桥南端,始建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6年),因大帝庙本是一座戏台,又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民间俗称为“花戏楼”。主要论述了花戏楼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砖雕、木雕、彩画等民间艺术形式。

花戏楼;民间美术;砖雕;木雕;彩画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古称谯城,原为水陆交通要塞和商品集散地,盛产中草药,是我国古代四大药都之一。《关帝祠前创建戏台题名记》曰“古谯邑之城北,俯涡水,秦、晋、燕、齐、楚、豫、吴、越商贾辐辏,舟车云集,盖汴之北河之南一大都会也。”由此可见古时亳州商业的繁荣。

亳州山陕会馆又名大关帝庙,位于亳州北关的大地桥南端,因大帝庙本是一座戏台,又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民间俗称为“花戏楼”。花戏楼坐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高大宏伟,现存山门、戏楼、大殿、钟鼓楼等多座建筑。它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曰:“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圣楼,藻彩歌台。”山陕商人在亳会馆终于“壮丽恢宏,美哉轮奂”,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一 建筑装饰中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指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美术以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多数直接被它的创造者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各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

建筑装饰中的民间美术主要是指民众居住的宅居和村落周围的桥梁、牌楼、戏台、祠堂以及平民的陵墓建筑。还包括这些建筑的各种砖、石、木雕刻与彩画装饰及室内的家具陈设等。这些建筑在结构、装饰以及使用上,都极具民族民间特色,它们的建筑样式、装饰纹样与手法,都具有地域文化的特征。

二 民间美术在花戏楼建筑装饰中的演绎

花戏楼的建筑秀丽玲珑,雕绘精湛,别具一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的山门和戏台连为一体,山门是一座仿木结构砖雕牌坊建筑,戏台是一件砖雕、石雕、木雕、彩画集聚的艺术精品。下面将从民间美术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去论述花戏楼的建筑装饰。

1.民间砖雕。

民间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水磨青砖上雕刻物象或图案的一种艺术。清新素雅的砖雕大多装饰在大门、门楼、照壁、花墙、屋脊等处,使建筑物显得精细、清雅。砖雕艺术经历千年演变,明清时期砖雕艺术达到了顶峰,具有浓厚的装饰性,一般采用高浮雕和透雕的手法,刀法简练,造型和题材非常广泛。

花戏楼山门中间是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门楼,左右两侧皆为二柱单楼式门楼,额曰“钟楼”、“鼓楼”。整个牌坊为水磨青砖墙面,全身嵌满立体透刻而成的徽派砖雕,这些砖雕将各种人物场景融入于自然环境中,戏文、轶事、花鸟、鱼虫,神仙尽在其中,栩栩如生,层次分明,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如有“郭子仪上寿”、“白蛇传”、“吴越之战”、“王羲之爱鹅” 、“三顾茅庐”等50余种图案。

图1 鼓楼上的《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东侧鼓楼上额枋的通景三国故事的一出戏文,画中诸葛亮卧草堂,一书童在升火烧茶,诸葛均出迎刘备、关羽、张飞。人物形象采用多层透雕手法,透视布局合理,雕工精细。这幅画被雕刻得栩栩如生,诸葛亮卧室的窗户只有火柴棒粗细,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丝毫无损,可见当年工匠技艺之精湛。

从这些砖雕的内容看,大量地运用象征和隐喻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和审美价值观,使得砖雕朴素的外表下蕴藏着深厚的内涵。民间砖雕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砖雕不仅是装饰性的建筑构件,也是人们愿望展示的平台。

2.民间木雕。

民间木雕就是在建筑的木构件上进行雕刻装饰,或是用木料雕刻成独立的工艺品。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木雕装饰可以布满在梁枋、立柱、雀替、垂花等地方上。

明清时期公用建筑的民间木雕,多以瑰丽精巧的装饰手法,表现出耳目之娱的趣味。以花戏楼为代表的木雕装饰,艺人们将戏曲人物、演出的故事情节作为主要的雕饰题材。将戏台的建筑装饰和演出功能吻合起来,增加了花戏楼建筑的娱乐性和装饰性。戏台共雕刻戏文64出,其中檐枋上雕有十八出三国戏文,包括“诸葛亮用计破兵”、“三气周瑜”、“孔明七擒孟获”、“张飞夜战马超”等等。这些木雕作品,造型生动、人物传神、色彩明快、是难得的雕刻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图2-1 戏台精美木雕

花戏楼木雕装饰的艺术手法主要采用了线刻、透雕、减地平雕、圆雕等表现手法。其中以最具表现力的透雕为主要雕刻手段,从而使木雕作品突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从图片2-2可以看出,戏台上的木雕故事人物形象突出,夸张传神,造型复杂而具有写实性。木雕工艺成了富甲炫耀财富不可缺少的方式和舒展内心世界的手段,也成为民间工艺匠师表现技巧的水平。

图2-2 戏台精美木雕

3.民间彩画。

彩画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装饰手法之一,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它不仅保护木制材料的功能,而且是展示建筑装饰艺术的窗口。清代的彩画可分为官式彩画和民间彩画,官式彩画按等级可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民间建筑上的彩画不能采用宫廷建筑的做法,而是由当地匠师自由创作、构图、用色,因此绘画题材的选取更加自由,富有地方特色。

花戏楼除砖雕、木雕外,还有大量的彩画艺术,彩画有“伯牙碎琴谢知音”、“三借笆蕉扇”、“渭水访贤”、“夜观春秋”等,琳琅满目、构图优美、色彩其中仍以三国故事居多,有“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苦肉计”等。

图3 戏台彩绘

明清时期,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是有等级高低的规定。亳州花戏楼建筑归类于民间建筑,因此,色彩的变化不能高于清时期制定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中规定的等级。但是商贾们为了预示财富,往往雕梁画栋、五彩缤纷来表现他们的财大气粗。

民间砖雕、木雕、彩画在花戏楼建筑装饰中演绎,使建筑的装饰此时成为建筑与人对话的语言,传达着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山陕商人对待建筑装饰的精益求精的态度,渗透出他们追求完美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又源于山陕商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建筑是人文环境的一部分,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他们眼里,建筑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有血有肉有生机的有机体。山陕商人对于花戏楼的精雕细琢为后人留下了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

[1]胡俊涛.中国民间美术[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薛林平.中国传统戏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荣浪.山西会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戴志坚.传统建筑装饰解读[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薛正昌.宁夏砖雕与砖雕艺术[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6):70-75.

ClassNo.:J52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DevelopmentofChineseFolkArtinBuildingDecorationofHuaxilouinBozhou,AnhuiProvince

Wang Yanfang1,2

(1.Department of Art, Bozhou Teachers College, Bozhou, Anhui 236800;2.College of Art,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China)

Bozhou Shan-shan Guild Hall located in Bozhou,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Dadi Bridge . It was built in the year of 1656 of Emperor Shunzhi , because of the great temple is a stage and it was carved and painted in brilliant color , commonly known as “Hua Xilou”.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Hua Xilou building in tile carving,wooden carving,colored drawing.

Hua Xilou;folk art;tile carving;wooden carving;colored drawing

王衍芳,在读硕士,助教,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533),亳州师专校级课题(BSJKY0911)。

1672-6758(2013)04-0157-2

J529

A

猜你喜欢
戏楼彩画砖雕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