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思考

2013-11-28 02:57陈禹静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3年5期

[摘 要] 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视察时指出,要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这是总理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科学定位,为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在充分解析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建设战略支点给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新机遇,进而提出需要以“双核战略”、“一主两副”、“三业并举”、“平台构建”、“走廊构筑”、“机制体制建设”、“绿色发展”等七个载体撬起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支点。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西南中南地区;战略支点

[作者简介] 陈禹静,广西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03-0003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个地球。”支点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要路径。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其内涵可理解为:北部湾经济区要在西南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顶托和能量杠杆的作用。北部湾经济区应该是西南中南经济生产要素最集中、最活跃的区域,是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是各种经济活动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建设战略支点带来的新机遇

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广西的重视与支持,为北部湾乃至广西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速发展的机遇

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是一块“金”字招牌,是最为稀缺的软资源,标志着国家对一个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充分利用好这一稀缺的软资源,将可以放大政策效应,搭建更好的开放开发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广西、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推动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加速发展。

(二)加速开放的机遇

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在开放。关键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并举,要求对内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进一步加强与西南、中南等省区合作;对外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联合各方加快构建和完善大西南乃至中南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并积极开拓面向欧美日韩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全面开放合作,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面、多方位、多主体”的开放合作格局,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三)加速调整的机遇

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带来的压力,客观上为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动力和机遇。促使传统“外嵌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内生型”发展模式,实现外部拉动与内生发展并重,逐步提高内生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两化良性互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努力形成有较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北部湾城市群;更加注重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坚持走高端、低碳、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道路,构筑经济区强大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速创新的机遇

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关键是创新,既包括观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等方方面面,这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三基地一中心”,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以及广西发展创新型经济与社会等都是好机遇。这个机遇对北部湾和广西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长期的。

二、建设战略支点的路径

对于北部湾经济区而言,需要的是通过更多的载体撬起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支点,从而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

(一)“双核驱动”撬动“战略支点”的总抓手

“双核”战略既鼓励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联动又提倡竞相发展和率先崛起,形成区域互动、合作共赢的新格局,是广西构建中南西南重要战略支点的“路线图”和总抓手,是全面推进支点建设的核心战略。一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发展,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新优势,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建设发展为契机,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培育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城市群,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二是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关键是加快建设亿吨级黄金水道和水陆综合运输体系,通过实施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加快产业振兴,实现经济繁荣。要牢固树立向先进生产力靠拢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与粤港澳、珠三角地区的先进思想观念、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生产力、高效工作机制对接。要全面实施“东靠”战略,做足做好承接粤港澳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转移的文章,在承接中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扶持、鼓励、推动民营企业、“草根经济”发展壮大,形成以大带小、以小托大,大中小企业相互促进、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二)“一主两副”构筑“战略支点”的总框架

无论是点轴开发模式还是增长极开发模式,点的发展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实施“一主两副”发展战略,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发展极,对于推进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意义重大。“一主两副”中的一主指南宁市,两副分别指柳州市和梧州市。如果说,南宁是雁头的话,那么,柳州和梧州两个省(区)域副中心城市,就是两个翅膀。首先要全力打造南宁对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力促南宁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其次着力实施“壮腰工程”,加快柳州振兴崛起。腰壮才能身板硬。要给力柳州,重振桂中雄风,舞活西江巨龙。着力建设产业柳州、文化柳州和绿色柳州,加快柳来河一体化建设,助推柳州城市做大、产业做强。第三,要加快推进梧州市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粤桂合作特别实验区建设,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内生发展相结合,壮大特色产业和经济实力,拓展和提升城市功能。广西这只大雁究竟能飞多高,一定意义上,更取决于翅膀的力量。因此,要努力把柳州和梧州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的主要节点城市、北部湾经济区腹地中心城市。

(三)“三业并举”提升“战略支点”的经济实力

产业是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构建战略支点必须以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广西高端产业核心区。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支撑,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举,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三基地一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石化、农产品加工、电子、冶金、装备制造与汽车五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坚持“引进大企业与大量配套企业并重”原则,加快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强力推进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铁山港工业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钦州石化产业园成为千亿级园区。

(四)“平台构建”形成“战略支点”的有效载体

平台越大,“支点”才能越有力。因此,要从拓展、完善、打造三个层面加快若干平台构建。一是拓展优化开放路线,对外力促从中国—东盟10+1扩大至10+6(RCEP)的合作,对内加快推进与粤港澳、珠三角、云贵川渝、湘鄂豫赣的合作。二是完善现有开放合作平台,创新拓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务实推进泛北合作,加快建设钦州中马产业园、崇左中泰产业园,提升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功能。三是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积极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设立中越边境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建设中国—东盟水果、矿产、食糖、医药、橡胶、红木等加工和集散中心等为载体,做实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中心。

(五)“走廊构筑”拓展“战略支点”的增长空间

大力推进区域合作,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东盟各国进入中国的门户区域,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与东盟交往最便利、最重要的区域。通过加快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宁)—崇(左)经济走廊、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经济走廊、南(宁)—广(州)经济走廊、南(宁)—贵(州)—昆(明)经济走廊、南(宁)—长(沙)—武(汉)—南(昌)经济走廊等建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与各区域、各地区、各城市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积极提升泛北部湾地区、中南西南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联动效用,从而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在投资、贸易、产业合作与分工、资源开发、交通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六)“机制体制建设”完善“战略支点”的服务功能

北部湾要成为中南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制度创新,加快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好打造战略支点这一软资源, 争取获得更大的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和自主发展权,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以东兴国家开放开发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全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平台,力求发挥其改革探路者和先锋的作用。

(七)“绿色发展”优化“战略支点”的生态环境

围绕“绿色发展”主旋律,不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将产业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生态系统相对接,将经济目标与文化目标、环境目标相统一,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多项指标来衡量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地域分工明显、经济联系紧密、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集聚,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参考文献]

[1]中共湖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科学理论 建设“战略支点”[J].政策,2007,(8).

[2]崔忠仁.后危机时代广西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考[J].广西经济,2009,(11).

[3]庞志军.北部湾经济区:国家开放战略转型先行区[J].创新,2008,(3).

[4]杨亚非,陈禹静.北部湾经济区在中国—东盟制造业合作中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今日中国论坛,2013,(Z1).

[5]杨亚非,陈禹静.中国东盟合作视角下北部湾经济区推进泛北合作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