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娟 张德鹏 张春慧
[摘 要] 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旅游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旅游人才的供需表现出需求持续旺盛而供给乏力的局面。大量研究表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业界人才需求的矛盾是此问题的重要成因。文章基于高校、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三者的协同创新,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层面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 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2013Y0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全国高职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GLJKT201102001)
[作者简介] 罗美娟,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高等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张德鹏,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广东 广州,510520;张春慧,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广东 广州,51052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76-0006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1%。①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115所,在校生59.9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在校学生48.34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208所,在校学生为108.33万人。 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 年旅游业仅直接从业人数就达185.8225万人次。②这些数据一方面显示了旅游行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巨大的数量缺口,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在于国内旅游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行业内就业非常低。据调查,全国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仅在15%~25%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③ 对此,多数学者将其归因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导致的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业界人才使用的矛盾(马勇、魏卫、邓念梅,2008;阚如良、宇飞、胡春梅,2010;何建伟、赵新建、章牧,2010;郑向敏、范向丽,2010)。因而,旅游教育界与产业界一直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着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在中国期刊网中对“人才培养模式+旅游”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3年2月28日11:00,共有相关文献1138篇,对“人才培养模式+酒店”进行主题检索,共有相关文献367篇,可见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颇丰。
国外学者纽曼(2001)曾指出,“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内外部合作是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推进协同创新”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进一步指出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2012年5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指出,“2011计划”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见,将协同创新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已在宏观政策层面达成一致认同,而在微观的操作层面如何实施则是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探索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为导向,从高等学校、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础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1995)将其确立的协同(Synergetics)定义为一门关于“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的学问。简单来讲,“协同”即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有序架构、沟通合作使得整个系统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获得原来分散个体简单汇总所无法达成的效果。而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实现创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其有序架构,更为高效地实现创新。①
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教育界对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地推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中国期刊网中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3年3月1日11:00,共有相关文献98篇,研究者一致认同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并对各种创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唐阳,2012;朱颢东、李红婵,2013;叶仕满,2012;李道先、罗昆,2012)。
教育部和财政部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构建包括四个面向,即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需求及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征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涉及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社会(旅游产业)等主体,主要解决“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结果将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据此,本文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对人才培养模式较权威的定义是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所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1)两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2)三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3)四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多要素说。即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②其中,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未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三要素说中的部分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因此,“四要素说”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文汉,2001;李亚萍、金佩华,2003)。本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主要采用“四要素说”进行逐项分析。
(一)培养目标设计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确定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基本依据。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目标实际上主要指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或具有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现实的层次顺序是知识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把 “培养复合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即“通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精英教育”。①然而,作为对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极其敏感性的产业,旅游业的人才需求虽日新月异但核心要素依然是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精英教育的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低,且缺乏对行业的准确认识。从而无形中扩大了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出现行业内就业率低而企业又无法招聘到符合需求人才之间的“悖论”。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我们必须谨慎地审视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产业适应性问题,探索一种新的目标层次,即转向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的顺序。如表1所示:
具体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符合产业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能够满足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评价产业特征、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与未来变化趋势以及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有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图1)。简言之,就是基于协同创新,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就业的“高端对接”和“高位就业”。
(二)培养过程设计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旅游产业应用性强、产业环境动态变化性强、人才需求结构日益多元的特征使得“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并被认为是无法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按照设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与培养途径两个层面出发进行分层次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内容。
所谓的分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分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要区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据此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宽专结合”,而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虚实结合”;(2)培养途径的分层次。培养途径包括课内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其中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特别加强的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实习实践环节需要逐层推进,其中可考虑将认识实习安排于第二学期,专业课程实习安排于第三、四、五、六个学期,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于第七学期,而毕业实习安排于第八学期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方式。无论如何分层次实现实习实训工作,重要的是要体现层次性和完整性。此外,培养途径还包括一系列的非教学途径,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课余活动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如表2所示:
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关联性,避免二者脱节,并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定期的课程调整,包括周期性删减陈旧的课程并增加新的课程。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台湾高校的具体做法,在专业必修课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每两年对专业选修课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要求。而在课程体系的选择与调整过程中,学校、企业和社会是一个逐层向外推进而又逐层向内延展的过程。实现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现实人才需求→学校课程体系调整”的自外而内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如图2所示),以自内向外地实现“知识体系与能力配方案调整→企业所需能力与素质的满足→促进产业人才供需平衡”的专业人才培育过程(如图3所示)。
(三)培养制度设计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其中,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而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组合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 在既有的、较为完善的日常管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探索的是基本制度和组合制度的创新性设计。
其中,基本制度中的学年制度尤为值得关注,并已有大量的国内外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诸如“3+1”、“3+0.5+0.5”、“2.5+0.5+1”、“2.5+1+0.5”等多种类型的学年制度。其中,“3+1”的模式使用更为广泛,而“2.5+1+0.5”的模式成效最为突出。各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如表3所示。
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与走访调研,笔者认为,“2.5+1+0.5”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年制度。这种“学校——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能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强化教学与反思的系统性,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达到协调创新的根本目的。
(四)培养评价设计
人才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有力保障。在“校·企·社”三位一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设计中,应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不同类型课程的差异、学生实习实践效果的综合判断以及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因而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对单一课程学习的评价,而应以能力为导向,搭建“知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考核评价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改进方向。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书面考试,广泛应用口试、演讲、团队考核等考核方法。如对于各类实习,不能简单地以实习报告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而应当综合实习企业的实习表现评价、指导教师的综合判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实习个体的自我评价等多种内容进行360°评价。
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本身并无法保证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辅之以多种保障条件,如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要素。
(一)“双师型”与“双向型”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与“双向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是实施“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保障。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企业高管走入校园、教师走入企业着力打造“双向型”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走向企业,实现技能提升从而成为“技师+教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而言,为强化“双师型”与“双向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运用“派出去”的方式,通过分步骤安排专业教师进入旅游企业,强化教师的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旅游服务操作技能、设施设备应用技能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通过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和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来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建立包括在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二)校内外无缝连接的一体化实习实践基地
良好的实习实践基地环境是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在校内,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等深化理论教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第三课堂等课外学术活动完善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托专业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实习社会化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中,拓展实习基地建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有效提升实习基地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及本行业就业中的价值,逐步完善“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多部门的统筹与配合
“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对教学工作的多个环节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如课程体系的重新编排及课程的周期性更新需要教务处相关部门的许可与认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协力推进;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基层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等等。因此,多个部门之间的综合统筹和通力配合是必要的保障条件。
四、结 语
在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中,通常只涉及高校和学生两个利益相关方,在普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性人才培养。而由于体制缺陷,对于旅游管理在内的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常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以致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很难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进而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之间的悖论。
在对旅游产业发展特征、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端对接”为导向,以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双师型”与“双向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以“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递进式实习为手段,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希望据此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产业的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6).
[2]马勇,魏卫,邓念梅.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8,(S1).
[3]阚如良,宇飞,胡春梅.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对比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研究(季刊),2010,2(3).
[4]何建伟,赵新建,章牧.旅游管理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5][美]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7]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
[8]朱颢东,李红婵.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9]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10]李道先,罗昆.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现途径[J].高等教育管理. 2012,6(6).
[11]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5).
[12]文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