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胡税根
行政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政府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政府的公共生产力水平还是偏低的。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经济要转型升级,产业要转型升级,其实政府也需要转型升级,通过提高公共生产力,推动经济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存在的最大弊病就是政府的手太长,没有厘清市场与政府各自发挥作用的边界。
首先是政府对市场仍然有过多的干预,设置了过多的行政壁垒。比如能源、基础设施、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准入门槛还是偏高,民资很难进入。"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说了几年了,但其实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其次,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当市场遇到问题,政府更多地是用行政手段、财政手段来解决问题,应强调尽可能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典型的问题就是对房价的调控,采用了像限购令、国十条等等调控措施,但从目前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再次,就是对国有企业还有太多的保护,对民企来说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公正。举个例子,我们国家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差达到了3%左右,很多国家通过市场化调节这个数字仅为1%。这样一来,实际上是剥夺了储户的利益,也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政府要把伸得太长的手缩回来,进一步简政放权,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需要给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除了清理审批事项,还要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并通过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规范审批收费等工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激发社会的创业热情,增强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种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太钢(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韩瑞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完善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实现巡视全覆盖,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等,这一系列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举措,是对当前我国反腐败形势的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找准了腐败问题的症结,对有效遏制腐败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也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抓住机遇,做好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对“四风”问题、“三公”经费支出、会风文风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深化正风肃纪;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深化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预警机制;要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发挥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要加大对领导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查处力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形成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根除腐败产生的土壤,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