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雯
摘 要:还原现场”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观照,从而真正实现现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还原现场;现代文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73-02
一、学生对现代文学缺失兴趣的原因分析
现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一门基本而又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希望学生在了解、掌握现代文学基本知识、发展线索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各时期主要作家生平思想及创作活动,同时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文学审美力、思辨力的培养。
在我们课堂教学当中,如何让现代文学的人文内涵、审美力、思辨性作用于学生,关键还是要让学生阅读和理解作品。其实不管是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只有通过阅读作品,才能获得对某位作家风格特色或者某个时期文坛创作风貌的感性认识;也只有通过深入地阅读作品,学生才能对作品内涵、精神力量、艺术表现产生体会、思考和启示。
目前现代文学的教学也遭遇了一些困境,比如教学课时数被明显压缩,现代文学课程遭到挤压,但更突出的问题还是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的缺失,进而影响到对现代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学生为何会对现代文学作品提不起兴趣,试分析三点原因如下。
1.求学心态利益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受实用理性的影响,学生求学的心态也趋于实用、功利化。就现代文学而言,因为自身与市场(就业)对接不够直接,似乎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具有明显的效果,学生就会产生“现代文学无用”的怀疑心理,而更看重那些相对来说目标性、可操作性明确的专业及课程,比如新闻、秘书、广告、外语、计算机等程,平时热衷考各种上岗证以及英语四六级证书,对现代文学的课程就没有那么重视了,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学生不读、不听、不接受,或被动接受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只为了应付考试、考勤要求才来上课。
2.知识结构模式化。现代文学不少经典作品的选本,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已经接触过,比较熟悉的同时也缺少新鲜感,而且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接受,也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化的思路。比如讲《雷雨》就是控诉封建制度罪恶的,讲《骆驼祥子》是揭示黑暗的压迫人的旧社会的,这样的解读固然有道理,但如果只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形成僵硬的、单一的模式化的知识结构,既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削弱了经典作品的开放性,也直接导致他们对大学继续学习这些作品失去兴趣。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半生不熟”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现代文学作品内容历史化。“不读作品”已成为学生的通病。除了实用心态、知识结构模式化的原因以外,现代文学作品内容的历史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文学作品内容因时代感而带来的历史隔膜使学生产生距离感。
现代文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中国现代文学特殊的文化生存背景就是文学与社会变革关系紧密,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浓重的时代印记。历史发展到现在,我们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经济状况、政治格局、文化面貌乃至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文学的叙述背景、叙述模式、故事氛围、情节内容、包含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来说都已经相当陌生。青春写作、网络文学,韩寒、郭敬明等新生一代作家普遍受学生欢迎,而现代文学的作品,大部分同学都不感兴趣,即使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阅读,也是勉强应付,读起来也觉得味同嚼蜡,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对作品的历史内涵感同身受的认识,这也成为学生不爱看作品最重要的原因。“无用”心态、“半生不熟”的理解、缺乏认同感,这三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自然影响了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课程的热情。
既然学生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有赖于让学生阅读、理解作品,而这当中形成阻碍的关键因素又是历史隔膜,那么“还原现场”来消除历史隔膜可以成为一个突破途径,在这过程中教师可思考如何运用更合理、更成熟、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呼唤、吸引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以及热爱,还原经典的本来面目,让他们触碰到这段鲜活的历史,感受到新鲜生动的人与事,体验不同的文字的美,从而深受熏陶,获得启迪,这样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干巴巴的说教,也能走出阅读作品时只读“我”喜欢的或者对我有用的误区,拓展眼界和开阔心胸。
二、“还原现场”是消除历史隔膜的有效途径
所谓“还原现场”,就是要还原作家生活和创作的历史现场以及作品产生、接受的历史现场,教师对于作家、文学的讲析,要注意放置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宽阔视阈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情境再现,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的兴趣,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实现自我观照。
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探究的兴趣
鲜活的历史事实总是能激发人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某位作家作品时,如果结合作品创作情况、内容,适当做些历史事实的呈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继续关注的兴趣。比如,讲五四早期的白话诗,可以适当讲讲胡适和梅光迪的笔战,胡适的一首千字应战诗《答梅觐庄——白话诗》全部用白话写成,此诗既直率有趣,又生动坚定地表达了白话可以写诗的主张,学生读起来会饶有兴致,并顺势对胡适的其他白话诗《希望》、《蝴蝶》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再选择其他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等诗人的相关代表作,学生就能慢慢进入到五四文学革命刚刚兴起、产生的那个现场,感受早期五四学人为白话诗作出的努力,并大致把握到诗人各自的风格特点。
2.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作品
“还原现场”不仅可以让学生顺利进入“现场”,同时还能使他们融入到作品的情境当中,对作品的人、事、景、物形成切身感知,对作品表达的情感、思想内涵产生共鸣和思考,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有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情感感受和审美体验的目的。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并配合相关图片的展示,带领大家进入那样一个如梦如幻、似桃源仙境的地方现场,通过这样的氛围营造,学生更容易体会湘西这片土地特有的淳朴、美好的人情美以及湘西人民积极进取、充满原始强悍生命力的一面,对翠翠、傩送等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美有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对沈从文轻淡的叙事、流动的抒情、散文化的笔法,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也有了直接的体验,在感受自然、清新、明净、优美的同时荡涤他们的灵魂,抚慰他们的心灵。教师在这时还可以进一步介绍沈从文的创作动机,用《长河/题记》中沈从文自己的话来还原当时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体会到《边城》不仅是一首优美的田园牧歌,更是一首带着温柔和痛惜情绪的怀旧之作,是作者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曲折表现。引导学生仔细体味作品美好中夹杂的淡淡的惆怅,并思考这出爱情悲剧的原因,还可启示学生品味结尾的悬念所带来的开放性,这样学生对《边城》所透出的人生悲喜、艺术基调、手法包括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文化意识都会有较深刻的感知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眼光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眼光,就是让学生逐渐具备客观、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不盲从、不轻信,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作品做出较客观的理解和评价,这也是对人的思维教育的深化。
现代文学的许多作品成为经典,却也让学生望而却步。通过还原相关现场,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经典并不是纯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受到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作家写出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又经历了怎样的接受过程,产生过哪些影响,从而对作品的价值意义作出更理性思辨的评价。
文学经典的确立往往有多种因素的作用:“内部因素,包括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外部因素:包括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以及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价值取向;中介因素:包括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发现人。”也就是说作品内涵、艺术价值、意识形态以及时代思潮、读者趣味、“伯乐”是谁等等都能左右文学作品某一时期的地位。因此教师可以还原不同作品的接收场,以便对作品的历史价值有更准确的定位。比如在讲析巴金的《家》时,可以通过对《家》形成的时代思潮、群众追捧、文学史定论等三方面来还原《家》经典地位确立的过程,再通过对《家》创作得失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审美价值有时并非唯一的原则,打破他们盲目崇拜的心理,培养理性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眼光。
4.启示学生完善自我
“还原现场”并不是沉迷在过去的历史当中,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提高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当学生在看清这段历史风貌、对作品有了透彻领悟之后,还可进一步启示学生跳出现场,用超脱的眼光反观作品,并联系现实、联系自身,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自身的人生素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方面在于它具有现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性、普及性,这些作家作品,既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又能超越时空限制,给人带来感动、震撼、共鸣和启示,教师在作品解析完之后不妨可以留点时间,跳出现场,回归当下,启发学生思考作品当中的故事、人物、情感、思想于我们今天有何意义。学生在这时也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比如在讲《家》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是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但觉新、觉慧还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当我们面对家里安排好的前途、工作时,我们该怎么做?这样的启发式教育,不仅将作品与现实相沟通,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启迪人生智慧。能让学生在观照他人的同时,学会观照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将来能适应社会、贡献社会,而这也正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总之,触碰“现场”,能够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的热情;沉浸“现场”,让学生能透彻理解作品;反思“现场”,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眼光;超越“现场”,能启迪学生获得对自身的观照和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距离感,更好的接近、感知、理解作品,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思维、锻炼他们的理性思维,使他们的身心品格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实和提高,实现设置现代文学课程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9-21.
[2]温儒敏.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J].中国文化研究.2001(1):87-91.
[3]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