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写心

2013-11-26 02:19王小云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刘禹锡

王小云

摘 要: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历史积淀中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影响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而对于刘禹锡咏史诗的思想性、艺术性,前人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刘禹锡咏史诗创作背后的蒙古、畏君、崇德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刘禹锡;咏史诗;传统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02-02

“文化心理是人的心理的价值的一面”,[1]包括人格尊严和理想人格等内容。由文化表层现象积淀成的文化心理,“不只是一种理论学说,而已成为某种实践的现实存在”。[2]根据李泽厚先生的解释,文化心理就是常常谈到的“民族性”、“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等。它是“‘表层经历长久的时间过程积淀而来,其中包括自觉的文化教育(如古代的‘教化政策)和不自觉的风俗习惯。”[2]这种文化的传承中,每个人都烙下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文学作为人学,是人的生命体验的表达,也是这种文化潜意识的流露。

一、传统文化心理和咏史诗

文化心理是是咏史诗产生和兴盛的一个因素之一。这其中包括尊古心理、忧患意识和讲究含蓄的审美心理。

首先,重史尊古的历史心理。“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古代先人,与天相比,敬天重人;与来世相比,关注当世。因此,在古代的政治生活中,祭祀和著史成为重要的内容。在这样的传统下,形成了一种向前人看齐的潜意识。传统文化心理认为,开明的制度存在于历史,美好的道德存在于古人。咏史诗中对现实的感叹总是掺杂着对过去历史的向往。

其次,防患未然的忧患心理。“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先天的忧患意识。”[3]这种忧患意识沉积于人的内心,形成一种潜意识,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担忧伤感,“忧来无方,人莫知之”。正是这种忧患心理下的文人士子,拥有对于家国天下,黎明百姓,文化衰微的担忧。“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生”。因此,借鉴古人兴衰得失的经验,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

最后,委婉含蓄的审美心理。中国独特的审美心理也是咏史诗产生的文化心理因素之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持中”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从《诗经》的比兴传统起,中国文学就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因此,古代文人借用历史以抒发对于现实状况的不满或批判,除了和古代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环境有关,还和追求含蓄的文化心理有关。

二、传统文化心理和刘禹锡的咏史诗

上文分析了咏史诗产生的文化心理,下面将分析传统文化心理在刘禹锡咏史诗中的具体体现。重注儒术的家庭环境加上他“自幼聪明好学”,刘禹锡储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他的贬谪经历,又使他历览古迹。历史知识结合实践经验的触动,刘禹锡创作了大量的咏史诗。“他的咏史作品有三十七题,四十三首。”[4]其中的传统文化心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古心理

正如上文所述,中国的重史文化产生了崇古的文化心理。崇古心理,既是咏史诗产生的主要心理因素,也是在咏史诗中体现最多的文化心理。刘诗中崇古的文化心理主要体现在对人事变迁和盛衰更迭的感慨,从而引发出现实的借鉴意义。这类诗有《蜀先主庙》、《经檀道济故垒》、《金陵五题·台城》、《金陵五题·石头城》、《金陵五题·乌衣巷》、《金陵怀古》、《三阁辞四首》、《馆娃寺》、《故洛城古墙》等。这类诗歌又可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

第一层:感叹世事的变化,遗憾繁华的遗失。这一层主要停留在伤感怀想的感性心理阶段,从对过去的怀想中获得某种精神补偿。如:《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历史的旧迹还在,可是繁华做了“寂寞”。这“寂寞”是城更是人,是诗人对于前人的那段时光逝去的无奈。《金陵五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雕栏玉砌的亭台楼榭在历史的变迁中,更换了一代又一代的主人。曾常在“王谢”之家筑巢的燕子现在纷纷飞入“百姓家”。恐怕,这归入“百姓”之家的是曾经的“王谢”贵族而非是燕子吧。《君山怀古》“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当年的“属车八十一”的秦始皇的神威早已“尽”,这里只剩下了被他下令烧毁的一片荒山还在瑟瑟的寒水中存在。

这类诗歌中,诗人在面对这些历史上层有过风云变幻的古迹,总有一些遗迹勾起他对那段历史的怀想。这惆怅正是传统的崇古文化心理的影响在情感上的表现。这一层次还有《七夕二首》、《巫山神女庙》等以历史上的传说故事为内容的的诗作。

第二层:总结历史,以史为鉴。透过第一层的感性层面,刘诗中崇古心态还表现在诗中对历史理性思考的精神层面。如:《蜀先主庙》“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备因其善贤用能而开蜀国,立“三足”,成就了流传千秋的“英雄”美谈。但是他的继承人却是“乐不思蜀”的无德无能之人,最后蜀国被魏国所破。刘禹锡在对刘备创下的基业毁于刘禅之手的讽刺中,映射了唐朝统治者的后代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的不满和警醒。《韩信庙》“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功高盖主而招致祸害,是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允许有其他人的存在来威胁自己的独尊地位的。因此,当作为臣子的势力已经威胁到统治者的利益时,这时往往就会出现或被夺权、或遭猜忌的危险。刘禹锡正是用韩信之事来对这种现象的思考。同样内容的诗歌还反映在《题欹器图》中。这类诗歌中,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在经验教训中总结规律,从而从第一层面的感性感慨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

(二)畏君心理

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伦理文化。家国同构的制度下,“家天下”成为传统。君王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家族的最高尊长。“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家庭的扩展,国家实际上是个大的‘家”。[5]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文人与君王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心理。一方面,他们看待君王就像父亲,因为全天下百姓都是国君的“子民”。所以在古代,“孝”成为选拔官吏的一个标准之一,他们认为在家孝则会对君忠。另一方面,专制的制度,文人的人生价值实现需要得到君王的肯定。所以文人臣子对于君王又产生了类似于妻子对丈夫的“敬畏依赖”心理。刘禹锡的咏史诗中体现出这一文化心理主要在将咏史诗和怨妇心理相结合的诗中。

《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看见皇上仪仗时的满心期待,到希望落空的结果,写出了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时的痛苦内心。借陈皇后的期盼表达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心理。但是希望越大,最后失望的痛苦也就越大。《咏史二首有所寄》(其一)“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自己是被君王冷落的“失意人”,所以在友人被重新起用时,他向友人提醒不要忘了自己现在还是被贬在外的处境。《秋扇词》、《团扇歌》,化用班婕妤的《怨歌行》,表达后宫女子的命运如扇子般凄惨。

对夫君的从属地位,对君王的依赖地位,“君为臣纲”是“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的结合体。中国的文学史上,从屈原的《离骚》起就形成了一个以男女比喻君臣关系的传统。所以,诗人以女子的口吻,表达被弃的凄凉。除了有诗人出于对传统女性的人文关怀外,还有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更能懂传统女性这种既敬畏又依赖的文化心理。

(三)崇德心理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理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6]在“崇德”的文化心理下,对统治者要求以德治国,实行王道。统治者的道德对臣下百姓具有表率作用,“上行下效”。而对于个人则是形成了以德为核心的人格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有的追求首先建立在“仁义礼智信”的德性修养上。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基础上,再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且在实现社会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智”也是需要“德”的约束。刘禹锡咏史诗的崇德心理主要表现他对先贤的赞赏和对他们所遭受的不公待遇的不平两方面。

首先,歌颂先贤,《咏史二首》“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诗人对卫青的门客中,趋炎附势转投霍去病门下之人露出了鄙夷不屑之情;而高度赞扬了不肯离去的任少卿。最后的这两句则是由历史转向现实,表达诗人始终如一的坚持。同样的内容还有《咏古二首有所寄》的第二首。“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这是以爱情的坚贞来象征对理想的坚持。《经伏波神祠》诗中还原历史上征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的马援能将形象。公侯之位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因而,“自负霸王略”的他,根本就看不起那些凭借裙带关系而得封的“恩泽侯”。《观八阵图》诗中,刘禹锡高度称赞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赞赏之情。诸葛亮在中国历史评价中的伟大除了他的才能之外,更主要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竭力尽忠的道德形象。

其次,为先贤不平。刘禹锡咏史诗的崇德心理,除了表现在诗中直接地赞赏怀念“先贤”,还表现在对“先贤”经历的不平。传统教育以德为最高追求,现实却是那些投机取巧之徒占据高位。所以,怀才不遇也就成为坚持自我理想的文人经常遇到一个现实困境。这正是崇德文化心理的反面表现。这类诗如:《咏史二首》(其二)中“明王道”的贾谊沉居下僚,却使“工车戏”的卫绾“居贵位”。诗人为贾谊道不平,也是对现实中小人当道而自己遭贬的不满。《学阮公体三首》“信道不从时”的独立人格,却经受“暗室可欺”。而诗人又以“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来自励,坚贞不肯屈服。就是因为崇德,所以忧国忧民;因为崇德,所以又不肯向世俗低头。所以,诗人只能在对古代先贤的赞叹怀想中纠结着现实的痛苦。

三、结语

文化心理由文化积淀而成,又影响着人们再造文化。刘禹锡的咏史诗是中国文化心理的结果也是这种心理的表达。他尊崇历史,所以怀念过去,想要借历史改变现在;他敬畏君王,所以更能体会女子的不幸;他崇尚德行,所以不愿同流合污。

参考文献:

[1]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3.

[2]李泽厚.说文化心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79.

[3]陈向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7.

[4]赵望秦,张焕玲.古代咏史诗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1.

[5]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3.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5.

(责任编辑:宋 佳)

猜你喜欢
刘禹锡
赏牡丹
陋室铭
刘禹锡买镜
刘禹锡:半生坎坷天涯远,归来仍如少年郎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
刘禹锡与《陋室铭》
漫画
刘禹锡愤写《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