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惠,徐金枝,孙 波,刘 蕾,陈爱丽,仲济法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尿失禁是中风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不仅是褥疮、泌尿系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改善尿失禁症状、减少漏尿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方法很多,而针刺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用头穴足运感区配合电针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30例病人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重症科的住院病人,病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5.07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3个月;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性别、中风病组成、年龄分布、病程、日排尿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表1 两组性别、中风组成、年龄的比较
由表1示,经χ2检验,两组在性别、中风组成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经两样本t检验,两组在年龄上,P >0.05,无统计学差异。
表2 两组病程和治疗前日排尿频率的比较
由表2示,经χ检验,两组病程、治疗前日排尿频率比较,P >0.05,无统计学差异。
中医采用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中风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西医采用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的研究者;②病程在3~6个月内的恢复期患者;③发病后出现,病情稳定后仍存在尿失禁、尿频、尿急等症状的患者,年龄在40~75岁;④发病前排尿功能正常,病情稳定后,虽然尿失禁不严重,但较发病前有明显的尿频(夜尿大于等于4次)、尿急症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⑤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语言功能不影响一般交流;⑥日排尿频率测试Ⅲ度以上(包括Ⅲ度)。
①其他疾病即非脑血管病引起的尿失禁;②合并有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严重的尿路感染等能造成排尿功能异常的疾病;③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如痴呆患者;④年龄在40岁以下,75岁以上者;⑤日排尿频率测试Ⅲ度以下者;⑥有严重的凝血机制异常或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⑦不能忍受针刺的疼痛而不能坚持治疗者。
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进行基础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和中风的常规用药治疗。针具采用华佗牌不锈钢毫针ø0.40×40 mm;电针选取常州英迪(KWD-808I)电针仪。
选穴:双侧足运感区、八髎穴。操作方法:患者排空小便,取侧卧位,针刺足运感区,沿头皮快速进针,进针角度为针体与皮肤呈15°,以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为度,待指下有吸针感时,行频率约100次/min的快速捻转法,持续0.5 min;15 min后同样行针1次;30 min时再次行针后出针。针刺八髎穴,直刺0.8~1寸,行补法,使针感向下腹部放射,并有酸、胀、麻等感觉。八髎穴电针连接方法:八髎穴两侧交叉(同侧上髎穴与对侧中髎穴,同侧次髎穴与对侧下髎穴)连接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脉冲宽度τ:(0.5±0.15)ms;脉冲重复频率 f1=(1±0.5)Hz~(100±1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2次,每隔6天休息1天,14天为一疗程。
予以常规针刺。选穴:百会、中极、关元、膀胱俞(双)、肾俞(双)、三阴交(双)。操作方法:患者排空小便,取侧卧位,百会常规消毒后,沿头皮快速刺入,进针角度为针体与皮肤呈15°,深度以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为度,行快速捻转法,频率约 100次/min,持续0.5 min,令局部产生酸胀感,15 min后同样行针1次,30 min时再次行针后出针;中极、关元进针方向为针尖朝向会阴部,深度0.8~1寸,其余诸穴均直刺0.8~1寸,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2次,每隔6天休息1天,14天为一疗程。
采用日排尿频率[4]测定标准,分为Ⅳ度。Ⅰ度:白天可随意控制排尿,一般3~4 h排尿1次,夜尿1次或无;Ⅱ度:白天可随意控制排尿,一般2~3 h排尿1次,夜尿2次;Ⅲ度:白天有时不能控制排尿,一般1~2 h排尿1次,夜尿3~4次;Ⅳ度:白天不能控制排尿,一般0.5~1 h排尿1次,夜尿4次以上。
痊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基本消失,排尿频率测评达Ⅰ度;显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排尿频率测评提高Ⅱ度;有效:尿频、尿急症状有所改善,排尿频率测评提高Ⅰ度;无效:尿频、尿急症状无改善,排尿频率测评无提高。
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 3。经 χ2检验,χ2=6.882,P 值 =0.076,P <0.05 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头穴足运感区配合电针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例
中风后尿失禁属中医“小便不禁”范畴。主要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尽、小腹拘急引痛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肾与膀胱,小便不禁者多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肾虚下焦冷,其气下通于阴,不能维持机体的水液代谢,故出现小便不禁[6]。膀胱者州都之官,有贮尿与排尿的功能。肾与膀胱相表里,位于下焦,“下焦如渎”,功能失常后,不能温煦、利水、司开阖,气化失常而排尿不能自控。针刺百会、中极、关元、膀胱俞、肾俞、三阴交等穴能有效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治疗尿失禁。百会为膀胱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总督一身之阳气,其脉上达于脑,下连足太阳膀胱经,能达到收摄升举的效果。中极、关元为任脉之要穴,为人体元气之根本,可补肾壮阳,使之固摄有权,针刺可增强膀胱气化功能,鼓舞膀胱的开阖有度[7]。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中极穴下浅层分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深层有髂腹下神经走行。膀胱和直肠的功能由髂腹下神经支配,故针刺中极穴可以直接调节膀胱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排尿和漏尿次数。关元为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又为小肠经募穴,针刺关元穴能激发丹田之气,振奋肾气,使之固摄有权,鼓舞膀胱开阖有度,小便得以正常地贮存和排泄。针刺中极、关元还体现了腧穴的近治作用,即可以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临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三阴交为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有通利水湿之功。肾俞、膀胱俞既为膀胱经穴位又为背俞穴,针刺可达补肾固摄之功。另外,从现代神经生理学角度讲,针刺上述两穴可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尿道括约肌收缩,同时使膀胱逼尿肌舒张,从而使膀胱的容量变大,使排尿的次数减少。针刺上述经验要穴,体现了经穴的近治和远治作用的结合,可以达到温补肾气、调理三焦气机的作用,使肾气充足,膀胱开阖有度,减少排尿次数,取得显著疗效。
尿失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发生病变,此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旁中央小叶区。损伤后,大脑对脊髓排尿中枢的随意控制功能消失,大脑失去对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收缩及舒张的功能控制,不能产生尿意而发生尿失禁。足运感区是旁中央小叶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针刺可提高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的调节,使括约肌、逼尿肌的舒张及收缩功能恢复正常。骶髓2~4的侧角细胞是控制排尿的脊髓中枢,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8]的神经纤维是由骶髓2~4的侧角发出的,为脊髓副交感中枢。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分别位于第1~4骶后孔,其穴位深层分别走行第1~4骶神经后支。针刺八髎穴可以直接刺激骶2~4的神经根,使膀胱内括约肌和逼尿肌有规律的收缩与舒张,从而形成排尿反射[9]。采用电针,选用连续波,交叉连接电极,更能有效的兴奋肌肉神经,提高了膀胱的肌力、肌张力,增强尿道收缩力而抑制了膀胱的排尿功能。电针八髎穴能疏通经气,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促进没有完全失去功能或在抑制状态下的神经纤维再生和修复,且能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使神经功能得以修复,排尿障碍得以恢复,从而治疗尿失禁。
总之,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很多,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针刺头穴足运感区配合电针八髎穴对改善患者的尿失禁频率、程度、夜尿次数的疗效明显优于经验要穴。
[1]贺军.开窍醒神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6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6):19 -20
[2]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罗文舒.针灸任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13 -14
[4]Fall M,Lindstr MS.Electrical stimulation:A physiologic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J].The Ur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91,18(2):393
[5]何逸均.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6]朱志强.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39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75 -76
[7]李俊纬,钱拉拉,委冉,等.耳穴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C]//2011年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57-58
[8]喻巍,赵惠,孔波,等.电针八髎穴配合补肾固本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37-39
[9]柏强.针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尿潴留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8):1079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