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性和商业性探讨

2013-11-23 02:21:18张晓红河海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南京2111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3期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马氏

■ 张晓红(河海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南京 211100)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性

作为一位有争议的思想家和历史人物,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君主论》(The Prince)、《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Discourses on the First Ten Books of Titus Livius)、戏剧《曼陀罗花》(Mandragora)等。他作为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外交家和“值得一提的近代欧洲军事著作家”,早已享有盛名,马基雅维利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构想曾在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史的潮流中掀起巨大波澜。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学术批评也是波澜起伏、经久不息。他的著作曾被希特勒供奉为枕边宝典,也曾被卢梭追捧为共和党人的教科书(谢惠媛,2011)。

马基雅维利被尊为“西方政治学之父”,他不加粉饰的功利主义国家主权说影响巨大,其政治性显而易见。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基雅维利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通过铁血的军队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学当作一门实践学科,将政治和伦理区分开来,把国家看作纯粹的权力组织。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他认为共和政体有助于促进社会福利,发展个人才能。但他同时认为,当时的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最短小的一部作品,也是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在他死后出版,却引起了众怒。总的来说,《君主论》属于给君主的建议书,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题材。它阐述了一套统治权术思想: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

马基雅维利的独特之处是他的谏议完全超脱道德——他的真正的道德定义是能力和实效,他把能力和实效提升到道德品质的高度,而不用伦理道德这类词语(乔纳森·哈斯拉姆,2009)。他认为政治上只有成功与失败,谈不上道德,这就是著名的“政治无道德”的政治权术理论(李硕豪,2010)。“目的说明手段是正当的”。只要目的正当,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这些也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外儒内法”的思想构成和政治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中国古代韩非思想比较

国内学界就经常将马基雅维利与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做比较研究,存在着大量关于两人思想比较的专著和论文,韩非因其关于“势、术、性恶”的观点而被称为“中国的马基雅维利”。 两者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时代背景相似,都处于政坛腐败、社会动荡、战火连绵的时期;仕途经历相似,虽然曾担任过高层职务,但实际上都未得到重用;都主张性恶论;由于认识到道德的有限性,两者都重视法律的作用,表现出非道德主义的倾向;都把现实利益作为行为标准,重视环境的变化;两者都讨论的是成文法。

但区别也同样显而易见:韩非力主宗法社会结构中的、以君主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权力理论;而马基雅维利则赞成以公民自由为基础的、受权力制衡的国家权力运作。韩非的思想与中国文化的特质和战国社会的特点有关,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则与欧洲思想文化背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和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两人的政治思想都达到了两个不同思想文化系统所能容纳的理论逻辑高度。

对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误读

在马基雅维利著书立说的时代,他那不加掩饰的谈吐势必令人震惊。实际上,更确切的说,他的著作之所以惊世骇俗,不是因为他不道德或者邪恶,而是因为它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对抗性的道德基础上:它关注世界的焦点不是精神,不是来世,而是今世(帕提克·科里,2003)。

在某种程度上,“马基雅维利主义”已成为权势欲望过重、过分强调权术、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这种经过简化的理论更因希特勒、墨索里尼等自命为马基雅维利主义门徒而变得愈发臭名昭著。最新版的《钱伯斯英语词典》就把马基雅维利当做一个形容词,解释为“政治上狡诈的、肆无忌惮的、为得到权力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不道德的、机会主义的”。然而,这种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不断被简化的定义,显然不是马基雅维利本人的思想理念和政治主张的集成,而是聚焦为帝王之术和驭人之道,这就为研究和理解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商业性带来巨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就必须从研究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各种研究传统开始谈起。在400多年的时间里,马氏主义从未远离舆论的视野。在各式研究传统中,特别是心理学研究(例如人格和社会心理)和进化论传统中一般认为(汤舒俊、郭永玉,2010),马氏主义者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和行为:使用操纵性策略,在人际互动中使用如劝说、欺骗等可能的手段使他人服务于自己的利益;玩世不恭的认知,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他人,将他人视为可操纵与可利用的对象;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传统道德的漠视。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商业性

马基雅维利是一个研究人类本性的出色学者,他观察了人们在特定环境中会怎样行动、研究社会想象的聚焦点,并由此引出对现实社会和人类历史的人性论解释(亚历斯泰·麦克尔平,2000),这在商业行为中显得尤为重要。马基雅维利主张,人的行动从根本上出自人性又受制于人性。人性可能表现为善,也可能以恶的形式出现,甚至在很多场合是盲动的。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沉浮,他的主张无疑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就马氏主义的商业性而言,目前来说,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莫过于绩效和社会经济成功。

绩效是指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实践中的盈利性组织十分钟情于高绩效的业务员,而高绩效的业务员又高度认同马基雅维利主义。研究发现,高马氏主义信仰水平对于高绩效的决定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它仅在以下情境中成立: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往时;当情境中要求的规则与限制最少,并有即兴发挥时;情绪卷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Wilson等,1996)。由此可见,直接的人际互动是发挥作用的前提,没有人际互动,就谈不上操控;有决策和行为的自由,才有马氏行为表现的机会;马氏主义行为拒绝情感卷入,无情才能无所不为。也由于此,马氏主义者能够充分控制情境:通过集中于目标,分析信息,为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选择策略。

但是Wilson等(1996)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有关马氏主义者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允许欺骗,马氏主义者的策略通常在短期关系而非长期关系中有效。因为欺骗将会被发觉,会导致关系破裂和报复。那些显示马氏主义者在人际情境中更有效的研究通常有实验室实验的特点。

职场中的马氏主义者会不会得到更多的个人收益和更快的职务晋升呢?研究者结合不同的行业进行了探索。对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进行研究显示,马氏主义分数同收入和地位并没有显著相关性,甚至还直白地表现出了高度职业操守的会计师行业对马氏主义的排斥。在研究美国银行业的马氏主义时显示,银行业从业人员薪水与马氏主义的得分无关。研究还证实马氏主义与市场营销业的成功无关,甚至有针对零售业研究表明,马氏主义与社会经济成功不是正相关,而是负相关。而马氏主义分数越低的被试,其更可能被提升至更高的管理层级和被给予更好的待遇。

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社会经济成功是无关的,甚至负相关,这样的结论在令人颇感意外的同时,是否也在昭示心黑脸厚也要付出高昂代价?因为工商业并非仅是短线交易,更是长期博弈。不同研究者结合特定的职业群体对马氏主义进行了测定,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并深化了人们的认知,但是由于样本固有差异、被试类型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混淆甚至自相矛盾的结论。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已被证实和精神病性初期(如说谎、操纵、夸张、缺乏同情心)和精神病性中期(如焦虑、倾向厌倦、缺乏可操作的长远目标)正相关。研究者用结构核磁共振扫描发现,高马基雅维利主义信仰水平的售货员在基底神经节、前额皮质、脑岛和海马体灰质都发生了改变。

结论

在无数名人的渲染和长期的简化、误读中,“马基雅维利主义”已经愈来愈偏离了马基雅维利本人所表达和传递的意义,它所代表的不择手段的负面印象似乎也已经定格,这也使得马基雅维利主义本身的政治性、商业性的研究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从二十世纪上半叶起,马基雅维利就已受到我国学界的关注。总体的倾向是情感性的、流行性的思考较多。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中国大陆的马基雅维利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做深入全面的学术梳理和评述工作。作为一项能够激发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兴趣,并且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研究必将继续繁荣,然而,当前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深入研究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性和商业性,对于思想史、厚黑学、商业博弈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1.谢惠媛.善恶抉择:马基雅维利政治道德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马基雅维利著.潘汉典译.君主论[M].商务印书馆,1985

3.[英]乔纳森·哈斯拉姆著.张振江,卢明华译.国际政治前沿译丛:马基雅维利以来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李硕豪.当代中国大学内部权力运行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J].现代教育管理,2010(2)

5.[英]帕提克·科里著.刘佳译.西方文化图文速读:马基雅维里[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6.周春生.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8

7.汤舒俊,郭永玉.西方厚黑学—基于马基雅弗利主义及其相关的心理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4)

8.[英]亚历斯泰·麦克尔平著.张静敏译.马基雅维里教你做:《君主论》指导下的现代商业竞争[M].海南出版社,2000

9.Wilson,D.S.,Near,D.,Miller,R.R.Machiavellianism:A Synthesis of the Evolutionary and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6,119(2)

10.Palmen,Hanneke,Vermande,Marjolijn M.Machiavellianism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Risk and adaptation.Narcissism and Machiavellianism in youth: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ive and maladaptiave behavior.Barry,Washington,DC,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1

11.Verbeke,Willem J.M.I.Rietdijk,Wim J.R.The making of the Machiavellian brain:A structural MRI analysis.Journal of Neuroscience,Psychology,and Economics,Vol 4(4),Nov,2011

猜你喜欢
马基雅维利马氏
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类时间变换的强马氏过程
有环的可逆马氏链的统计确认
关于树指标非齐次马氏链的广义熵遍历定理
维利床下的鬼
一致可数可加马氏链不变测度的存在性
《权力艺术:马基雅维利评传》
决策(2016年10期)2016-11-23 05:27:08
“旧制度”与“大革命”:马基雅维利的中国时刻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维利床下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