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王鹏飞,刘卫刚, 王重建,平智广,尹 磊,赵景志#,冯天平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郑州 450001 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郑州 450001 3)河南省军区直属医院体检中心 郑州 450003
多代谢异常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等。研究[1]发现多代谢异常能够导致动脉硬化,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风险增加。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虽然和全身脂含量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并不能准确反映体脂在全身的分布情况,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却能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研究[2-3]表明体脂含量和多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我国人群体脂分布与西方人群不同,以中心性肥胖为特点;在同等BMI情况下,中心性肥胖人群体脂含量高于全身性肥胖人群,故中心性肥胖对我国人群体内代谢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该研究旨在探讨肥胖类型与多代谢异常之间的联系。
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某农村社区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1 158人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人均收入等),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人体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WC、脉搏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1.2.2 调查方法 测量身高、体质量时脱鞋、帽,身高精确到0.1 cm,体质量精确到0.1 kg。WC测量为研究对象肚脐上缘1 cm处,精确到0.1 cm;各指标均测3次,取平均值。测量血压前静坐5 min,采用欧姆龙血压计测血压,测3次,取平均值。告知研究对象空腹,并于次日采外周静脉血,初步处理后-70 ℃保存,用以检测血糖及血脂等。
1.2.3 诊断标准 中心性肥胖:WC≥90 cm(男)/80 cm(女);全身性肥胖:BMI≥28 kg/m2且WC<90 cm(男)/80 cm(女);复合型肥胖:BMI≥28 kg/m2或WC≥90 cm(男)/80 cm (女)。高血糖[4]:Glu≥6.1 mmol/L。高血压:收缩压(pSB)≥140 mm 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pDB)≥90 mmHg。血脂异常[5-6]:TC≥5.72 mmol/L,TG≥1.58 mmol/L,HDL<0.9 mmol/L(男)/1.04 mmol/L(女),LDL≥3.6 mmol/L,任何一个指标出现异常即认为是血脂异常。
1.3质量控制所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考核,然后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人体测量,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生化指标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中规定的方法操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的录入,独立双录入后进行一致性检查。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男、女各代谢指标均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应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比较各代谢指标性别分布特征的差异,应用χ2检验比较多代谢异常各指标性别分布特征的差异。各类多代谢异常与肥胖类型关联强度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正常509人,全身性肥胖44人,中心性肥胖121人,复合型肥胖484人。研究对象中男577人(49.8%),年龄18~94(50.9±13.9)岁;女581人(50.2%),年龄18~80(50.7±12.9)岁;男、女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0,P=0.800)。
2.2多代谢异常各指标性别分布特征调查对象的高血糖、高血压、高TC、高TG、低HDL、高LDL的患病率分别为16.3%、28.5%、11.1%、47.7%、24.9%和9.5%;血脂异常率为62.3%,其中男性为58.6%,女性为65.9%,男性的血脂异常率低于女性(χ2=6.642,P=0.010)。男性高血压、高TC、低HDL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见表1。
表1 人群多代谢异常各指标性别分布特征 例(%)
2.3不同肥胖类型多代谢异常检出情况及聚集性分析男性人群中,不同肥胖类型只有1种代谢异常时患病率较高的为血脂异常,且中心性肥胖组血脂异常患病率最高(χ2=10.669,P=0.014);合并2种代谢异常情况中复合型肥胖组合并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和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均较高(χ2=12.601,P=0.006;χ2=25.922,P<0.001),合并3种代谢异常时全身性肥胖组的患病率较高(χ2=27.431,P<0.001)。男性人群中,合并2种代谢异常的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与复合型肥胖组的危险性是正常组的4.15、2.73和4.67倍,合并3种代谢异常的全身性肥胖与复合型肥胖组的危险性是正常组的16.28、10.91倍。见表2。
女性人群中,不同肥胖类型只有1种代谢异常时患病率较高的为血脂异常,但不同肥胖类型间只有1种代谢异常时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2种代谢异常情况中复合型肥胖组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χ2=35.637,P<0.001),合并3种代谢异常时复合型肥胖组的患病率仍较高(χ2=34.477,P<0.001)。在女性中,合并2种代谢异常的中心性肥胖与复合型肥胖组的危险性是正常组的2.30和4.02倍,合并3种代谢异常的复合型肥胖组的危险性是正常组的28.27倍。见表3。
表2 不同肥胖类型男性居民多代谢异常检出情况及聚集 例(%)
①:高血糖;②:高血压;③:血脂异常。
表3 不同肥胖类型女性居民多代谢异常检出情况及聚集 例(%)
①:高血糖;②:高血压;③:血脂异常。
2.4不同肥胖评价指标与多代谢异常各指标间的关系分别以各个代谢异常因子对BMI和WC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WC与BMI相关系数为0.282,容忍度=0.757,VIF=1.321,共线性诊断结果为无共线性),比较BMI和WC对多代谢异常因子的影响。从标准偏回归系数看,WC标准偏回归系数多大于BMI,见表4。
表4 BMI、WC与代谢异常各指标间的关系
3.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及各个指标的性别分布情况由该研究结果可知男性的TC及HDL水平低于女性,而Glu、pSB、pDB、TG和LDL间不存在差异,与文献[7]报道基本一致。对人群的性别分布特征分析发现,男性高血压、高TC、低HDL的患病率低于女性,且男性的血脂异常率也低于女性。殷晓梅和梁柳娟等[8-9]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男性的高TC和低HDL发生率低于女性,男性血脂异常率为20.5%,女性为25.2%,男性血脂异常率低于女性,作者的研究结果与其报道相一致。男女间的这种差异,可能是女性雌激素分泌使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导致体内多代谢异常,其机制可能与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9-10]。
3.2不同肥胖类型合并多代谢异常的聚集性分析
该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人群中,不同肥胖类型只有1种代谢异常时患病率较高的为血脂异常,且中心性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最高,提示腹部脂肪蓄积易引起代谢异常。Tseng等[11]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男性、女性,复合型肥胖合并2、3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同正常组比较高于同类的全身性和(或)中心性肥胖组,这也提示全身性和中心性肥胖可能有协调作用,引起人群代谢水平更大变化[10],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杜松明等[12]的研究也表明BMI大于28 kg/m2且WC超过85 cm的人群患代谢异常性疾病的风险是全身性肥胖人群的2~3.5倍。
3.3不同肥胖类型评价指标与各个因子之间的联系该研究通过对不同肥胖类型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分析发现,多代谢异常各因子水平与肥胖类型有关。当WC和BMI同时放入回归模型中,从标准偏回归系数的比较可知,WC比BMI的作用大,表明中心性肥胖与多代谢异常的联系更为密切。大量研究[2, 13]显示,TG的增加、HDL的降低与WC高度相关,反映体脂在腹部堆积的WC较BMI影响更大,中心性肥胖人群多代谢异常风险也高于全身性肥胖。复合型肥胖水平改变最明显原因可能是其肥胖程度较严重,全身性和中心性肥胖可能有协调作用,引起代谢水平的更大变化[10]。因此,腹部脂肪的堆积是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许多研究[2, 14-15]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不但与人群总体脂增加有关,还与腹部脂肪特别是腹腔内脂肪增加有关。
综上所述,该农村地区人群多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多代谢异常个体聚集现象严重;人群多代谢异常与肥胖类型相关,与中心性肥胖关系尤为密切;该人群中的主要代谢异常为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国内外研究[15-17]证实,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BMI、升高HDL和改善其他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以降低高血脂、减肥和改善代谢综合征。因此,应积极开展平衡膳食、加强锻炼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意识,以提高人群的健康素质。
[1] 尤爱国,余大海,卢洁,等.空腹血糖受损及2型糖尿病人群多代谢异常Logistic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4(2):340
[2] 曾永红,张景莉,林伟茹.中心性肥胖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J]. 实用预防医学, 2008,15(1):88
[3] 余洁,熊丰,朱岷,等.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35(1):101
[4] 刘苏宁,杨冠华,彭勤建,等. 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相关性分析[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0,4(2):90
[5] 王珍, 郭志荣. 高血压前期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J]. 江苏医药, 2005,31(4):302
[6] 胡晓抒,郭志荣,喻荣彬,等. 高血压与多代谢异常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19(11):1135
[7] Lin L,Chen G, Zou X, et al. Diabetes, pre-diabetes and associated risks on Minnesota code-indicated major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ity among Chinese: a cross-sectional diabetic study in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 China[J]. Obes Rev, 2009,10(4): 420
[8] 殷晓梅,徐斐,朱鸣鸣,等. 南京市人群高血脂与高血糖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24(7):634
[9] 梁柳娟,梁志忠,陈国任,等. 社区高血压患者多代谢异常的横断面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5,32(12):1617
[10]张美仙,米杰,黎明,等. 肥胖类型与儿童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8):580
[11]Tseng CH.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as determinant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aiwan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Int J Obes (Lond),2006, 30(5):816
[12]杜松明,李艳平,房红芸,等. 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联的比较[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31(6):626
[13]Elizondo-Montemayor L, Serrano-Gonzalez M, Ugalde-Casas PA,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risk factors among a sample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Mexican children[J].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0,12(5): 380
[14]骆文书,郭志荣,胡晓抒, 等. 腰围和体质指数动态变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45(11): 1012
[15]马佳,邓洁,金醒昉,等. 老年高血压前期人群多代谢异常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2,11(2):91
[16]Pedrosa C, Oliveira BM, Albuquerque I, et al. Marker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obese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1-yea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program[J]. Eur J Nutr, 2011,50(6): 391
[17]Reinehr T, Kleber M, Toschke AM.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obese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prevalence[J]. Atherosclerosis, 2009,207(1):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