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报你于生死
——冒辟疆的角色阐述

2013-11-21 22:46范晓萍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上场情境

■范晓萍

何以报你于生死
——冒辟疆的角色阐述

■范晓萍

“爱生于昵,昵则无所不饰。缘饰著爱,天下鲜有真可爱者矣……胭脂花残,泪儿滴滴。念君之去,岂无痛兮。来路迢迢,去路渺渺。仿佛昨日,笑颜依稀……噫吁嘻,余何以报姬于此生哉!”——《影梅庵忆语》

为了在新编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中饰演冒辟疆,其悼念董小宛的绮丽长文《影梅庵忆语》,我看过一遍又一遍。冒辟疆是在董小宛病逝十个月以后,即顺治八年江南沦陷后,以一介明朝遗民的苍凉心境写下的这篇记叙长文《影梅庵忆语》。既是悼念亡妾的忆语,又是缅怀明亡的挽歌。文人士子的感情忧伤交织着家国沦亡的悲愤心绪,读来倍感恍惚凄清。

深陷国仇家恨中的文人志士,最为苦闷彷徨的九年,幸得小宛“上下内外大小,无杵无间”的陪伴。董小宛病逝,冒辟疆痛彻肺腑,叹息“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

掩卷长思,眼前浮现的是一个伫立在瑟瑟秋风中的孤独背影,将用一生的时间来追忆那位“断断非人世凡女子”的董小宛。冒辟疆啊冒辟疆,为何斯人已去,方才追悔莫及!对董小宛的惜、对董小宛的怜、对董小宛的悔、对董小宛的愧萦绕着他的余生。断肠的哀伤,直到发出“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的悲鸣!晚矣,晚矣!你挚爱的女人——董小宛,再也听不到了!是的,你欠她的,注定要用一生来偿还……

《影梅庵忆语》俨然是冒辟疆的感情忏悔录。他弥漫着无助的悔恨和彻骨的悲伤,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努力寻找着角色的入口,那孤独伫立的背影,在秋风中瑟瑟颤抖的双手仿佛在召唤着我,带领我走进他的世界,去和董小宛演绎一段绝世恋情。

冒辟疆,何许人也?他与董小宛之间的爱情故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在与董小宛共同度过九年生活的水绘园又是怎样的一个所在?塑造冒辟疆将选择哪个切入点,可使人物更加丰满、有立体感,从而打动和感染观众?带着以上命题,我陷入思考。我认为要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首先要理解体验人物,而后才是塑造人物。

体验人物

体验人物,包括了解人物背景、人物关系和物形象应具有的外貌特征与性格特征

冒辟疆,名襄,是晚明四大公子之一。如皋望族出身,十四岁就刊刻过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阅后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系南京复社中的才子型领袖人物。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公子哥儿的生活。29岁的冒辟疆在苏州半塘邂逅了16岁的董小宛,冒辟疆对董小宛是早有耳闻,而董小宛对冒辟疆则是心仪已久。冒董爱情,似乎一直是董小宛在主动追求,有的时候甚至是董小宛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而冒辟疆对董小宛的感情则仿佛始终是有保留甚至有点勉为其难的,即便董小宛已经嫁到了如皋,入住了水绘园成了冒辟疆名正言顺的家庭成员,冒辟疆仍然可以视她若有若无,乃至在兵荒马乱之际两次弃她的生死于不顾。每临大难之时,冒辟疆总是“首急老母,次急荆人、儿子、幼弟”,总是“一手扶老母,一手拽荆人,无能手援姬……”冒辟疆与董小宛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不仅多灾多难,而且多疾多病,在董小宛生命的最后五年里,冒辟疆生了三次大病,若不是董小宛对他尽心尽力地陪护调理,冒辟疆“恐未必能坚以不死也”。正是董小宛对他始终不渝地顺从、宽容、慈悲、承担,使冒辟疆怀疑董小宛其人究竟是不是凡人?在董小宛香消玉陨之时,冒辟疆痛心疾首:“我何以报你于生死?”

写至此处,忽然想起到水绘园采风那天,站在冒辟疆汉白玉雕像前,在心中问起先人:“你究竟爱董小宛吗?”现在细细想来,不能苛责冒辟疆,说他不爱董小宛。爱是爱的,只不过和董小宛爱他的那种爱不一样罢了。这世界上大略有两种人,一种人可以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另一种人最爱的只能是自己,爱别人顶多和爱自己一样。这世界上有两种爱,一种是奉献型的爱,一种是索取型的爱,爱别人的人给予的是奉献型的爱,爱自己的人给予的是索取型的爱。冒辟疆显然是最爱自己的,他给董小宛的爱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过是索取型的爱。董小宛显然最爱冒辟疆,她的所有都毫无保留地给了冒辟疆。

冒辟疆,是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官二代、富二代。在与董小宛的恋爱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而冒辟疆却事事举步踌躇,犹豫不决,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在董小宛用顺从、宽容、慈悲、承担彻底征服冒辟疆时,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冒辟疆这时才意识到他早已深深爱上了这位奇女子,他不禁痛彻心扉,悔恨万分:“我何以报你与生死!?”

塑造人物

塑造人物,包括在规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节奏,潜台词及表现手法与技巧的运用。

上半场:相爱

第一场:抵达心房

规定情境:秦淮河边青莲居。冒辟疆对董小宛琴、歌、诗俱佳且超凡脱俗的容颜气质早有耳闻,几番朋友雅会中也曾见面,但由于三年前,吴门名妓陈圆圆的逃婚带给了冒辟疆难以愈合的情伤,冒辟疆并未对董小宛入心。

上场任务:冒辟疆顺道还扇。通过还扇、论茶(碧螺春茶、冒钟爱之茶),扇上题诗(冒的一首旧诗),重新认识了一个对他默默有心的女子。冒辟疆爱的情弦被悄然拨动,从惊讶到好奇到激动,被这样一位品行超然的绝色美女暗恋,那是何等的美妙?冒辟疆的心开始荡漾……这段冒的语气语调应是递进式的。然而,让冒辟疆更加震动的则是董小宛的慷慨解囊,用她的大半家当为冒辟疆排忧解难,而且不思回报。如此温婉娇弱的女子却有着如此的豪情侠义,这样的女子让冒辟疆焉能不爱?怎能不爱?冒辟疆离去前让小宛一定等着他。

第二场:重续前缘

规定情境:冒辟疆又到了秦淮河边,见景生情,两年前感动于董小宛爱他的诗,借他的银而心生爱意,但这两年中为何还银无回应,为何赠诗杳无音。冒辟疆不禁心生惆怅,生怕董小宛又是另一个陈圆圆。

上场任务:秦淮河旧地重游,冒辟疆望情生怯、踌躇。在鸣泉的劝解下,决定到青莲居问个明白,由被动变为主动,一至青莲居,误会消除。与冒,这第七百三十一杯茶如饮泪、如饮血……与董,一首五言诗,如甘露、如酒醇……冒辟疆不弃、不畏、不惧、不怕!下定决定把至善至美至情至爱的董小宛带回家。

下半场:相守

第三场:豪门见母

规定情境:世代官宦之家,如皋名门望族,老爷在外为官,老夫人堂前端坐,冒辟疆带回董小宛,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母亲大人是否会同意与董的婚事,怕陈圆圆逃婚的事会影响到董小宛

上场任务:求母亲允许与董小宛的婚事

冒辟疆:孩儿求母亲容纳小宛,孩儿愿娶小宛为如夫人,孩儿跪求母亲,母亲不允,孩儿不起。孩儿跪听母训。冒辟疆跪逼母亲应允这门婚事,显示了他的决心。

第四场:危难见真情

规定情境:如皋郊外,逃难途中,兵荒马乱。

上场任务:带着家眷逃难,抉择,谁去谁留?不能让年迈的母亲留下,作为一个男人要勇于担当。但最后还是董小宛的承担谦让劝走了家人。

冒辟疆:你究竟是凡人还是菩萨?你若不是菩萨,为何处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小宛彻底赢得了冒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对她的敬重与尊重,也赢得了冒辟疆对她的真爱。冒辟疆将用一生的真情至爱回报至善至美的董小宛!

第五场:相守

规定情境:影梅庵,夜,是那样的寂静,天上挂着月牙。冒辟疆药石无效濒临死亡。董小宛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上场任务:病入膏肓的冒辟疆依稀仿佛听见董小宛对其倾诉情声,董小宛愿与冒辟疆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董悬挂白绫,冒急得捶胸顿足,终于灵肉归一,冒神奇地活了下来,而董小宛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表现手段与技巧,在表现冒辟疆灵魂出窍时,我想运用戏曲程式化表演手法——甩发来体现冒辟疆发现董小宛要自杀时的焦虑、着急。

第六场:影梅庵绝唱

规定情境:大雪、影梅庵,弥留中的小宛

上场任务:小宛病危,风雪兼程把路赶,手捧药石回家园。十个羞惭唱出了冒辟疆的无限悔恨。十个无憾唱出了董小宛的款款深情。一段生死绝唱,一段爱的咏叹,一场旷古绝今的婚礼……冒辟疆无声地为小宛做着一切……画眉、点唇、理鬓、更衣。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再抬头早已是泪流满面。小宛,随我回家。

塑造冒辟疆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越剧《董小宛和冒辟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才子佳人戏,他们身上具有巨大的悲剧力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董小宛28岁的花季年龄阖然早逝,固然令人惋惜。然而,冒辟疆穷尽一生依然无法释怀,带着无尽的悔恨孤独终老,始终承受着自己心灵的严刑拷打。当我们所有人为董小宛至善至美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时候,谁来洞察一位孤独的老者,正用血泪的经历咀嚼“逝者已矣,生者生亦如死”的生命苦果。这——难道不是人生最痛的痛吗?

冒辟疆,伴着南京秦淮河的轻柔丝竹,我想我看到了——看到了你的风流倜傥、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透过《影梅庵忆语》的辞海,我亦读到了——读到了你的孤独、悔恨、痛苦和绝望。冒辟疆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平面的、单薄的,而是复杂的、立体的、生动的。我不仅仅要塑造一位潇洒俊美的复社才子,同时要塑造一位在痛苦中挣扎的断肠人。“何以报你于生死”——这是冒辟疆追忆董小宛的内心独白,也成为我窥探他心灵的一扇窗。我将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走进冒辟疆的世界,去演绎、去塑造,不!——应该是“成为”一位完全不同的、不为人知的冒辟疆!

猜你喜欢
上场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光影视界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独自上场
除夕赴年夜饭
上场之前
聪明的表演者
感悟三角形的高
不要对他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