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镜头在走基层报道中的运用

2013-11-21 20:07□熊
声屏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纪实群众基层

□熊 辉

从某种意义上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战线对过去存在的工作作风时有浮华之态,传播理念少有创新,报道手段单一程式化,写作文风“八股”刻板等弊病的一次自我疗治,或者说是新闻采制的本质回归。电视因为与生俱来的视听合一功能,人们通过它,就能亲眼见到,或亲耳听到,就好比身临其境,见证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事物一样,使受众产生真实感、信服感。这是其他传统媒体仅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无法达到的传播效果。而电视新闻和电视纪录片中经常使用的纪实镜头,就将电视区别于或者说优于其他媒体的特征显现出来。

现场实录跟拍

走基层目的是让记者多到群众生活、工作的现场一线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他们的真实诉求,期望涌现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报道。现场实录跟拍要求电视记者真正走进群众一线。正所谓“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现场”是保证记者身到、心到的基础。“实录”是反映真实情况、获取群众诉求的渠道。通过这样的纪实镜头采制的报道,表现了报道者直观、不做任何修饰的所见所闻,观众真实感强。

以央视《走基层·皮里村蹲点日记》为例。5名记者历时9天,在马尔洋乡党委书记郭玉琨的带领下,徒步200多公里,从皮里村接出42名学生去上学。这一路许多路段是悬崖,需要靠双手抓牢才能实然渡过,记者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涉险拍下了许多经典画面,观众感受到的是“步步惊心”的求学路。是无法设计的“现场”,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是记者无法导演的行进实录跟拍,刺激了人们的神经。

《走基层·皮里村蹲点日记》之三《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中,镜头实录了过悬崖的情形:500米长的悬崖,最窄的地方只能搁下半个脚掌,300米高的悬壁下就是翻滚的叶尔羌河,可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朝下面看,最好也别往前看,看了会把自己吓住,就紧盯着自己的脚,想着下一步一定要踩实。这段路每个人都摒住呼吸。因为真实的震撼,《皮里村蹲点日记》感动了观众。

再比如,在《老杨讨薪记》里,现场实录随处可见:农民工老杨胡子拉碴,边穿裤子边接受采访,身后还躺着一个正在午休的工友;帮助讨薪的劳动监察人员,头发多日没洗,都以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入镜,人物的性格、遭遇、生活的场景一目了然。这样的实录镜头,让人感觉“原生态”、真实可信。它不再是记者在怎么说,而是让“现场”自己向观众“复述”,剔除了观众担心有“外界力量”的过滤与干预。这与电视现场直播一样,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央视的走基层报道,一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就是,现场纪实不是整个报道的点睛之笔,关键之处“偶尔为之”,而是贯穿始终。看一篇走基层报道,就像看一个小纪录片或“微电影”。

原生态现场声

新闻以真实为生命。所以,平日人们要向他人讲述一件事,常常会这样开头“电视上说的”“报纸上说的”。然而,现在媒体上存在的一些报道、宣传,因为记者、编辑没有身到新闻现场,心到新闻现场,没有看到真实情况、听到真实声音,或者因为个人主观原因,使得受众对报道产生不信任。也就是说,荧屏上是这样,现实却是那样。记者是这样说,事实却是那样的。观众对目前的一些“大段解说加偶尔的同期声”报道的真实性有疑问。各电视台的走基层报道,使观众感觉耳目一新,赢得口碑,与大量使用纪实手法创作不无关系。因为记者突出了事件中的采访对象在新闻中的主体地位,让新闻中的当事人实话实说,说的是老百姓自己的语言,用的是老百姓的表达方式,真实可信。

纪实镜头除了现场画面,还包括与画面相伴相生的现场声。电视是声画艺术,当画面和与它相伴相生的现场声一同原汁原味呈现出来,其可信度不言而喻。

2012年3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连续5天播出走基层贵州“背篼干部”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贵州省长顺县最偏远的敦操乡,全乡17个村组未通公路,最近的也要走两个小时。敦操乡的干部,每周手上拿着一份长长的清单,上面列出了村民需要购买的各种生活物资,穿梭于集镇。凡是大事小情,“背篼干部”都揽在身上。

报道中有一个跟拍的细节,最真实直白地表现了背篼干部如何为群众服务,当地群众和干部的关系怎样。记者跟随乡纪委书记王朝良到斗麻村送东西时,梁小七的老婆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叉着腰问:“我的面条呢?”如果干部跟百姓的关系没熟到一定份上,就不会这样说话。在村民莫水桥家,夫妻俩因为低保的事跟乡党委书记胡荣忠吵得天翻地覆,但是吵完后,莫水桥竟然非要他吃了饭再走,胡荣忠只得到莫水桥家干喝一碗啤酒,这才得以脱身。在今天干群关系重要而敏感的时期,如果没有原生态的现场情景记录,不是耳闻目睹,观众很难相信,身边还有这样与群众关系融洽的干部。

自从开展走基层以来,江西电视新闻中心各栏目记者也做了不少鲜活的报道。譬如《新闻夜航》记者长假期间体验三清山清洁工的辛劳与危险。记者与清洁工一道,吊绳索,下到悬崖峭壁,捡拾游客丢的垃圾,通过无线话筒传回的急促喘息声、脚踏悬崖的吱吱声,反映了三清山清洁工作的艰辛与危险,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强化了新闻的真实度和给观众的印象。

现在,许多电视新闻以解说加同期声来架构报道,缺乏现场,尤其是解说配用的画面并不带现场声,给人感觉“两张皮”,甚至有些“空镜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镜头”,更加削弱了报道的感染力和真实感。这样的新闻表达的观点多是记者总结陈述,画面拍摄的是群众在说话,解说词却根本不是群众说话的原意。这样的新闻播出后,让人反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媒体的信任。

使用长镜头

一般的新闻报道镜头是成组编排,通过画面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原因等,所以,按照人们的收视习惯和接受心理,常以三四秒时长为一个画面剪接频率,画面景别也有大景、中景、小景、特写的组合、交替。这样“蒙太奇式”的组接,符合人们的收视需求,有变化,让人不易产生视觉疲劳,也能关照到新闻事件的“点”与“面”。但是,因为它“碎”,是“组接而成”,人们经常质疑它们所表达的真实性。而长镜头不做剪辑,没做“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具有连续性,更具真实性。

2012年12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走基层报道《曹家巷拆迁记》,它全景式地展现了以四川成都为范本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旧城改造问题。为了采制这个走基层报道,央视记者从2012年3月到12月,在曹家巷蹲守了9个月。报道反映出旧城改造工作的复杂与繁琐,展现了由曹家巷居民们自己选举出来的自改委人员工作的细致、无奈和苦口婆心。

在《举步维艰的摸底》这一集中,自改委的副主任向元琪本来打算去一户特困户家里摸底,可半道上就被一些居民给围了起来。

【现场】曹家巷一街坊住户说:“一套一(一室一厅)咋个住呢,就是一套一(一室一厅),都是两代人,我们都是两代人,儿女长大成人咋个住,是不是?”

向元琪想作政策解释,还遭到居民一通抢白。

【现场】曹家巷居民:“你这个叫啥子改造嘛?你那个就不叫改造,就是一个面子工程,叫换汤不换药,只是个面子工程。你要那个面子,我们不如就住这个。如果实在不行,你把所有曹家巷的房子全部装修一遍。”

这样的“呛火”场景,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是它来自生活,来自记者的长镜头记录中,原汁原味,让人看了为自改委人员的工作压力担心,也让人看到这条新闻的贴近性和真实性。这是解说加配音无法做到的,因为它没有剪辑,没有处理,有的是长时间的实录,冷静、客观的叙述,把对人物、事件的是非评价,交给观众去完成。

2012年,央视另一个著名的走基层海采“你幸福吗”让人记忆深刻。其中,“神回复”“我姓曾”让严肃的新闻蕴含喜剧效果,也使人们认为是脑残一般的采访“你幸福吗”,让人接受,甚至产生期待。

“你幸福吗”是央视策划的“喜迎十八大 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调查,安排在9月29日到10月7日播出。看过报道的人应该记得,报道中保留了不同记者的同一采访提问,提问之后,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报道都予以了保留而没有剪掉。该节目策划人张宇珺说,之所以这样,就是想让观众看到大家五花八门甚至千奇百怪的回答。但是这样看似随意的一问一答,恰恰印证了这个采访、这条新闻的真实性,最能够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想法。这一报道放在《新闻联播》中,甚至可以改变人们对《新闻联播》的固有看法,让观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记者采用突然发问的方式,让受访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作出下意识的回答,也非常真实。”

走基层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时间,包括各级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单位,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摸索具有本媒体特征的报道方式。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报道,因为表现手段的纪录片化,采访制作的规模化和播出的常态化,涌现了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走在全国各新闻单位前列,值得大家尤其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纪实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砚边纪实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走基层